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橋(通用12篇)
象鼻橋 篇1
一、教材簡說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
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勵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圖認識漢字,讀通課文,體驗學習拼音和漢字的樂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選學課文,重在通過朗讀訓練、游戲活動等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
二、 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 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感悟
四、 教學設計
(一)看圖導入 :小朋友,看看這座橋(看圖說話),給小動物們帶來了什么方便?
(二)學習第一段
1、讀
2、說說為什么“熱鬧”,找到相關詞句:許多、每天、來來往往……
3、試讀,表現“熱鬧”
4、小朋友喜歡熱鬧嗎,把你的喜歡表達出來。
(三)、學習2、3、4段
1、出示圖(兩只大象搭起來的橋)這是怎么回事?
2、自由讀2、3、4段
3、表演讀第二段。
4、小橋被沖壞了,給小動物帶來什么不便?(讀第3段)
5、用奇怪、歡樂的語氣讀第4段(分男女、小組讀)板書:
(四)、第5、6段
1、大象的舉動讓動物們感動,于是大家齊心合力造了一座新橋。(出示圖)
2、把動物的感動慚愧讀出來。
3、想象說話:“新橋修好后不久,……”
4、讀第4段,板書
(五)、讀全文。
這是一座( )的橋?你感悟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
( )的橋
齊心合力
紹興縣實驗小學 沈小紅
象鼻橋 篇2
一、教材分析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二、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感悟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動物王國里有一條美麗的小河,小河上曾經出現過三座橋。(課件:三座橋的圖片)你覺得哪座橋最特別?
(二)觀圖、讀文并理解“搭”
1、仔細看圖,它特別在什么地方?
2、兩只大象的鼻子又是怎么搭的呢?誰來用手演示一番。
指名示范。
3、小結:“搭”就是 “交”或“架”。
4、再看圖,大象們在搭的過程中為什么還把鼻子相互繞了一下呢?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
5、給這座與眾不同的橋取個合適的名字?師板書。
6、從文中第4段中找到依據說明象鼻橋是最合適的名字。
7、出示:原來是兩只大象分別站在河的兩岸,把他們的長鼻子搭在一起,架成了一座“象鼻橋”。
齊讀。
板書:象鼻橋
(三)理解大象們搭“象鼻橋”的原因
1、為什么兩只大象要搭這么一座象鼻橋呢?讀2自然段,用“—”劃出表示原因的句子。
2、匯報、小結
板書:自私 依賴
3、想像說話:小動物們的自私、依賴都給自己帶來了哪些不方便?
4、小結:是啊,看著因為沒有橋,小動物們的生活如此不便。于是,兩只大象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鼻子搭成了一座可供通行的橋。看,有了這座橋,小動物們又可以方便地通行了。
課件:象鼻橋的圖片
5、看圖并想像說話:他們又是怎么走的呢?走時回怎么說呢?
(四)讀文,理解動物們造新橋的原因及動力
1、大象們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幾天,動物們都非常感動,感動的同時還覺得——
板書:感動 慚愧
2、理解:慚愧
3、慚愧的小動物們馬上付諸行動,它們又是怎么行動的?
4、匯報。
板書:齊心合力
5、可愛的小動物們還給新橋取了個名字叫——象鼻橋。這又是為什么呢?你還會取其他什么名字呢?
(五)小結
其實:這座象鼻橋不但為了感謝這兩只熱心的大象,它還時刻提醒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們,自私、以來是行不通的,只有齊心合力、團結起來才能辦成大事。
板書設計:
象鼻橋
感動、慚愧
自私、依賴 → 齊心合力
反思:
1、《象鼻橋》本身是篇選讀課,主要是要求學生能理解這個童話故事,能明白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并會學會用。但這篇文章比較長,學生對讀通、讀流利比較困難。因此,老師的范讀原先可以起到很到的作用,可是在課堂上我沒能用好。
2、因課件的關系,學生對此興趣很高,所以就以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引入,本來想以普遍性的橋引入,但感覺不如小朋友所喜歡的更貼切。
3、當叫小朋友取名時,但有五花八門各種答案,說明對整個故事還不理解,或者說理解不深。或許這個環節可以不要設計。
4、最后,通過這次的教學比武,從中也真實反映出了自己在教材處理以及剖析教材、組織教學方面的諸多不足,深刻地反省了自己教育教學基本功,明確了今后改進的方面,為今后的語文教學工作撥正了方向。
象鼻橋 篇3
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一、讀題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出示課題《象鼻橋》,齊讀課題。
2、讀完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的?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噢,下面請小朋友帶著問題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讓我們好奇的象鼻橋吧.在讀之前老師有兩個小要求,請小朋友聽清楚噢.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不會讀的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用“——”畫出描寫象鼻橋的句子。
2、小朋友讀得可真認真!有幾個詞語寶寶特別想和我們班的小朋友交朋友?誰來認識他們?(蘑菇、親戚、熱鬧、沖壞、高興、感動、慚愧、齊心合力)
(1)、指名讀
( 2)、請小老師帶讀全班
(3)、有感情地齊讀 開火車讀
3、小朋友讀得可真聰明,相信剛才的問題一定難不倒我們班的同學,誰來說說象鼻橋是怎么樣的?
