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精選2篇)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并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借助圖畫大致了解古詩描述的內(nèi)容,背誦古詩。
3.和大人一起朗讀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內(nèi)容,并知道我們要學會幫助家人分擔家務。
教學重點
學會并掌握音序查字法;明白文章講了什么,并學會幫助家人分擔家務。
教學準備
1.相關圖片。
2.準備最新版本的《新華字典》。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猜謎引入,激發(fā)興趣。
1.師:同學們我們來猜個謎語,誰知道這是什么?
一位老師不開口,肚里學問樣樣有。誰要有事請教它,還得自己去動手。
對了,這就是字典。
2.認識《新華字典》。
3.了解《新華字典》的作用。
師:字典的本領可大了,我們學了好多字,可是我們不知道它們的意思怎么辦呢?字典爺爺來幫忙了。你們想學這個本領嗎?
二、情境活動,做好準備。
1.師:要想學習這個本領,我們得先過三關。
2.過三關游戲。
(1)第一關:背一背。復習漢語拼音字母表。
①指名按順序背誦。
②全班按順序背誦。
(2)第二關:連一連。把大小寫字母準確地用直線連起來。
(3)第三關:認一認。教師出示“廚”:仔細看,這個字讀什么?看誰認得又快又準。
3.師:我們在字典中怎么查到“廚”字呢?
三、分步指導,學會查字。
1.師:“廚”很調(diào)皮,它躲在字典爺爺?shù)奈葑永铮瑵h字寶寶那么多,怎么找到它呢?老師來教你。
2.比一比,看誰跟著老師找得快。
(1)教師示范,指導學生翻開字典,找到“漢語拼音音節(jié)索引”。
(2)找到大寫字母C。
(3)找到音節(jié)chu,重點指導學生找到音節(jié)所在的頁碼。
(4)翻開字典,找到相應頁碼,找到音節(jié)chu,按照字的四聲次序找到要查的字“廚”。
(5)老師讀字典上的意思。
3.說一說,剛才我們是怎樣一步一步在字典中找到這個調(diào)皮的“廚”的。
4.讀一讀。朗讀韻文,熟記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1)師出示“音序查字法口訣”,并且范讀。
(2)生跟著老師一句一句朗讀。
(3)指名學生朗讀。
(4)齊讀。
四、鞏固練習,培養(yǎng)查字能力。
1.說一說:音序查字法的步驟是怎樣的?
2.練一練:查老師規(guī)定的字:池、首、漂、機,看誰能最快找到該字所在的正文頁碼。
3.賽一賽:奪紅旗比賽,完成課本第40頁中的表格。
五、誦讀古詩,日積月累。
1.教師播放《贈汪倫》的朗讀錄音,會讀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誦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練讀古詩。
3.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止。
4.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老師進行朗讀,注意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律。
5.結合插圖,想象交流。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給朋友汪倫的。讀著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6.齊聲誦讀,要把體會到的依依惜別的感情讀出來。
7.背誦古詩。
第2課時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看看哪位同學最先猜出謎底。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謎底——手)
2.同學們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師出的謎語。請大家把小手伸出來看看,老師想找一雙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畫在黑板上。(找一個學生,讓其把手印畫在黑板上。)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書。根據(jù)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邊讀邊想象文中人物說話的動作、神情。
3.開火車連讀課文,師生正音。
三、圖文結合,指導朗讀。
1.“全家”是指哪些人?“這張畫”是指哪張畫?他們?yōu)槭裁聪矚g這張畫?
(1)爸爸說了什么?想一想,爸爸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呢?(提示:高興)
(2)學生朗讀爸爸的話。
(3)媽媽和姥姥分別說了什么?借助插圖說說蘭蘭幫媽媽和姥姥做了什么?
