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精選17篇)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1
在新課伊始,揭題后,讓學生說說自己讀了這個課題,最想知道的問題有哪些?學生緊扣課題提出了幾個問題,比如:他是誰?他得的紅圈圈是誰獎給他的?他為什么會得的紅圈圈會最多?我覺得進入新課已到火候,因為文章就是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敘寫的,正欲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自行解決部分問題,有一學生不容我叫他,就站起來,“老師,我還想知道這紅圈圈是寫得好的,還是寫得不好的或者是寫錯的?”我立即知道這個問題的出處了。平時我改作業(yè)時,為了便于訂正和提醒小朋友寫錯的地方,我總喜歡用一個紅圈圈做記號,盡管當初想到這樣做記號與這篇文章和批改的一貫做法不協(xié)調,但還是一直采用了這種方法,這不,今天學生終于向我抗議了——他們課前預習過課文的,一定知道課文中的紅圈圈是圈在寫得好的字上的。
在學生自讀一遍課文后,讓他們自己解決提出的問題,學生當然知道了紅圈圈在圈在寫得好的字上的,我不得不引導學生理解我的做法“平時,你們寫得好的字,老師是怎樣表揚你們的?”“紅圈圈加五角星。”“對!盡管采用的方法不是太一樣,但作用是相同的,鼓勵你們將字寫端正美觀。”
對“他為什么得的紅圈圈最多呢?”這個問題的回答,學生只能停留在自己初讀課文的理解上,只能說出是因為鄧小平爺爺的字寫得好;他從小就能寫一手好字等等,卻不能從問中找出有關語句來回答,于是覺察到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好好培養(yǎng)。于是這篇課文的精讀訓練就緊扣兩個問題:
鄧小平爺爺為什么得的紅圈圈最多?
當時,先生的要求是什么?讓學生充分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相機理解有關的語句,對學生進行認真寫字、刻苦學習的教育。再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背誦,精讀訓練的目標也就完成了。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能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鄧小平從小認真練字的事,激發(fā)學生從小微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訓練: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講和積極舉手發(fā)言的習慣。
2.養(yǎng)成認真寫字的習慣。
教學準備:
字卡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板書,讀題
2.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3.帶著這些問題,自讀課文
二、介紹人物
1.投影人物:鄧小平爺爺是我們新中國的第二任主席。他是我們全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是他設計了我們中國改革開放的藍圖。是他同英國人談判,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一國兩制”的方針,使香港、澳門勝利地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鄧小平爺爺為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們新中國的偉大前途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小朋友應該時時記著他的名字。
看插圖,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2.鄧小平爺爺是這樣的偉大,他的故事多的講不完。今天,老師就來講他小時侯的一個故事,題目是:(板書課題)
3.讀課題,質疑問難。
三、初讀課文
1.老師講故事,要求仔細聽,認真想。
2.自由讀課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3.檢查朗讀情況。
出示生字詞。
經常 當時 夸獎 功課 每次 要求
紙 蒙 描 熟 照 按
指名讀。
(1)分段指讀。
(2)隨機正音。
(3)讀好長句子,指導讀好停頓。
4.讀了課文,你們知道了什么?
四、學習第一段
1.指讀,有沒有詞語不懂?
2.出示:受到夸獎經常
3.先生為什么要夸獎鄧小平呢?
4.指導朗讀(小時侯一手經常 夸獎)
5.看圖: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么樣?
(1)小時侯的鄧小平爺爺,他練字是多么專心呀!先生在他的身后看得是多么高興呀!
(2)請大家想一想,先生會對鄧小平說些什么?
6.老師也最喜歡學習認真的小朋友。今天我也發(fā)現(xiàn)有這幾個小朋友……上課很認真,發(fā)言很積極,讓我們一起來夸一夸他們。
五、學習生字
1.學習生字:鄧平 到夸
2.學生自主記憶。
3.練習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二、朗讀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看看這一段里有幾句話?哪句話寫了鄧小平小時侯認真練字的?用——畫出來。
2、出示句子。
每次寫字,鄧小平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到的紅圈圈最多。
(1)這里先生的要求指什么?誰能聯(lián)系前面幾句話來說說?
(2)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練習用“先……再……“說一句話。
(3)請學生上臺演示:蒙 描 寫
(4)誰能想象一下,鄧小平爺爺小時侯會怎樣寫字的呢?
(5)學生交流。
3.他就是這樣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的,“這樣用功”指怎樣用功?這樣做的結果怎樣呢?再請小朋友聯(lián)系下面的幾句話來思考。
回顧全文,討論。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寫的字就很好,我們從哪兒看出來?
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把字寫得好呢?
4.老師的獎賞,媽媽的高興,都說明鄧小平小時侯確實是個勤奮學習的好孩子。
5.朗讀練習。(把媽媽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三、賞讀全文
1.有感情地讀全文。
2.這篇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深刻?讀一讀。
3.遷移練習。
(1) “每次……都……”練習說話。
(2)練習背誦。
著重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
四、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當功課
2.學生描紅,臨寫。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
1.分段指讀。
2.分男女生比賽讀。
3.質疑問難。
二、學習生字
1.識記剩下的生字,指導書寫。
重點書空“求”,強調筆順。
2.學生描紅:求這
三、課外作業(yè)
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們聽。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第2自然段。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
4、再次練讀課文。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師范讀課文。
2、解答剛開始上課時提的問題。“他”是誰?“紅圈圈”是什么?
3、你們了解鄧小平爺爺小時候什么事?
4、文章講了鄧爺爺小時候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鞏固生字字音。
2、教學新偏旁。
3、自學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4、反饋,檢查。
5、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呢?