4、出示:原來是兩只大象分別站在河的兩岸,把他們的長鼻子搭在一起,架起了一座“象鼻橋”。
(1)、指名讀
(2 ) 、這真的是一座可愛的橋,指名讀
(3)、這真的是一座奇怪的橋,指名讀
三、學習1-3自然段(9-10)
1、為什么小河兩岸會架起一座象鼻橋呢?請小朋友讀讀1-3自然段,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1)、請學生自由說
2、出示:就這樣,你等我,我等你,小橋一直沒有修好.
(1) 、隨機,你為什么認為這是兩岸架起象鼻橋的原因呢?指名讀
(2) 、沒有了小橋,小動物時常懷念以前有小橋的快樂日子。
2、出示:每天他們來來往往走過小橋,摘野果,采蘑菇,走親戚,看朋友,可熱鬧啦!
(1)導讀,那時候,指名讀
(2) 、走過小橋,它們可以----,可以---,可以----.
(3) 、是啊,多么的快樂啊,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3、可現在:
(1)、小松鼠要去摘野果,走到河邊,看看河對岸,嘆口氣說:“橋沒修好,我還是下次再來吧!”
(2)、小白兔要去采蘑菇,走到河邊,看看河對岸,嘆口氣說:“橋沒修好,我還是下次再來吧!”
(3)、——要去——,看看河對岸,嘆口氣說:“橋沒修好,我還是下次再來吧!”
師小結:往日快樂的生活,沒能激起小動物去修建一座新橋,就這樣,你等我,我等你,小橋一直沒有修好。(齊讀)
(1)、小雞生病了,雞媽媽帶著小雞來到河邊,看看河對岸,焦急地說:“這橋什么時候能修好啊!”
(2)、山羊爺爺提著一大筐好吃的,想去看望多年沒見的孫子,來到河邊,看看河對岸,傷心地說:“今年又不能見我的孫子了!”
(3)、——,看看河對岸,——地說:“這橋什么時候能修好啊!”
(4) 、師小結:生活中的種種不方便都不能激起動物去修建一座橋,就這樣,你等我,我等你,小橋一直沒有修好。這些小動物真的是——自私自利,斤斤計較. (板書: 自私自利)
四、學習4-6自然段
1、有一天清早,河上突然出現了一座奇怪的橋。這就是“象鼻橋”,兩只大象分別站在河的兩岸,把他們的長鼻子搭在一起,架起了一座橋.快來看看,小動物們走過小橋去做什么呢?出示圖:
(1) 、請小朋友自由說說
2、有了象鼻橋小朋友可高興了。小朋友想想這都是誰在付出啊?出示:兩只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幾天.(指名讀)
(1)、小蝸牛跳上大象的尾巴上,一路留下它的小腳印,弄得大象癢癢的,大象還是靜靜地站著。
(2)、小刺猬笑瞇瞇地走在大象的背上,身上的小刺,偶爾不小心扎得大象疼疼的,我們的大象還是靜靜地站著。
(3)、笨重的豬大哥也想到河對岸,看望朋友去,它踩到大象的鼻子上,好疼啊,大象還是靜靜地站著。
……
師小結:晚上,大象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它心想:明天還是不去了吧!第二天,大象又早早地來到河邊,架起象鼻橋,一天,兩天,三天,一連過了好幾天.
(4) 、小白兔、小猴子你們想對大象說什么呢?
出示:看,小白兔來到大象的面前,流著淚說:________________.
