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美呀說課稿
小雞還想環游世界呢!它會到什么地方?看見些什么呢?小組討論一下。(播放歡快的音樂,師巡視了解、指導)交流。(花園里、動物園里、草原、校園、旅游景點……)小雞看到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引說)紅彤彤的、黃燦燦的、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紫微微的、紅艷艷的……讓我們和小雞一起從心底里說--世界多美呀! 這一環節的設計,喚起了學生原有生活的積累,同時也是對課堂上學到的語言運用、規范、提高,內化為生活中的語言。真正體現"讓生活走進課堂,讓課堂走向生活"。
二、重難點的突破
透過小小的洞眼,小雞看到的世界有多美呢?"藍湛湛的天空,綠茵茵的樹木,碧澄澄的小河"這些對孩子們來說,要準確地理解這些抽象的詞兒,是多么難啊!于是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這句話中哪幾個詞是表示顏色的呀?學生找出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但怎樣解釋孩子心中的疑問呢?藍湛湛表示天空深藍深藍,十分廣闊;綠茵茵是小草是綠色的摸上去毛茸茸的;、碧澄澄表示河水清澈見底。同時我為學生搜集了深藍色海水、剛發芽的小草、剛返青的稻秧的圖片還有綠茸茸的絨布,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你所看到的周圍還有哪些也是這些顏色。當和課本展示的畫面、實物融合在一起時,世界的豐富多彩就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孩子們面前了。
《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以讀為本,自讀自悟"這是新理念所折射出的新的教學法。把"讀"貫穿于整堂課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指名讀、小組讀、表演讀、同桌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引讀,結合師生的評議,讓學生與語言多次面對面的接觸,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領悟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在反復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體驗、感受,用自己的有聲言語盡情地表達出來!
言為心聲,"世界多美呀"不僅僅是小雞眼中的世界,她更是孩子們心中的一片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