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蔡倫造紙
一、教學目標1.會認11個字,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注意傾聽和評價朗讀的能力。
3.知道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了解蔡倫如何發(fā)明了紙,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會認字的音,會寫字的形。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1.正確區(qū)分“龜”與“魚”的字形。
2.正確書寫“紙”字。
四、教學準備
1.紙的演變過程和蔡倫造紙過程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關于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的資料。
3.學生收集各種紙張。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從生活入手,談話激趣。
1.同學們,請大家拿出事前準備的各種紙張,用手摸摸、掂掂、說說這些紙是怎么來的?
2.你們知道紙是誰發(fā)明的嗎?
3.請大家?guī)е@個問題與老師一起走進課本。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看、邊標出自然段、邊想:是誰發(fā)明了紙?
4.板書課題,練習讀課題。
5.引導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讀課文。
2.出示會認字詞語讀一讀。
造紙刻寫龜甲獸骨木板十分(重)
雖然很貴漢朝決心終于
3.指讀會認字。
4.老師指導學生讀準兩個多音字。
(三)朗讀課文,了解內容。
1.請四名學生,按自然段的順序通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