小老鼠爬到大象的鼻子上,摸摸象鼻子說:________________.
小動物們深深地被大象的行為感動了,他們一齊大聲地說:________________.
這時,小猴子走到大象面前,紅著臉說: ________________.
小鹿也走到大象面前,低下頭說:________________。
小動物們被大象的行為感動了,也為自己過去你等我,我等你的想法而慚愧。讓我們再來一齊讀讀這句話吧。兩只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幾天.
4、師小結:就是因為感動,就是因為慚愧,大家齊心合力修建了一座新橋 (板書: 齊心合力)
五、拓展延伸
小朋友,我們來給這種新橋取取名字吧?
板書:
象鼻橋
自私自利 象鼻橋 齊心合力
總結:是啊,象鼻橋讓開始自私自利的小動物們,后來懂得了齊心合力。讓我們的心中也架起一座象鼻橋,讓我們懂得關心他人,懂得齊心合力吧。
象鼻橋 篇4
小河兩岸住著許多小動物。每天他們來來往往走過小橋,摘野果,采蘑菇,走親戚,看朋友,可熱鬧啦!
一天,大雨沖壞了小橋。橋這邊的動物想,讓橋那邊的動物來修吧。橋那邊的動物想,讓橋這邊的動物來修吧。就這樣,你等我,我等你,小橋一直沒有修好。
小雞生病了,不能去河對岸看病。山羊爺爺也不能到河這邊看望小孫子了。大家都覺得很不方便。
一天清早,河上突然出現了一座奇怪的橋。啊,原來是兩只大象分別站在河的兩岸,把他們的長鼻子搭在一起,架成了一座“象鼻橋”。動物們從“橋”上高高興興地走過,腳步放得輕輕的,一邊走一邊唱起了歡快的歌。
兩只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幾天,動物們非常感動,也很慚愧。于是,大家齊心合力修建了一座新橋。
為了感謝兩只熱心的大象,大家給新橋起了個名字,叫“象鼻橋”。
象鼻橋 篇5
佚名
一、教材簡說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
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勵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圖認識漢字,讀通課文,體驗學習拼音和漢字的樂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選學課文,重在通過朗讀訓練、游戲活動等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
二、 學習目標
1、 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 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 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感悟
四、 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五、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關鍵詞朗讀、感知)
1、 借助拼音、插圖朗讀課文,感知內容,理解“象鼻橋”名字的由來。
2、 知道是兩只大象為大家架“橋”做好事,是動物們同心協力修建好新橋。
目標上限:能較熟練地拼讀,較通順地讀課文,較快地感知課文內容。
目標下限:能在學習過程中復習鞏固已學的拼音、漢字,在教師的引導和小組長的幫助下讀課文、感知內容。
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錄音帶,動物頭飾,幻燈片4張(1、橋的圖片;2、“可以這樣學”——目標提示;3、“可以這樣匯報”——匯報提示;4、“中國大拇指”圖片)
教學過程
主要流程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備注說明 導入 :小朋友,看看這些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東西造成的?有什么用?(注意及時糾正語病,提醒說準普通話)今天我們來了解象鼻橋的故事。 出示幻燈片1(橋)
出示課題
引起好奇心,激發想象力
2、先看閱讀提示(了解象鼻橋是怎么來的;看看象鼻橋是怎么樣的;把故事通順地讀下來;到故事中交幾個“漢字朋友”)再選擇目標1-2個,自主學習(需要幫助時搖搖小手)
3、 選擇合作伙伴,交流自學成果
4、選擇適當的匯報方法,進行準備 你打算故事中了解什么或學到什么
巡回、幫助;關注學困生
如分組不均,教師可以適當調控(看,小朋友一起學得多好啊。讓其他小朋友也來分享你們的成果,好嗎?)提供孩子們所需的文具道具等 放課文錄音