6、指導寫字。
7、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
六、教學后記:“次”較難掌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在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繼續(xù)學習生字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認真練字的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教具: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理解詞句。(指名讀)
(3)看圖進一步理解句意。(出示圖一)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正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
2、精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理解有關詞句。
(3)指導朗讀。(自由讀)
三、賞讀課文。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這篇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讀一讀。
四、鞏固練習。
1、用“先……再……”和“每次……都……”等寫話。
2、課外閱讀《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的故事》。
五、總結
六、教學后記:
學生鄧小平的故事了解更多了。也能背誦課文。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4
第一課時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上學期,我們在課文中認識了一位唐朝的書法家,叫~~。是啊,懷素和尚認真刻苦的態(tài)度,持之以恒的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師也介紹一個人給大家認識,他雖然不是什么書法家,但他和懷素一樣,有著一種品質,一種精神,他正憑著這種精神成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成為我國主要領導人之一。
2、齊讀課題。
3、“他”指的是誰?
4、紅圈圈代表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教師范讀。
3、學生再讀課文。
4、多媒體出示生字詞:
鄧小平受到夸獎當時功課要求這樣經常用紙蒙著描字帖練熟
照著按要求
5、自由朗讀生字詞,教師指名朗讀。
6、同桌互讀,去拼音朗讀。
7、理解詞語:
“夸獎”、“經常”換一個詞。
8、集體朗讀。
9、通讀課文。
一、品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
2、抓住“小時候”、“經常”等詞,讓學生理解句子。“小時候”是指鄧小平在孩童時就能寫出漂亮的字。“經常”說明表揚的次數多,先生很喜歡他。
3、多媒體出示鄧小平寫過的字。
4、集體朗讀。
二、書寫生字:
1、多媒體出示生字:
鄧到功課
2、自學筆順,說說這些字的部首和筆畫。
3、分析字形,把握左右布局。
4、學生練習,教師行間指導。
三、作業(yè):
1、練字,鞏固當天所寫作業(yè)。
2、背誦第一自然段。
3、填上合適的量詞:
一好字一字帖
一紅圈圈一紙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多媒體出示:
鄧小平經常受到夸獎當時功課要求這樣用紙蒙著描字帖
練熟照著按要求
2、自由朗讀,指名朗讀。
3、借助第一行生字詞,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4、集體背誦。
一、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思考:這一自然段一共幾句話?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教師簡要說明“主要功課”的含義。
3、先生是如何指導和鼓勵學生寫好字的呢?多媒體出示句子:
先生要孩子們先……畫一個紅圈圈。
(1)自由朗讀兩句話。
(2)讀懂了什么?
△寫好字的方法,先蒙寫,再臨寫。
教師示范講解“蒙著”和“照著”的含義。
△掌握寫好字的步驟,用“先……再……”說一句話。
△先生畫的紅圈圈是好的意思,和我們作業(yè)本上的五角星差不多。
4、指名朗讀第四句,思考:“按先生的要求”是什么要求?
5、比較句子:
所以,他得的紅圈圈很多。
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與其他同學相比,他是第一,是最多的。
6、齊讀最后一句話。說說,回到家,媽媽會怎樣表揚鄧小平爺爺?
7、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書寫生字:
1、多媒體出示生字:
平夸當求這
2、自學筆順,說說這些字的部首和筆畫。
3、分析字形,把握上下布局。
4、學生練習,教師行間指導。
三、作業(yè):
1、默寫生字詞
2、背誦全文。
3、按課文內容填空。
搜集鄧小平爺爺故事。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5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一課中的重點句子是“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我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本班學生朗讀方面的不足,指導學生朗讀好這個長句子:讀好句子中的停頓和字詞的發(fā)音。
在教學時,我先聯(lián)系孩子的生活實際來進行提問:“我們平時寫字,老師對你們都有什么要求?”學生很快就說出了:“身要正,肩要平,臂要開,足要安。握筆姿勢要正確,眼睛離書和本子一尺遠。”接著我引導孩子回憶懷素是怎樣寫字的呢?大家立刻對我的提問做出了有效的回答。最后我再讓大家想一想:那么我們課文中的先生又是怎樣教鄧小平寫毛筆字的呢?學生很快找出:“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經過這樣的點撥和引導,學生終于走出理解的誤區(qū),真正理解了“先生的要求”的真正含義。
教學時,我盡量讓學生自主學習。在理解“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這一句的時候,我原來準備直接告訴學生這句話的意思。幾經思考,我把教師的“示范”改為讓學生親自實踐。所以,我讓每位學生準備一張薄薄的白紙,再讓學生“先用紙蒙著字帖”,然后按照我平時的描紅要求,照著字帖描。最后再拿去白紙照著字帖臨寫。在這一過程中,我相機進行點撥,告訴學生什么是“用紙蒙著字帖描”,什么是“照著字帖寫”,學生很快便心領神會了。
教學過程中的方法和策略是層出不窮的,只要運用恰當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6
今天教《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一課時,當我板書課題后,學生反應平平,我就靈感突發(fā)運用上次來我校上"我不怕鬼"一課的特級教師的教學方法,在導入活動中竟有了一些意外的收獲: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師:“誰得的紅圈圈最多?”該怎樣讀這個課題?
生:他得的紅圈圈最多(強調“他”)
師:“他得的什么最多?”該怎樣讀?
生:他得的紅圈圈最多(強調“紅圈圈”)
師:“他得的紅圈圈怎樣?”又該怎樣讀?
