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教學案例
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江蘇版第二冊的《春筍》寫的是春筍在美好的春天到來之際,破土而出,旺盛生長的情景,熱情贊美春筍不怕困難、頑強向上的生命力。課文語言不但生動、活潑,情趣盎然,而且簡潔、明快、節奏感強。
如何讓學生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呢?請看以下教學片段:
1、教師范讀,全班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嘗試想象畫面。
師(充滿激勵的語氣):“小朋友們已經在學習‘一邊讀課文,一邊想畫面’的本領。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誰的這個本領強?(學生異口同聲:“好!”)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用心聽老師讀,并努力想畫面。”
(老師話音未落,許多學生都已閉上了眼睛,一副信心百倍,立馬一決高低的神情。)
師(用情朗誦):“……”(略)
2、指名嘗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腦海中的畫面,教師適時點撥。
師:“現在,誰先來說說你腦海中的畫面?能說多少就說多少。”
(老師的鼓勵及低要求給予了學生很大的信心。幾個性急的學生早已高舉小手,大叫:“我來!我來!”)
生:“我聽到了春雷--轟隆隆,轟隆隆,很響!”
生:“我看見了春筍,像一個個可愛的娃娃。”
生:“我看到他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
生:(好幾個男生嘴快,不贊許前一個同學的回答):“你是在背課文了!”
(看來,學生已經意識到會背課文不等于已經懂課文。)
師(因勢利導):“是呀,現在我們不是在背課文,而是說你腦海里的畫面。沒關系,聽聽別人是怎么說的。呆會兒,你也一定能行!”
生:……
3、教師再次感情朗誦,學生扮“春筍”再現春筍破土而出的情景。
(這一自然段中,“沖破”,“掀翻”顯示了春筍不可阻擋的氣勢和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頑強生命力。“冒”準確寫出了春筍破土而出的動態。“一個一個”不光說明多,還給人一種連續不斷、你追我趕的感覺。它們都是重點詞語,它們的意思,它們包含的情感、意蘊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我就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表演“春筍”,來換位體驗,為感情朗讀§1奠定基礎。)
師:“小朋友,你們現在就是春筍。但春雷沒來之前,你們在干什么?”
生:“在地下睡覺!”
(不等老師命令、指導,學生都離開了座位,閉上眼睛,蹲了下來,扮睡覺樣。而不少男生更是奇思妙想,拿了書蓋在身上,充當被子,拿了鉛筆盒當枕頭。更有甚者,班中幾個調皮大王索性躺在了地上。教室里頓時喧鬧起來。)
師:“春天還沒來到,地面上還找不到可愛的春筍娃娃。他們在哪里呢?奧,他們在地下睡覺。噓——別吵別吵,讓他們安靜睡覺。”
(教師巧妙的描述讓全班同學進入了角色,教室里一片寂靜。)
師(過了片刻,再聲情并茂地朗誦):“一聲春雷,喚醒了……”(略)
(學生們都用動作形象地再現了春筍破土而出的情景。我知道,他們此時已完全融入了春筍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