出示“目標提示”幻燈片
自主學習時間要保證
出示“匯報提示”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
·畫一畫展示自主合作時準備好的畫,作簡單講解并提問,進行自評和互評
·演一演表演、評議·寫一寫將已交上的“漢字新朋友”介紹給其他小朋友認識。(小老師對其他小朋友的識字態度、能力進行評價)
·說一說簡單地說一說“象鼻橋”是怎么來的(小老師還要請其他小朋友說說) 及時引導,及時提供幫助
適時參與評價
教師總結評價,特別要關注學習態度和合作的積極程度 扮演某個角色是孩子們的興趣所在——他們喜歡“過家家”
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通過評價反饋、激勵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關鍵詞:理解、拓展)
1、 訓練感情朗讀,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借助感情朗讀,較準確地表達對樂于助人的大象的褒揚和齊心協力做事情的快樂。
2、 通過按課文內容填動詞,自主填動詞,自主寫短語的語句分層訓練,學習“誰干什么,干什么,可怎么樣啦”的句子,學習關心他人。
3、 給《象鼻橋》續一個較合理的小故事,激發想象力。
目標上限:形成較強的感情朗讀能力,知道并愿意在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與他人合作。
目標下限:能較好地模仿教師和小組長的感情朗讀,知道并愿意在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與他人合作。
主要流程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備注說明
學習第一段
1、讀
2、說說為什么“熱鬧”,找到相關詞句:許多、每天、來來往往……
3、試讀,表現“熱鬧”
4、表演讀
5、自評小結分組研讀選擇喜歡的內容練習朗讀,表現“不方便”、“感動”、“慚愧”等比一比、賽一賽看看哪位小朋友讀得最好 請小朋友到故事中圈找出這些詞語朋友
引導讀第一段
小朋友喜歡熱鬧嗎,把你的喜歡表達出來。
我們是怎樣讀“許多、來來往往”等詞的?懷著什么心情讀的?
幫助、指導
引導評議 出示第一段
讓學習在情境中體驗讀的快樂,享受創造的愉悅
重視朗讀方法的指導
與教師一起手拉手,唱著歌準備出發。
猜一猜,說一說,這時候小動物們還會等大象來用鼻子搭橋嗎?講講故事 你喜歡這里的小動物嗎,為什么?
老師也很喜歡這些小動物,不如我們一起去那兒玩玩吧!
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先聽聽天氣預報吧(動物村,暴雨,大水沖毀了動物村的新橋) 在活動中學習
出示幻燈片:“新橋修好后不久,……”
2、 觀察課間時小朋友在干什么,填一填。
3、 了解爸爸媽媽的工作,體諒他們的辛苦,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再填一填。 請小朋友選擇一題或幾題做一做 出示分層作業
象鼻橋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熟悉歌詞與旋律。
2.體會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熟悉歌詞與旋律。
2.難點:初步跟唱歌曲,唱準最后一句“小兔子過了橋,哈哈”。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2冊第24-28頁。
2.掛圖(《大象橋》)。
3.音樂CD(歌曲《大象橋》)。
活動過程
(一)大象橋的故事
1.教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
有一天,三只小兔子,跑呀跑呀跑,要到山坡上,去呀去吃草,可是山下有條河,河上沒有橋,哎呀呀哎呀呀,這可真糟糕。這時候,大象伯伯來呀來洗澡,站在河里把小兔子叫,他把鼻子伸到河對岸,就像一座橋,三只小兔子從大象伯伯身上走過去,過了橋,樂得哈哈笑,高興地說:“謝謝大象伯伯,您真好!”
2.理解故事內容
(1)三只小兔子要到哪里去?(觀察掛圖第1幅。)
(2)路上遇到什么困難?(觀察掛圖第2幅。)
(3)誰來幫助他們的?是怎樣幫助的?(觀察掛圖第3幅。)
(4)小兔子過了橋,心情怎樣?對大象伯伯說了什么?(觀察掛圖第4幅。)
(二)編成歌兒唱一唱
1.傾聽教師范唱歌曲
其實這個故事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叫《大象橋》,我們來聽一聽吧!