(4)用上“因為……所以……”說說家里人為什么喜歡蘭蘭的畫。
引導學生補充句子,讀句子。
爸爸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媽媽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姥姥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蘭蘭明白了,大家喜歡她的畫,是因為( )。
(5)蘭蘭這雙胖乎乎的`小手為家里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你們覺得蘭蘭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勤勞、關心長輩、愛勞動、懂事)
2.指導分角色朗讀。
(1)想想平時姥姥、爸爸、媽媽是怎樣和蘭蘭說話的。
(交流:他們的語氣和藹可親,充滿關愛和稱贊。蘭蘭的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
(2)分角色朗讀。
四、總結。
1.蘭蘭的小手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給全家人帶去了那么多的歡樂。我們要向蘭蘭學習,也要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拓展交流:你能為別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會說:我替爸爸( )。我給媽媽( )。我?guī)屠蠋煟?)。我為大家( )。
3.課堂總結。
同學們真不錯,和蘭蘭一樣,有雙勤勞的雙手,是一群樂于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只要我們的心中裝著愛,就會做更多的好事。
4.師生合作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1.和爸爸媽媽一起讀這篇課文。
2.自己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讀,是學生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讀,是學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在本節(jié)課中,可以以讀貫穿始終,讀的形式力求多樣,讀的范圍力求廣泛,讀的要求逐漸提高。引導學生在讀中求懂,在讀中求會,在讀中提高朗讀水平。讓學生通過自讀、小組分角色讀、師生合作讀等多樣化的誦讀方式,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蟬”等8個字,掌握“夏、秋、琴”等8個字的寫法,掌握一個偏旁:禾木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并能跟隨詩人一起感受四季之聲。
3.熱愛美麗的大自然,愿意探索自然界奇妙的聲音。
教學重點:
能認識8個字,背誦詩文。
教學難點:
能正確書寫“夏”和“琴”,讀準“蟬”和“松”。
教學準備:
1.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或課件。
2.準備鳥聲、蟬聲等課文中涉及到的音效。
教學過程:
一、走進生活,靜聽自然之聲
同學們,大自然是到處都有美好的聲音,你們聽,(放錄音,其中有鳥聲、蟬聲、蟲聲、雪聲、琴聲、蕭聲、瀑布聲和風聲)說一說你都聽到了什么聲音啊?
(全班交流)
同學們說得可真好,有一位大詩人叫張潮,它把四季里的聲音寫成了一首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
二、走進古詩,讀出詩的韻味
1、教師范讀,聽清字音
2、學生自讀,畫出生字
3、教師指讀,檢查正誤
4、教師指導有感情朗讀
同學們,春夏秋冬有著不同的感覺,比如春天的清脆、夏天的火熱、秋天的忙碌、冬天的安靜,所以請你帶上自己的感情來讀一讀吧!
5、同桌互讀,讀出韻味
6、全班齊讀
7、背誦
三、走進文本,學習生字
1、同學們,詩我們都背下來了,詩中還有一些生字你們能記住嗎?快來看!(大屏幕出示本課生字),你能按照順序來讀一讀嗎?不會讀的字請你看一看課文就能順下來了。
(學生自讀)
2、教師按順序指讀
3、打亂順序讀
4、總結字的特點
請同學們看這幾個字:蟬、松、琴、簫、瀑、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對了,這幾個字都是形聲字,注意“蟬”和“松”的讀音。
同學們看這兩個字“布”、“同”,你能用它來組個詞嗎?
5、開火車讀字,教師隨機指導。
四、學習寫字,指導寫字方法
1、學習“夏:
(1)請同學們看第一個字,“夏”,誰來說一說它的組成?誰再來說一說要想寫好這個字,我們應該怎么寫呢?
(組成:橫—自—折文;要想寫好,橫要長,捺要長)
(2)、老師書空
(3)、學生練習
(4)、教師反饋
2、學習“秋”
(1)觀察“禾”做了偏旁,有什么變化嗎?
(2)教師書空
(3)學生練習
(4)教師指導
3、學習“琴”
方法同上
五、總結全課,說說感受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嗎?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能多背古詩,感受古詩的樂趣。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