生:他得的紅圈圈最多(強調“最多”)
學生反復讀課題,可聽起來強調的意思完全不同。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個個思維活躍,人人參與,充分領略了我們祖國文字的豐富多彩,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一堂課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7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課文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在指導閱讀時,充分利用插圖來加深課文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2、學習課文出現(xiàn)的生字詞。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板書課題。
領讀后問: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2、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請默讀課文后回答。
3、師:鄧小平,人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二)初讀課文
1、看軟件演示,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第二幅土,說說你從這幅圖上看到了什么?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圈出生字,嘗試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帶上音節(jié))
經常當時主要功課每次要求紙蒙描熟照按
(2)指名借助拼音拼讀生字詞。
(3)擦去拼音,繼續(xù)認讀生字,指名讀。
(4)說說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5)出示長句,指導停頓。
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貼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指名試讀課文,側重檢查長句子的停頓是否恰當。
(三)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認讀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和輕聲。
第二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詞,理解在文章中的意思。
2、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二、教學重難點: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激發(fā)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四、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經常先生母親知道鄧小平
時候當時功課衣服
2、朗讀課文。
(二)講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口頭填空: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就能寫好字,受到先生的。
師:“一手”有時用來表明某人有一種技術或本領。
(3)指名朗讀全段。
2、第二自然段
(1)揭示練習題,講這是兩個長句,要求各自輕輕讀課文后口頭填空。
先生要孩子們用紙蒙著字帖,練熟了,照著字帖。
寫字,鄧小平爺爺按先生的去做,所以,他。
(2)再次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兩個長句告訴我們什么?
(3)練習用“先------再-----”說一句話。
(4)看軟件,體會先生的要求。
(5)指名讀第五句,提問:小平怎樣用功?母親心里怎樣高興?
3、回顧全文,討論:
(1)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寫的字就很好,我們從哪兒看出來?
(2)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把字寫得好呢?
自由練讀,知名朗讀。
(三)布置作業(yè)
1、熟讀兩個長句。
2、給下面的詞換上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經常用功應該
3、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教時
一、教學要求:
1、指導背誦課文。
2、指導正確、端正、勻稱的把字寫在田字格中。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背誦和寫字。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說出跟下面各詞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經常用功應該
2、背誦兩個長句。
(二)背誦指導
1、著重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回憶這一自然段五句話的層次。
2、第一句話:寫當時寫毛筆字是小學生的主要功課。
第二、三句話寫先生怎樣指導學生寫字。
第四句話寫鄧爺爺每次寫字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得的紅圈圈最多。
第五句話寫母親知道以后的心情。
3、自由試背,指名背誦。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鄧平經當主課次求
2、上面這些字,哪些字寫的時候容易安排?請說說你的想法?
3、指導:
“鄧、經、課、次”雖然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具體安排上還是有區(qū)別的。
“鄧”上部橫向持平。
“經、課”左邊的上部都略高于右邊。
“次”左低右高。
“鄧”的右邊部分,第一筆是橫撇彎鉤。
4、練寫生字。
5、上面這些生字,我們怎樣才能記住他們的字形呢?
師生共同討論。
(三)布置作業(yè)
1、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
2、背誦課文。
板書:
9、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每次都能按要求去做
得的紅圈圈最多
能寫一手好字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8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我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本班學生朗讀方面的不足,指導學生朗讀好長句子:讀好句子中的停頓和字詞的發(fā)音。
在教學時,我先聯(lián)系孩子的生活實際來進行提問:“我們平時寫字,老師對你們都有什么要求?”學生很快就說出了:“身要正,肩要平,臂要開,足要安。握筆姿勢要正確,眼睛離書和本子一尺遠。”接著我引導孩子回憶懷素是怎樣寫字的呢?最后我再讓大家想一想:那么我們課文中的先生又是怎樣教鄧小平寫毛筆字的呢?學生很快找出:“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經過這樣的點撥和引導,學生終于走出理解的誤區(qū),真正理解了“先生的要求”的真正含義。
教學時,我盡量讓學生自主學習。在理解“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這一句的時候,我原來準備直接告訴學生這句話的意思。幾經思考,我把教師的“示范”改為讓學生親自實踐。所以,我讓每位學生準備一張薄薄的白紙,再讓學生“先用紙蒙著字帖”最后再拿去白紙照著字帖臨寫。在這一過程中,我相機進行點撥,告訴學生什么是“用紙蒙著字帖描”,什么是“照著字帖寫”,學生很快便心領神會了。
教學過程中的方法和策略是層出不窮的,只要運用恰當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認字、寫字、朗讀和背誦。
課前準備:投影片、小黑板、課文錄音。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進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10、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齊讀課題兩遍。
2、質疑。
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他指的是誰?為什么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3、向學生介紹鄧小平爺爺是一位怎樣的人物。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1)揭出自讀要求:(小黑板出示)
a、不添字,不丟字,字字入目。
b、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c、邊讀邊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并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自由練讀。
(3)檢查自讀情況。
a、出示生字,指名拼讀,其他學生跟著讀。
(提學生讀準平翹舌音和后鼻韻母“eng”、“ong”。
b、去掉拼音讀字詞。
指名讀,開火車賽讀。
2、檢查長句子的朗讀、
(1)投影出示句子:
a、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貼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貼寫。
b、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2)指導停頓方法,指名試讀。
3、指名分段試讀課文。
指名讀后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4、放課文錄音。
5、學生練讀課文。
6、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自己讀明白了什么?
自由發(fā)言,教師學生共同評議。
作業(yè)設計:
1、正確地朗讀課文。
2、搜集朗讀《鄧爺爺小時侯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開火車朗讀。
鄧爺爺 平時 功課 這里
要求 當時 夸獎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二、精讀指導
1、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理解詞句。
a、指名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b、經常可以換個什么詞?“夸獎“是什么意思?
鄧小平小時候為什么能得到老師的夸獎?(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練習說話。)
c、看圖理解句意(投影出示)
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正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3)指導朗讀。
自由練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2、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
邊讀邊做記號:用“﹋﹋”線畫出寫先生的句子,用“——”畫出寫鄧小平的句子。
(2)理解有關詞語。
“功課”指什么?把寫字列為主要功課說明什么?
(3)指名讀二、三句。
出示白紙、字貼。請學生觀察“蒙、描”的動作。告訴學生這個過程就是仿影。(照著字寫就是臨帖)。用“先……再……”練說仿影、臨貼的順序。
(4)指名讀第四句。
從哪兒看出鄧小平寫的字很好?
(引讀書上的有關詞句,再看圖上的內容。)
板書:得的紅圈圈最多。
鄧小平爺爺怎么會寫出這么好的字呢?