2.說一說自己聽到的內容,熟悉歌詞。
(1)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請你來說一說。(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完整的一句歌詞進行回應,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2)我們一起來念一念歌詞吧!(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邊拍手邊念歌詞。)
3.跟著音樂伴奏演唱歌曲
(1)請你跟著老師一起唱一唱這首歌曲吧!(跟著鋼琴伴奏,幼兒分段跟唱歌曲。)
(2)這一句有點難,我們再來唱一遍。(重點練習最后一句“小兔子過了橋,哈哈”。)
(3)請你站起來唱歌,可以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我們邊唱歌邊做動作。(幼兒根據歌詞自主創編動作,教師幫助優化動作,然后邊唱歌邊做動作。)
象鼻橋 篇7
教材簡說: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全文注有拼音,鼓勵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圖認識漢字,讀通課文,體驗學習拼音和漢字的樂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選學課文,重在通過朗讀訓練等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
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
本堂課的教學,我從各種各樣的橋,引出一座奇怪的“象鼻橋”。讓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描寫“象鼻橋”的句子,同時引導學生劃一劃完整的句子。抓住描寫小動物的“就這樣,你等我,我等你,小橋一直沒有修好”。引導學生學習1-3自然段:橋帶給大家的方便和失去橋的不方便。第一自然段中,主要理解“來來往往“這種aabb形式的詞,“摘野果,采蘑菇”這種動賓結構的詞語,并能照樣子自己說幾個,積累詞語。
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結合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由學生自己來實踐,來發現,通過朗讀來感悟文本中內涵的道理。如沒有了小橋,小動物很不方便,山羊爺爺想過橋去看望小孫子,看看河對岸,傷心地說:“這橋什么時候能修好啊!”,通過練習說說還有誰看看河對岸,會怎樣地說:“這橋什么時候能修好啊!” 當兩只小象搭起了象鼻橋,設置了一個情境:第一天,兩只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著,動物們從“橋”上高興地走過,腳步放得輕輕的,一邊走一邊唱起了歡快的歌,小動物們會想些什么呢?第二天呢?第三天呢?大象第一天會想什么呢?第二天?第三天?一座象鼻橋不僅僅讓小動物們感動,也要讓我們的學生感動。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回答沒有體現出層次來,偏題偏得較遠。教師的調控能力比較弱,沒有較順利地引導學生回歸到文本中去。
象鼻橋 篇8
一、教材簡說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
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勵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圖認識漢字,讀通課文,體驗學習拼音和漢字的樂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選學課文,重在通過朗讀訓練、游戲活動等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
二、 學習目標
1、 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 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 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感悟
四、 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五、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關鍵詞朗讀、感知)
1、 借助拼音、插圖朗讀課文,感知內容,理解“象鼻橋”名字的由來。
2、 知道是兩只大象為大家架“橋”做好事,是動物們同心協力修建好新橋。
目標上限:能較熟練地拼讀,較通順地讀課文,較快地感知課文內容。
目標下限:能在學習過程中復習鞏固已學的拼音、漢字,在教師的引導和小組長的幫助下讀課文、感知內容。
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錄音帶,動物頭飾,幻燈片4張(1、橋的圖片;2、“可以這樣學”——目標提示;3、“可以這樣匯報”——匯報提示;4、“中國大拇指”圖片)
教學過程
主要流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備注說明 揭題激趣 各抒己見,踴躍發言
猜一猜象鼻橋是什么,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導入 :小朋友,看看這些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東西造成的?有什么用?(注意及時糾正語病,提醒說準普通話)今天我們來了解象鼻橋的故事。 出示幻燈片1(橋)
出示課題
引起好奇心,激發想象力 初讀感知 1、聽配樂朗讀錄音,配上各種動作和豐富的表情
