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諸葛亮和小皮匠
(6) 學生各自描寫。
4、描寫“士、貼、擋、揭”。
課文中出現的情景,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很少見到,會造成學生感悟上的困難。如“水深流急”是怎樣一種危險的情況?學生很難感受。又如“木筏”是什么樣的?學生不知道。因此在教學時,我制作成媒體,真實展現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幫助理解感悟。這堂課中,我安排了八、九次讀,從讀課文到讀懂課文,直至最后高質量地讀好課文,一次有一次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引入作品中。為了鼓勵學生用獨特的形式來呈現自己的感悟,我還有意識地將讀思結合起來,在閱讀中穿插了好些引發學生思考使之身臨其境的問題。如:這些辦法不行的話,諸葛亮會怎么樣?看到小皮匠的辦法獲得了成功,諸葛亮會怎么想?怎么說?讓學生大膽想象,靈活表達,深切感悟。這既幫助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