板書:每次、都。
(5)看圖,說說母親的心情會怎樣。
她為什么會這樣高興?
這樣用功指怎樣用功?回讀上文。
3、指導朗讀。
第一、二、三句用敘述的語氣讀,“每次,都能,最多”要讀重音,最后一句要讀出母親的心情。
三、賞讀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
2、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讀一讀。
作業(yè)設計:
用“先……再……”和“每次……都……”說話寫話。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認識偏旁:“刂”“工、讠”字部。
二、指導復述課文。
1、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主要講誰?講他的一件什么事?
(講的是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事。)
(2)誰能把這件事情簡單地說說。
(3)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介紹鄧小平爺爺從小就怎么樣?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鄧爺爺從小是怎樣練字的,他為什么得的紅圈圈最多?
交流討論,指名說:
(1)把兩話合起來說。
分組互說,指名說,集體評議。
三、寫字指導。
1、重點指導:“到、當、功、課”。
2、描紅練習。
四、遷移運用
1、填空:(小黑板出示)
先生要鄧小平爺爺寫字時,先 ,再 。寫得好的字,稱生就 因為鄧小平爺爺小時候能寫一手好字,所以 。
2、用“先……再……”和“每次……都……”各寫一句話。
(1)先指導學生練說。
(2)說后再把它寫上來。
五、作業(yè)設計:
1、在田字格中書寫9個生字,每字寫4個。
2、比一比,再組詞。
鄧( ) 功( ) 這( )
歡( ) 動( ) 過( )
3、寫出反義詞。
想( ) 主( ) 功( ) 這( )
附:板書設計
10、他 得 的 紅 圈 圈 最 多
鄧小平爺爺 為什么
每次寫字 都能按要求寫
得的紅圈圈最多
能寫一筆好字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10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板書課題。10.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2、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
4、剛剛大家很會動腦筋,提出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呀還得靠小朋友自己來解決。下面請小朋友仔細聽這個故事,聽完后用手勢表示,你已經解決了幾個問題。(課文錄音)
5、交流:
(1) 他是誰?根據學生回答,揭示:他就是鄧小平。教“鄧小平”三個字。請小朋友看清老師是怎么書寫的。再讀好這個人名。有誰知道鄧小平是個怎樣的人嗎?(根據實際情況,教師補充介紹。)
鄧小平爺爺是我們新中國的第二任主席。他是我們全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是他設計了我們中國改革開放的藍圖。是他同英國人談判,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一國兩制”的方針,使香港、澳門勝利地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鄧小平爺爺為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們新中國的偉大前途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紅圈圈又是什么呢?(當時,小學生的主要功課是寫毛筆字,寫得好的字,老師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表示無聲的夸獎和肯定。)
(3)為什么鄧小平爺爺得的紅圈圈最多呢?請小朋友打開書本。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和序號。
(3)碰上不理解的字詞打上一個小問號。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
三、精讀課文。
1、精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理解詞句。(指名讀)
(3)看圖進一步理解句意。(出示圖一)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正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
2、精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一段一共有幾句話?哪一句話寫寫鄧小平小時候認真練字的?用“——”把這句話畫下來。
(2)回答后出示句子:每次寫字,鄧小平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a、指名讀句子。思考:這里的“先生的要求”指的是什么?誰能聯(lián)系課文中的話來回答?(先用紙蒙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b、誰能想象一下,鄧小平小時候會怎樣練習?理解后再讀這句話,讀好“每次”“都”等字詞。
c、正由于他這樣認真,結果怎樣?請小朋友聯(lián)系下面的幾句話來思考。(老師給他打的紅圈圈最多。他的母親很高興。他練出了一手好字。)
3、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說話。
情境一:當老師批到鄧小平的作業(yè)本時,會是怎樣的神態(tài),怎樣的動作,還會說些什么?
情境二:當媽媽看到都是紅圈圈的作業(yè)本時,她又會想寫什么?說些什么?
情境三:當同學們看到鄧小平的作業(yè)本時,又會說些什么?
任選一個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老師的獎賞,母親的高興,同學的羨慕,都說明鄧小平小時侯確實是個勤奮學習的好孩子。)
四、賞讀課文。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這篇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讀一讀。
五、課外延伸。
課外閱讀《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的故事》。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講的是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事。全文分兩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紹鄧小平爺爺從小就能寫一手好字,第二自然段具體寫鄧小平爺爺從小怎樣練字和所取得的成績。教學的重點是第二自然段。課文配有插圖,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充分利用插圖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學情分析:
課文中有些句子太長,學生不能很容易就讀通順,教師要認教讀并做出示范。要通過反復指導朗讀,體會重點詞語,看課文插圖,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對一年級學生的朗讀要求不宜太高,應重點落在讀好句子和語句的重點詞語上。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時,可提示學生敘述順序:先生的要求→鄧小平的做法→母親的心情。按這樣的順序練習背誦就容易多了。小字頭和前面所學的學字頭容易混,寫時注意豎下沒有鉤,左邊是點,右邊是撇,次偏旁多在上下結構字上部。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1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課文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在指導閱讀時,充分利用插圖來加深課文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2、學習課文出現(xiàn)的生字詞。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板書課題。
領讀后問: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2、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請默讀課文后回答。
3、師:鄧小平,人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二)初讀課文
1、看軟件演示,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第二幅土,說說你從這幅圖上看到了什么?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圈出生字,嘗試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帶上音節(jié))
經常當時主要功課每次要求紙蒙描熟照按
(2)指名借助拼音拼讀生字詞。
(3)擦去拼音,繼續(xù)認讀生字,指名讀。
(4)說說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5)出示長句,指導停頓。
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貼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指名試讀課文,側重檢查長句子的停頓是否恰當。
(三)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認讀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和輕聲。
第二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詞,理解在文章中的意思。
2、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二、教學重難點: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激發(fā)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經常先生母親知道鄧小平
時候當時功課衣服
2、朗讀課文。
(二)講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口頭填空: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就能寫好字,受到先生的。
師:“一手”有時用來表明某人有一種技術或本領。
(3)指名朗讀全段。
2、第二自然段
(1)揭示練習題,講這是兩個長句,要求各自輕輕讀課文后口頭填空。
先生要孩子們用紙蒙著字帖,練熟了,照著字帖。
寫字,鄧小平爺爺按先生的去做,所以,他。
(2)再次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兩個長句告訴我們什么?