2、先看閱讀提示(了解象鼻橋是怎么來的;看看象鼻橋是怎么樣的;把故事通順地讀下來;到故事中交幾個“漢字朋友”)再選擇目標1-2個,自主學習(需要幫助時搖搖小手)
3、 選擇合作伙伴,交流自學成果
4、選擇適當的匯報方法,進行準備 你打算故事中了解什么或學到什么
巡回、幫助;關注學困生
如分組不均,教師可以適當調控(看,小朋友一起學得多好啊。讓其他小朋友也來分享你們的成果,好嗎?)提供孩子們所需的文具道具等 放課文錄音
出示“目標提示”幻燈片
自主學習時間要保證
出示“匯報提示”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 資源互補(由“小小講師團”給其他小朋友當老師) ·讀一讀(我們組給大家展示其中的一段)讀(我們很樂意接受挑戰)其他小朋友挑戰(下面請大家一起來讀這一段)自評互評——主要看是否準確通順
·畫一畫展示自主合作時準備好的畫,作簡單講解并提問,進行自評和互評
·演一演表演、評議·寫一寫將已交上的“漢字新朋友”介紹給其他小朋友認識。(小老師對其他小朋友的識字態度、能力進行評價)
·說一說簡單地說一說“象鼻橋”是怎么來的(小老師還要請其他小朋友說說) 及時引導,及時提供幫助
適時參與評價
教師總結評價,特別要關注學習態度和合作的積極程度 扮演某個角色是孩子們的興趣所在——他們喜歡“過家家”
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通過評價反饋、激勵 梳理整合 在組長組織下,進行個性化的朗讀(要求正確、通順) 組織、評價 在組內可體現分層要求 課外作業 把《象鼻橋》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促進對內容的感知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關鍵詞:理解、拓展)
1、 訓練感情朗讀,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借助感情朗讀,較準確地表達對樂于助人的大象的褒揚和齊心協力做事情的快樂。
2、 通過按課文內容填動詞,自主填動詞,自主寫短語的語句分層訓練,學習“誰干什么,干什么,可怎么樣啦”的句子,學習關心他人。
3、 給《象鼻橋》續一個較合理的小故事,激發想象力。
目標上限:形成較強的感情朗讀能力,知道并愿意在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與他人合作。
目標下限:能較好地模仿教師和小組長的感情朗讀,知道并愿意在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與他人合作。
主要流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備注說明 游戲導入 學生根據詞意表演:熱鬧、不方便、高興、感動、慚愧。 (小朋友,真有精神!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老師說詞語,請你用你的表情動作來表演。) 既激發興趣,又引領下文。 體驗研讀 圈找
學習第一段
1、讀
2、說說為什么“熱鬧”,找到相關詞句:許多、每天、來來往往……
3、試讀,表現“熱鬧”
4、表演讀
5、自評小結分組研讀選擇喜歡的內容練習朗讀,表現“不方便”、“感動”、“慚愧”等比一比、賽一賽看看哪位小朋友讀得最好 請小朋友到故事中圈找出這些詞語朋友
引導讀第一段
小朋友喜歡熱鬧嗎,把你的喜歡表達出來。
我們是怎樣讀“許多、來來往往”等詞的?懷著什么心情讀的?
幫助、指導
引導評議 出示第一段
讓學習在情境中體驗讀的快樂,享受創造的愉悅
重視朗讀方法的指導 拓展升華 充分表達,張揚個性(我喜歡大象,他們幫助其它小動物;我喜歡所有的小動物,他們很團結;我喜歡小動物,他們很勤勞;我喜歡小動物,他們很快樂;我喜歡小動物,他們從大象鼻子上走過時把腳步放得輕輕地……)
與教師一起手拉手,唱著歌準備出發。
猜一猜,說一說,這時候小動物們還會等大象來用鼻子搭橋嗎?講講故事 你喜歡這里的小動物嗎,為什么?
老師也很喜歡這些小動物,不如我們一起去那兒玩玩吧!
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先聽聽天氣預報吧(動物村,暴雨,大水沖毀了動物村的新橋) 在活動中學習
出示幻燈片:“新橋修好后不久,……” 課外實踐分層作業 1、 按課文內容填動詞。
2、 觀察課間時小朋友在干什么,填一填。
3、 了解爸爸媽媽的工作,體諒他們的辛苦,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再填一填。 請小朋友選擇一題或幾題做一做 出示分層作業
象鼻橋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蘑菇”等七個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大象的奉獻精神,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快樂在于奉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生字朋友,請看大屏幕。(出示“橋”字)誰能來讀讀它的名字?2生讀——齊讀
2、小朋友們見過橋嗎?你見過什么橋?(生自由回答)
小結:是啊,在我們這里到處都能看到大大小小,形態不一的橋。而且橋的作用也很大,想象一下,要是我們這里的橋一下子全沒了,那將會變地怎么樣呢?(生答)
小結:對啊,沒有了橋我們這里的生活就會很不方便!
3、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去認識一座很奇怪的橋,它還有一個很奇特的名字,請小朋友們認真看老師寫課題,還可以輕輕地讀一讀(師板書課題)
二、讀題
1、誰能來讀一讀?3—4位學生讀—齊讀。小朋友,光讀這個課題,你已經讀懂了什么?讀明白了什么?(生答)帶著你自己的理解在讀一讀這個題目吧!
2、讀著這個有趣的課題,你還想了解些什么呢?(這是個很有價值的問題,你的疑問也是老師想明白的,你跟老師想到一塊兒去了!)
