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手林立到啞然無聲《春筍》研究教學案例的再思考
當然,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局面,不能怪學生。歸根結底還是教師這一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缺失了“展標”的環(huán)節(jié),沒有讓學生明確做這個實驗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實驗的目的,要讓學生帶著目的去做,而不是更關注實驗本身的好玩、有趣。
四、備課要兩條腿走路,不僅要背課文,還要背學生。
教師首先備教材,讀熟課文,挖掘課文中有價值的內容,然后制定教學設計,確定課堂的教學目標,設計有用的問題。其次,備學生,教師必須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個性,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在備課時,聯(lián)系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課堂教學聯(lián)系起來,這樣學生不但對教師的教學感興趣,課堂活躍而且還可以學到新知識,寓教于樂,何樂而不為?第三,備自己,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對教材的內容熟練的掌握,如有不清楚很模糊的情況,或者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相關內容,教師也會自覺地去查閱資料,弄懂相關的問題。這樣,既可以熟練的掌握教材,也能夠加強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學習。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個性、風格,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個性,教學風格來設計教學過程,這也是備課的重點。這一教學經(jīng)歷再一次警醒我在選取怎樣的教學手段來攻克教學重難點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上進行方法的選擇,切不可顧此失彼甚至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