(3)練習用“先------再-----”說一句話。
(4)看軟件,體會先生的要求。
(5)指名讀第五句,提問:小平怎樣用功?母親心里怎樣高興?
3、回顧全文,討論:
(1)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寫的字就很好,我們從哪兒看出來?
(2)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把字寫得好呢?
自由練讀,知名朗讀。
(三)布置作業(yè)
1、熟讀兩個長句。
2、給下面的詞換上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經常用功應該
3、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教時
一、教學要求:
1、指導背誦課文。
2、指導正確、端正、勻稱的把字寫在田字格中。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背誦和寫字。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說出跟下面各詞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經常用功應該
2、背誦兩個長句。
(二)背誦指導
1、著重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回憶這一自然段五句話的層次。
2、第一句話:寫當時寫毛筆字是小學生的主要功課。
第二、三句話寫先生怎樣指導學生寫字。
第四句話寫鄧爺爺每次寫字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得的紅圈圈最多。
第五句話寫母親知道以后的心情。
3、自由試背,指名背誦。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鄧平經當主課次求
2、上面這些字,哪些字寫的時候容易安排?請說說你的想法?
3、指導:
“鄧、經、課、次”雖然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具體安排上還是有區(qū)別的。
“鄧”上部橫向持平。
“經、課”左邊的上部都略高于右邊。
“次”左低右高。
“鄧”的右邊部分,第一筆是橫撇彎鉤。
4、練寫生字。
5、上面這些生字,我們怎樣才能記住他們的字形呢?
師生共同討論。
(三)布置作業(yè)
1、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
2、背誦課文。
板書:
9、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每次都能按要求去做
得的紅圈圈最多
能寫一手好字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12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0課《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指課題,讀課題。
首先,看看詞語掌握的如何?(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給生字組詞。
2、明確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弄清楚為什么鄧小平爺爺得的紅圈圈最多。
3、效果預期:相信大家在快樂學習的同時,通過自己的努力認真讀課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后,會有很大的收獲。
二、民主導學
(一)品讀第一自然段,整體感知鄧小平爺爺從小字寫得非常好,常受到老師的夸獎。
1、任務呈現(xiàn):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想想說了什么?(課件出示第一段)
2、自主學習:根據老師提出的任務學生自讀課文。
3、展示交流:
(1)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經常”可以換個詞嗎?“夸獎”就相當于我們平時說的什么?(用“因為……所以……”句式說)
(2)拿出優(yōu)秀作業(yè)進行表揚
(3)看圖進一步理解句意(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樣?會說什么?
(4)如果小朋友經常受到老師的夸獎心情會怎么樣呢?用開心的語氣齊讀這一段。
(二)品讀第二自然段,具體感受鄧小平爺爺是如何練成一手好字的。
1、任務呈現(xiàn):鄧小平爺爺小時候就能寫一手好字是天生的嗎?請讀讀課文,在文中找找他是怎樣寫成一手好字的?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一段一共有幾句話?哪一句話是寫鄧小平小時候認真練字的?用“——”把這句話畫下來。
2、自主學習: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3展示交流:
(1)小朋友都讀好了嗎?老師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鄧小平爺爺小時候是怎樣練字的!但我想先問問小朋友,他為什么要練字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呢?(學生回答,出示相關的句子)評:你真會學習。
(2)鄧小平爺爺從小就開始練寫毛筆字了,那他是怎樣練得呢?
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先生要……字帖寫。”鄧小平爺爺就是這樣練字的,這樣也就是練字的方法,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3)(出示句子)你看,我現(xiàn)在把它們的位置交換一下行嗎?變成先照著字帖寫,等練熟了,再用紙蒙著字帖描。可不可以?為什么?
(4)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課件點擊“先”“再”)
位置是不可以顛倒的,這就像我們寫字一樣,那你能用這樣的句型來說一說嗎?(出示課件)
(5)這可是練字的好方法,我們再把它讀一讀。(齊讀)
(6) 過渡:寫的好的字老師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鄧小平爺爺記住老師的話了,那他只是一次,兩次按要求去做嗎?(學生回答)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出示:“每次……最多”。你又是從這句話中哪個詞看出來的?
a “每次”是什么意思?“次次”
b 鄧小平爺爺第一次是怎樣做的?(學生回答)鄧小平爺爺第二次是怎樣做的?(學生回答)鄧小平爺爺第三次是怎樣做的?(學生回答)
c 是呀,鄧小平爺爺每次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從中你知道了鄧小平爺爺小時候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回答)
d 那你能讀出鄧小平爺爺刻苦、認真來嗎?自己讀一讀。(齊讀)
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母親知道以后(引讀)……
e 小結:學了第二自然段,我們知道了鄧小平爺爺是如何練習寫字的,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小時候鄧小平爺爺刻苦,認真寫字的情景。當時(引讀)……
(7)創(chuàng)設情境,說話練習
情境一:當老師批到鄧小平的作業(yè)本時,會是怎樣的神態(tài),怎樣的動作,還會說些什么?
情境二:當媽媽看到都是紅圈圈的作業(yè)本時,她會有怎樣的表情?又會說些什么?
情境三:當同學們看到鄧小平的作業(yè)本時,心里會有些什么想法?又會說些什么?