三、讀文
1、小朋友們,你們剛才提出的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藏在我們今天要學的故事里面呢!想不想來聽一聽呢?(想)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不過今天聽故事,老師要求小朋友們邊聽邊想,聽著聽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聽到了什么,等一下請你來告訴老師好嗎?所以在聽故事的時候可以把眼睛閉上,憑著自己的想象來聽故事!(師范讀課文)
2、故事好聽嗎?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聽到了什么?這么好聽又有趣的故事你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呢?(想)在讀課文之前老師有個要求,要認真得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認真拼讀,做到字字讀準,好嗎?(生自由地朗讀課文)
3、課文都讀完了是嗎?下面老師想聽聽小朋友讀課文,我們分段來朗讀課文,好嗎?(生分段朗讀)評價一下剛才讀課文的小朋友。獎勵讀得好的小朋友。
4、課文讀得這么好了,那課文中的詞語你們會讀了嗎?瞧,老師這里有幾個詞語寶寶想跟我們小朋友們交朋友呢,你能讀好他們嗎?你真厲害,讀得又對又響。(2——3)位學生讀——開火車讀2次——去掉拼音你還能認識他們嗎?開火車讀
5、詞語我們已經會讀了,不過要跟詞語寶寶交朋友,光會讀還不夠,這些詞語寶寶身上還藏著一些小秘密,你能發現嗎?(1)蘑菇、親戚、熱鬧讀輕聲。(2)來來往往是疊詞,這樣的詞語你還有嗎?(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熱熱鬧鬧、歡歡喜喜)(3)慚愧、蘑菇是同偏旁的詞語。這么多小秘密被我們發現了,下面我們再一起去讀一讀吧!(齊讀)
6、詞語寶寶們要跑回到句子中去啦,瞧,變成了一個長長的句子,小朋友們,你們還會讀他們嗎?(每天他們來來往往走過小橋,摘野果,采蘑菇,走親戚,看朋友,可熱鬧啦!)2生讀。在這個句子中,說他們來來往往走過小橋,這里的他們是指誰呢?(小動物們)森林里的小動物可多啦,他們每天來來往往走過小橋,還可能去干什么呢?師引:你好啊小猴,你準備過橋去干什么呢?(小松鼠、小貓、小刺猬、小蝸牛)就這樣,小動物們在橋上來來往往,可------啦!熱鬧的場面你在哪兒也見過?你能用上熱鬧說一說嗎?(生答)
7、在來看看第二個句子,(出示句2:兩只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幾天,動物們非常感動,也很慚愧。于是,大家齊心合力修建了一座新橋。)2生讀——師生合作讀。什么叫“齊心合力”?我們需要齊心合力嗎?我們在什么時候需要它?讓我們齊心合力地來讀讀這個句子吧!
8、剛才在這個句子中講到動物們非常感動,那他們是因為什么事,又是為什么而感動的呢?(生答)
9、老師也帶來了這張感人的照片(圖片)瞧,你看到了什么?觀察一下他們的表情,誰能再來說一說?課文中也用了一段話來介紹這幅圖畫,你能找到嗎?(生讀)你找的可真準阿!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如果此時此刻,你就是剛剛是從橋上經過的小動物,你想說些什么?請小朋友們戴上頭飾說話。(小猴,你走過象鼻橋有什么想說嗎?小兔,小兔,你從象鼻橋上走過笑得很開心,請你說說這是為什么?小錨,你剛才走過橋的時候腳步體別輕,請你也來說說吧!大象,這幾天你一定很辛苦很累,可你的臉上怎么還露著微笑呢?
10、是的,大象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我們也可以叫奉獻,假如你能一直奉獻,那你也將永遠快樂!
三、板書設計
象鼻橋
奉獻=快樂
反思:
象鼻橋 篇10
教學目標:
1、指導讀好長句子,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培養說話能力,進行擴散思維。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明白課文所講的道理,并能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板書課題《象鼻橋》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去看一座奇怪的橋,它叫——誰能讀?
請你讀……請你讀……(2-3個)一起來。
師:那看著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學生可能提出:1、“象鼻橋”是怎樣的?(你的問題提得真棒!)
2、為什么叫“象鼻橋”?(你真會動腦筋!)
(師歸納并板書:怎樣?為什么?)
師:下面就讓我們到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師:請你認真讀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1、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 給課文標上小節號。
(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抽讀課文。
師:小朋友,能用小手告訴老師共幾節嗎?
