20 誰洗的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愛勞動的習慣,自己的事自己做,并要體諒長輩。
(2)學會本課7個教學生字:誰、午、連、忙、再、就、也,讀懂10個帶讀字:帕、襪、想、您、睡、醒、咦、啊、院、晾。懂得午飯、手帕、連忙、襪子、院子等詞語的意思。
(3)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會自己洗手帕。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學會本課生字詞。
(2)難點:生字“誰”,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準備:錄音機、錄音帶、生字卡片。
第1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第1、2小節,學會生字:誰、午、連、忙,讀懂帕、襪,午飯、手帕、連忙、襪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1)了解實際,引入新課
上課前,老師先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學在家里,經常自己動手洗自己的手帕和襪子?請舉手。很好,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誰洗的》講的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先跟老師一起讀一下課文題目。好的,到底是誰洗的呢?打開課文,我們一起聽錄音。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①邊聽錄音,邊請同學們思考:課文講了哪兩個人的故事?他們要洗什么?最后是誰洗的?聽后指名回答。
②請同學們自學課文,要求:a 看看課文有幾小節?b 把生字劃出來,先自己拼讀。
(3)學習課文第1、2節
①指名提問課文有幾小節。
②指名請同學朗讀第1、2小節。
③教會生字:誰、午、連、忙,讀懂帕、襪。
“誰”字形比較復雜,看老師一筆一筆地寫,注意右邊有4橫,用彩筆寫;“午”要注意和“牛”區別,豎不出頭;“午飯后”是指中午吃過飯的時候;“連”、“忙”,請同學們分析一下字形,“連忙”的意思就是“趕快、馬上”;“帕”、“襪”,同學們要認得,不要求能寫出來。
④讀讀講講。
a奶奶為什么要連忙拿過手帕和襪子?
b指導朗讀。從“連忙”“又連忙”,我們知道奶奶的動作很快,所以這兩個詞要念得重一點、快一點,“又”也讀重一點。奶奶說“我來洗”,要把奶奶十分疼愛小孫子的語氣讀出來。
c下面請同學們自己朗讀。指名讀,請同學們評議,再請同學讀,老師范讀。
⑤對第1、2兩節主要內容作小結:小林要洗手帕、襪子,奶奶連忙拿過,說我來洗,體現了奶奶對孫子的愛護。
(4)作業練習
①有感情地朗讀。
②練習寫生字。
第2課時
教學要點
理解課文第3、4和5節,學會生字:再、就、也,懂得想、您、睡、醒、院、晾,院子的意思,啊、咦語氣詞的意思。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新詞、課文第1、2小節。
(2)學習課文第3、4、5節
①請同學們齊讀第1、2兩節。
這兩節告訴我們,小林要去洗手帕和襪子,奶奶連忙拿過說我來洗,那么小林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自己朗讀第3-5節。
②講讀第3節。
a 指名讀課文。
b 教會生字:再,讀懂想、您、睡。
“再”注意與“在”區別:“再”,這里是指做事情的先后,“在”,是正在的意思,在哪個地方的意思;想、您、睡,要認得,不要求會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