任選一個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總結:老師的夸獎,母親的高興,同學的羨慕,都說明鄧小平小時侯確實是個勤奮學習的好孩子。)
(三)教學生字:鄧、平、功
(1)出示字卡,分析字的結構。
(2)師范寫,生看清筆順。
(3)生先描,后寫。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按課文內容填空(課件出示)
2、結果反饋:指名回答、配樂齊讀
3、反思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習了課文,知道了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為什么能練成一手好字,而且還學會了寫字的好方法。課后,請同學們找一些關于名人刻苦學習的故事讀一讀,相信更大的收獲會等著你!
板書設計: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每次……都能……
得的紅圈圈最多
母親也很高興
能寫一手好字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繼續(xù)學習生字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認真練字的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13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學會新偏旁及部分生字。
2、認識本課的生字詞,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9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詞,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
一、預習要求
1、學生默讀課文后回答。說說這個課題中哪個字該讀重音。
(1) 這里的“他”是誰呢?
(2) “紅圈圈”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3) 為什么他得的紅圈圈最多呀?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3、劃出生字,多讀幾遍。
4、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二、初讀課文
1、認讀新偏旁:“立刀旁、小字頭、工字旁、言字旁”
2、認讀詞語:圈圈
上面
先生
爺爺
孩子們
照著
心里
小時候
3、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
4、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聽: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讀好長句:
(1)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2)寫得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
鄧小平爺爺/小時候/就/能寫一手好字,經常/受到老師的夸獎。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文章講了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的什么事?
第2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細讀課文,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3、理解課文,知道鄧小平的本子為什么得那么多紅圈圈,從學文中感受到鄧小平爺爺的認真、用功。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細讀課文,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一、復習
1、認讀詞語。
經常 先生 母親 知道 鄧小平 時候 當時 功課 衣服 畫去不恰當的拼音:
要(yāo yào)求 頭發(fā)(fā fà) 主要(yāo yào) 發(fā)(fā fà)現(xiàn) 2、朗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 (1)、“經常”可以換成什么詞?“夸獎”是什么意思? 鄧小平小時候為什么能得到老師的夸獎? (2)、口頭填空: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就能寫( )好字,( )受到先生的( )。
2、 第二自然段 (1) 各自輕輕讀課文后口頭填空。
先生要孩子們( )用紙蒙著字帖( ),( )練熟了,( )照著字帖( )。
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 )按先生的( )去做,所以,他( )。 (2) 再次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兩個長句告訴我們什么?
邊讀邊做記號:用“﹋﹋”畫出寫先生的句子,用“——”畫出寫鄧小平的句子。 (3) 練習用“先------再-----”說一句話。
讀第五句,提問:小平怎樣用功?母親心里怎樣高興? (4) 回顧全文,討論:
a)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寫的字就很好,我們從哪兒看出來? b) 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把字寫得好呢? 賞讀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讀一讀。 3、練習背誦課文。 (1)、著重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 寫毛筆字是當時小學生的主要功課
↓
先生是怎樣要求的
↓
寫得好的就得到紅圈圈 ↓
鄧小平怎么做的 ↓
母親知道后的心情 (2)、第一句話:當時,毛筆字是小學生的主要功課。
第二句話: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第三句話:寫得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
第四句話: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第五句話:母親知道小平學習這樣用功,心里很高興。 3、自由試背。三、練習。
1、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1)早晨起床,我們先( ),再( )。 (2)果樹先( ),再結果子。 (3)( )先( ),再( ) 2、多音字組詞。
yāo( ) hǎo( ) 要 { 好{
yào( ) hào( ) 3、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再組詞。
( ) ( 彳{ 阝{ ( ) ( 3、說出跟下面各詞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 )經常( )用功(
小 {
)應該( )
))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14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內容較為淺顯,以一年級孩子的認知經驗,通過自讀,應該能夠理解潛藏于文字中的情感。所以在整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都是以讀貫之,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文字中的情感。從課堂教學的情況來看,學生在讀熟、讀通課文后,在理解文字的能力上也大進了一步。當我提出“先生的要求是什么?”這樣一個書本中的問題時,學生們都能很容易作答。當我問及“回到家,媽媽會怎樣表揚鄧小平爺爺?”好多學生都面露難色,此時我就引導學生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想想當自己取得好成績時,自己的媽媽是怎么夸獎自己的?有了這樣的引導,學生們就很容易回答出來了。
從本課的課堂實踐可以充分看出來,對學生的課堂引導一定要聯(lián)系到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他們現(xiàn)有的生活經驗,這樣他們才能深刻體會到文字中的情感。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他得的紅圈圈最多》這一課時,其中出現(xiàn)一個長句子“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學生朗讀這個句子時,總是疙疙瘩瘩的,甚至還有把句子讀破的。盡管我跟他們解釋了,“描”就是拿另一張紙放在字帖上寫字,“照著字帖描”就是看著字帖上字的樣子,在本子上自己寫。前者簡單,后者難,所以先描,等練熟了,才能照著寫。盡管苦口婆心,還范讀了一遍,又帶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學生讀得不連貫。真是有點手足無措了!
