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蔡倫造紙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想一想,蔡倫為什么造紙?
(2)課件演示:
甲骨文(刻寫很不方便)
刻在竹片、木板上的書(重)
寫在白綢上的書(貴)
(3)配合著課件演示再讀課文。
①請你在文中找到,人們最早是怎樣寫字的,讀給大家聽。(讀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板書:龜甲、獸骨。追問:它的問題是什么?板書:不方便
②后來人們又是怎樣寫字的呢?從書上找到答案讀讀。(讀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板書:竹片、木板、重。
③人們又是如何解決“重”的呢?(讀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板書:白綢、貴。
教師談話:你們看,沒有紙多么不方便!現在你們知道,蔡倫為什么造紙了吧?(用自己的話結合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
(4)請同學們看板書,教師進行小結:人們在生活中發現不足就進行改造和創造,使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就是這種動力使得蔡倫下決心改進造紙術。那么蔡倫要造一種怎樣的紙呢?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齊讀第二自然段。
(2)完成填空。
蔡倫是()朝人。他下定決心,要造出又()又()的紙來,供人們寫字。
4.學習第三自然段。
(1)問:紙是怎么造的?你從課文的第幾自然段知道的?
(2)讀第三自然段。
(3)全班共同討論:“很多辦法”“不斷地實驗”說明了什么?“終于”是什么意思?
(4)請你用畫出蔡倫造紙的句子,再讀一讀。
①板書或課件演示造紙的過程:
板書:泡打鋪晾揭
②指導朗讀。
(5)蔡倫造出了蔡侯紙,他為什么會想出這樣的好辦法?你們再讀讀第二自然段。把蔡倫造紙的過程讀清楚。
①教師范讀,讀出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