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
模擬情境表演:現在我們正走在大街上,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呢?(學生表演)
三、擴展活動
從家中的包裝袋、廢報紙或紙盒上找出漢字,認識它并剪貼到自己的識字本上。
(設計意圖:我們生活中滿耳皆漢語,滿眼皆漢字,把語文課延伸到課外,能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一、比一比,寫一寫
1、出示生字,學生自由讀:
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比一比,這些排在一起的字哪些地方不同?自己選擇說一組。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說,教師巡視,參與指導。
用變魔術法,讓學生記字。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說出這些形近字的不同,發揮小老師的作用,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又用變魔術法區別字形,利于學生記字,從而降低了錯別字的出現率。)
2、寫字:
、拧娬{關鍵筆畫。
⑵ 注意強調寫字姿勢,師巡視,隨時指導。
⑶ 請同學們選出自己滿意的作品,讓全班同學欣賞、評價。
二、我會讀
1、出示三句話:
、拧】凑l讀得最認真,能發現這三句話中相同的地方。
、啤W生自由讀,再同桌互相讀。
2、教師抽查:
⑴ 指名學生讀。
⑵ 觀看這三個句子的動畫,理解“越……越……”這種句式。
、恰U展:出示電腦動畫,引導學生用這種句式說話。如:刮風的畫面,小樹長高的畫面,下雪的畫面。
。ㄔO計意圖:動畫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濃郁的語感情境,縮短了學生認識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喚起了強烈的真實感。他們非常自然地領會了“越……越……”這種句式的意思,避免了了解句式時的枯燥乏味。)
3、讀讀背背。
⑴ 激發背古詩的興趣:小朋友們肯定會讀很多古詩,現在誰愿把自己愛背的古詩展示給大家,比一比,哪位同學記住的最多。
學生自愿參與;背完后,評選出背古詩小能手。
。ㄔO計意圖:相信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課外獲取知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展示,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促使學生學會評價,相互欣賞,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⑵ 今天又要給大家介紹一首新的古詩《鋤禾》,會的同學可以跟著老師一起讀。
出示圖,配樂范讀。吸引學生并激發他們讀的興趣,引導學生自發跟讀。范讀一到兩遍,讀出節奏與韻母,感染學生。
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古詩讀正確,可以自由讀,可以同桌互讀,也可以小組合作讀,還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教師抽查。學生評議,糾正字音。
。ㄔO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教師范讀,使學生產生讀的欲望;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擁有自由的空間,發展的平臺,學生樂讀,愛學。)
、恰「形蛟娨猓簩W生反復朗讀,發揮想象并加上個人感悟做動作,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再看圖,體會詩意。指導背誦。
。ㄔO計意圖:《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環節通過角色扮演,潛移默化地將古詩化為個體語言,從而理解了詩的內涵。同時,在學生的反復朗讀和角色扮演、再創造的過程中達到了熟讀成誦。)
、取≌n后延伸
找一找還有哪些詩或兒歌是寫農民伯伯的;讀一讀,背一背,看誰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