這時,我又采用了實物示范的方法,拿來了一本字帖放到黑板上,告訴學生這是字帖,然后用一張薄一些的白紙蒙在上面描,讓學生明白這是“描”,接著拿掉字帖,再照著它寫,讓學生明白,“照著字帖寫”是怎么回事。學生都聚精會神地看我演示,比起開始我講解的認真上百倍。且這樣示范過后,我又讓學生親自實踐。因此,我給每位學生發(fā)了一張薄薄的白紙,我讓學生“先用紙蒙著字帖”,然后再照著字帖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便心領神會了。學生對文本有了更進一步的體悟了。這樣再讓學生來讀,他們就能比較順利且流利地讀出來。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
在教學《他得的紅圈圈最多》一課時,有一個長句子“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學生朗讀這個句子時,總是疙疙瘩瘩的,甚至還有把句子讀破的。于是我拿出字帖放到黑板上,告訴學生這是字帖,然后用一張薄白紙蒙在上面描,讓學生明白這是“描”,接著拿掉蒙著的紙,再照著它寫,讓學生明白,“照著字帖寫”是怎么回事。學生都聚精會神地看我演示,這樣示范過后,再讓學生來讀,他們就在理解的基礎上,比較順利且流利地讀出來了。然后用“先……再……”造句, 起先孩子們不知道怎么說,我就出示了例句“下課鈴一響,我先( ),再( )”,思維的火花一下子被激發(fā)了,說了好幾個句子,接著孩子們不由自主地都想到了自己放學后回到家里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的孩子說:“放學回家后,我先寫作業(yè),再吃飯。”“放學回家后,我先寫作業(yè),再看書。”“放學后,我先寫作業(yè),再幫助奶奶干活。”……當孩子們說到這些時,我就趁機滲透思想教育,表揚他們的良好的習慣。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15
施教日期:XX年 月 日
教學內容 10、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共幾課時 3
第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教學
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四個生字,掌握兩個新的偏旁,并正確美觀地書寫。
3、通過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情境,自己演練等方法,熟知“先生的要求”,并在熟記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4、向鄧小平爺爺學習,認真寫好每個字,練就一手好字。
教學
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與背誦課文,鞏固良好的學習習慣。
難點:熟知“先生的要求”,并在熟記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教學
資源
1、寫有課文的小黑板
2、生字卡片
預習
設計
1、讀熟課文、背出課文。
2、不看生字能正確書空。
3、想想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寫出這么一手好字?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一、解題激趣
1.讀題、解題,說出自己的理解。
2.產生求知欲。
二、品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節(jié),讓其他同學評議。
2.給“經常”、“夸獎”換個詞,意思不變。
3.在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說話。
4.看看、想想、說說(同桌互說,指名說,補充)。
三、品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二節(jié),邊讀邊批注,男女生分讀所畫的兩類句子。
2.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談一談,再說說鄧小平的主要功課是什么?
3.讀句子:
(1)找出表示動作的詞,說說先生的要求中包含哪幾步?
(2)演示“蒙”、“描”、“寫”,理出順序。
(3)用“先……再……”說一說順序。
(4)齊讀句子,讀出重點詞。
4.各自讀這句話。
(1)練習說話。
(2)讀準多音字“要”的讀音。
(3)讀好文中句子,談談自己讀懂了什么?
(4)體會鄧小平“這樣用功”是怎樣“用功”。
(5)齊讀這句話,感受鄧小平寫字的認真。
(6)用自己的話夸夸鄧小平。
5.齊讀“很高興”,讀出母親的心聲,體會母親內心的興奮和對兒子的喜愛之情。
6.聯(lián)系自身實際進一步體會母親的心情。
7.在朗讀中再次體會。
8.根據提示進行復述。
9.復述“先生的要求’指導自己的行動。
四、指導背誦
1.聽清提示,邊讀邊思。
2.練習背誦。
五、學習生字
1.學生認讀。
2.交流記住生字的字形(學習三個偏旁)。
3.學生跟著書空,觀察,并說出注意點。
4.學生描紅,仿影,臨寫。
一、解題激趣
1.板書課題,要求學生根據上節(jié)課的學習解題。
2.鄧小平為什么能得到最多的紅圈圈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尋求的答案。
二、品讀第一自然段
1.誰來讀第一節(jié)?
2.歸納學生的評議。
換詞理解。
3.活用句式:用“因為……所以……”來說第一節(jié)的內容。
4.出示插圖一,觀察想象。
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先生有什么表情?他會說些什么?
三、品讀第二自然段
1.教給學生自讀方法,用“~ ~”畫出寫先生的句子,用“ ”畫出寫鄧小平的句子。
2.理解“功課”。你學了哪些功課?主要功課又是什么?
3.出示句子: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寫得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
4.指導體會第四句。
(1)出示“每次……都……”。
(2)出示詞語“要求”。
(3)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4)理解體會。
(5)現(xiàn)在,我們已經指導鄧小平學習這樣用功,再來讀讀這句話,你想怎么讀?先自己練一練。
(6)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5.大家說得真好!難怪他的母親知道后,心里……
6.想一想,如果你學習也這樣用功,你媽媽會怎么做?怎么說?
7.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節(jié)。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體會鄧小平學習的認真。
8.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復述第二小節(jié)。
9.指導實踐,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練習寫字時會怎么做。
四、指導背誦
1.抓重點詞引讀全文。
2.指著板書指導學生背誦。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鄧 到 功 課。
2.交流這幾個生字怎么記住?
3.教師范寫。
4.提出寫字要求:姿勢正確,把字寫美。
作業(yè)
設計
★完成《習字冊》上四個生字。
★★完成《一課一練》剩余。
★★★閱讀書法家刻苦練字的故事,如王羲之“墨池”的故事、徐文長以樹葉當紙的故事等。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16
一、教材分析:這篇課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講得是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事。文中共有2段,第一段講鄧小平爺爺能寫一手好字;第二段講鄧爺爺能寫好一手好字原因和取得的成績。學生對鄧爺爺沒多少了解,但是得紅圈圈的故事與他們的寫字經歷有關,,再配上插圖,應該不難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目的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部分詞語,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能用“先……再……”練習說話。
4.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詞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這篇課文,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詞語掌握得怎么樣了?
師:火車火車誰來開?
經常 受到 夸獎 當時 主要 功課 蒙著 照著 要求 這樣 練熟 圈圈 毛筆 鄧小平
教師要隨時正音,尤其是“當、鄧、平、輕”是后鼻音。
小組比賽讀。
2、指名分段讀課文
師: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他讀得怎么樣。
(二):講授新課
過渡:大家生字掌握的都很好了,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課文。
1、大家齊讀第一段
師:讀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1)學生交流。出示第一自然段
(2)師:“經常”是什么意思啊?
指名回答。
(3)師:那鄧小平爺爺為什么會受到老師的夸獎呢?
學用“因為……所以……”造句。
2、學習第二段
(1)、點名讀第二段
小朋友都讀好了,老師相信小朋友都知道了鄧小平爺爺小時侯怎樣練字的。老師想先問問小朋友,他為什么要練字?
學生回答。(第一句話)
出示第一句話。 “主要”功課中的主要怎么理解?
(2)、他們是怎么練字的呢,請大家在文中用直線畫出來。生回答書上相關的語句。
出示:懷素寫字非常認真,他總是先 ,再 。
我們應當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先 ,再 。
師:鄧小平爺爺就是這樣練字的。這可是練字的好方法!我們再把它讀一讀,把這個方法記住了。
師:小朋友記住了嗎?老師要考考大家記住了嗎?
(課件出示填空補充習題三)
指名來回答。
(3)、鄧爺爺有沒有聽話啊?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呢?你能不能把它讀一讀?
師: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呢?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呢?
學生交流“每次”。師“每次”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
師:是呀,鄧小平爺爺每次都能按照先生的要求去做。(出示第四句)
你從中知道了,鄧小平爺爺小時候是個怎樣的人啊?
“鄧小平爺爺小時寫字很刻苦,很認真”
師:那你能讀出鄧小平爺爺讀書認真嗎?自己練這句話。
師:我們一起來,讀出刻苦,認真的語氣。
師引讀:(指黑板的課題)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師:也是得到老師的表揚最多。他的母親知道后,會怎么想?會有什么樣的心情?
學生回答。“高興”
“小平學習這樣用功”,“用功”的功要學會區(qū)分,(出示課件,功、工、公區(qū)分)
師:你能把把這種高興讀出來嗎?齊讀此段。
師小結:我們知道了鄧小平爺爺是如何練習寫字的。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小時侯的鄧小平爺爺刻苦,認真寫字的情景。齊讀第2段。
指導背誦
(三):師總結:學了課文,你打算以后怎樣練習寫字?
(四):學習寫字。
1、師:(課件出示分好類的生字“鄧、到、功、課”)小朋友,你知道林老師要把這些字放在一塊嗎?學生回答。
2、師:我們今天就來寫左右結構的生字。
出示“鄧”,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你要提醒同學們要注意什么?
(1)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2)學生在硬筆習字冊上描一個寫一個。
(3)展臺反饋。
同樣辦法學習另外3個字。
板書: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因為……所以……
先……再……
反思:
在教學這一課內容時,我主要抓住2個方面進行訓練。一方面是學用字詞句,“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這句話里的“先……再……”學生在了解詞義的基礎上,學會遷移運用,如,“我總是先洗手,再吃飯。”另一方面通過鄧爺爺寫字的秘訣來培養(yǎng)孩子們寫字習慣,教會他們什么是描、臨帖,并拿出一個練字本試驗,讓大家也學習這種練字方法。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案例 篇17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課文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在指導閱讀時,充分利用插圖來加深課文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2、學習課文出現(xiàn)的生字詞。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板書課題。
領讀后問: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2、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請默讀課文后回答。
3、師:鄧小平,人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二)初讀課文
1、看軟件演示,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第二幅土,說說你從這幅圖上看到了什么?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圈出生字,嘗試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帶上音節(jié))
經常當時主要功課每次要求紙蒙描熟照按
(2)指名借助拼音拼讀生字詞。
(3)擦去拼音,繼續(xù)認讀生字,指名讀。
(4)說說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5)出示長句,指導停頓。
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貼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指名試讀課文,側重檢查長句子的停頓是否恰當。
(三)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認讀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和輕聲。
第二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詞,理解在文章中的意思。
2、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二、教學重難點: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激發(fā)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四、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經常先生母親知道鄧小平
時候當時功課衣服
2、朗讀課文。
(二)講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口頭填空: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就能寫好字,受到先生的。
師:“一手”有時用來表明某人有一種技術或本領。
(3)指名朗讀全段。
2、第二自然段
(1)揭示練習題,講這是兩個長句,要求各自輕輕讀課文后口頭填空。
先生要孩子們用紙蒙著字帖,練熟了,照著字帖。
寫字,鄧小平爺爺按先生的去做,所以,他。
(2)再次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兩個長句告訴我們什么?
(3)練習用“先------再-----”說一句話。
(4)看軟件,體會先生的要求。
(5)指名讀第五句,提問:小平怎樣用功?母親心里怎樣高興?
3、回顧全文,討論:
(1)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寫的字就很好,我們從哪兒看出來?
(2)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把字寫得好呢?
自由練讀,知名朗讀。
(三)布置作業(yè)
1、熟讀兩個長句。
2、給下面的詞換上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經常用功應該
3、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教時
一、教學要求:
1、指導背誦課文。
2、指導正確、端正、勻稱的把字寫在田字格中。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背誦和寫字。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說出跟下面各詞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經常用功應該
2、背誦兩個長句。
(二)背誦指導
1、著重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回憶這一自然段五句話的層次。
2、第一句話:寫當時寫毛筆字是小學生的主要功課。
第二、三句話寫先生怎樣指導學生寫字。
第四句話寫鄧爺爺每次寫字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得的紅圈圈最多。
第五句話寫母親知道以后的心情。
3、自由試背,指名背誦。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鄧平經當主課次求
2、上面這些字,哪些字寫的時候容易安排?請說說你的想法?
3、指導:
“鄧、經、課、次”雖然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具體安排上還是有區(qū)別的。
“鄧”上部橫向持平。
“經、課”左邊的上部都略高于右邊。
“次”左低右高。
“鄧”的右邊部分,第一筆是橫撇彎鉤。
4、練寫生字。
5、上面這些生字,我們怎樣才能記住他們的字形呢?
師生共同討論。
(三)布置作業(yè)
1、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
2、背誦課文。
板書:
9、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每次都能按要求去做
得的紅圈圈最多
能寫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