師:能讀課文了嗎?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好,請你讀第一節,請你讀第二節……聽的小朋友認真聽,同學讀錯的地方你先標上記號。
(生反饋。讀錯的學生在同學的幫助下再讀一讀。)
師:現在讓我們同桌互讀,互相幫助。
師:誰來說說同桌幫助了你什么?
三、細讀課文。
1、理解“象鼻橋”是怎樣的。
師:剛才小朋友很想知道“象鼻橋”到底是怎樣的一座橋。老師告訴你們,課文中有一句話寫得明明白白,趕緊拿起筆把它畫出來,看哪位小朋友最聰明,最先找到。
(生找,指名回答。出示相關的句子)
師:自己先讀讀,看能不能讀好。(生練讀)
師:下面聽老師讀讀,注意聽,老師是怎樣停頓的。(師讀)
師:你發現什么了?
(生答停頓情況,出示停頓)
師:你能這樣讀讀嗎?自己好好讀讀,邊讀邊用小手搭搭“象鼻橋”。(生自由練讀。)
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抽讀)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師:瞧,這就是“象鼻橋”!(出示文中插圖)
下面我們請1、2 兩組的小朋友讀讀寫“象鼻橋”的句子,3、4兩組的小朋友看圖聽,也可以動手照它的樣子搭搭。(對換角色)
師:現在大家看著畫跟老師一起來說說“象鼻橋”好嗎?啊,原來是……兩只大象分別站在河的兩岸,把他們的長鼻子搭在一起,架起了一座“象鼻橋”。(點背這句話)
2、理解“感動”。
師:就這樣,動物們又開始來來往往地過“小橋”了。多么感人的橋啊!但更感人的是(出示第五小節):兩只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著,不是1小時、2小時,而是1天、2天、好幾天。動物們被感動了,也深感慚愧。小朋友,你認為怎樣讀這段話好呢?自己試試吧。
師:當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多天后,你想:這時大象會有多累呢?你能具體說說嗎?
(出示括號:填大象怎么累)
生可能回答:1、大象的腿麻了……
2、大象的背酸了……
3、大象餓了,沒力氣了……
4、大象困了,眼睛要瞇起來了……
師:你能把大家說的連起來再說說嗎?
師:大象是那么地累,可為了他人,它們還是堅持著。面對這個,動物們好感動啊!想想:小雞、山羊爺爺還有其他動物會對大象伯伯說些什么呢?你能聯系前邊課文說說嗎?
(出示練習和相關段落):1、小雞說:
2、山羊爺爺說:
3、小動物們說:
生可能回答:1、謝謝您,大象伯伯。因為你們我的病也好了。
2、我總算又看到我的小孫子了,真是非常感謝。
師:誰能說說第一句?……自己連起來說一說。
3、理解“慚愧”。
師:大家在感動的同時,也很慚愧。那為什么會慚愧呢?你能找到文中的話讀一讀嗎?
(出示第二小節)
師:自己先讀一讀……同桌互相讀一讀……我們一起來讀一下。
師:好在最后大家都意識到自己的不對了。于是,大家齊心合力修建了一座新橋。
(板書齊心合力)
師:你知道“齊心合力”的意思嗎?能用它說個句子嗎?
4、理解“為什么叫象鼻橋”。
師:大家齊心合力修建了一座新橋,而且還給橋起了個新名——“象鼻橋”。現在你明白為什么給這座橋取名“象鼻橋”了嗎?
生可能答:1、是為了感謝兩只大象對大家的幫助……
2、是為了讓大家以后也能像大象一樣助人為樂。
(相機板書。如:助人為樂)
四、總結課文。
師:你喜歡這兩只大象嗎?為什么?
象鼻橋 篇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知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快樂在于奉獻。
教學過程:
一、師生相互問好。
師:小朋友們,睡了一個午覺,精神這會兒多好啊!上課——小朋友們,下午好!
生:老師,下午好!
二、導入
師:小朋友們,徐老師聽你們李老師說,前天剛上了一篇課文,叫《蘭蘭過橋》,是吧?蘭蘭見識到了架在水里的“潛水橋”,也看到了爺爺手中可充氣又可折疊的“塑料橋”,小朋友們可大開眼界了,事后聽說你們自己還設計了不少多功能的橋,徐老師可感興趣了,于是把你們設計的幾幅橋拿到這里來了。瞧!這是徐智涵設計的,他告訴老師說他設計的橋會移動、會說話,還會飛,用處可大著呢!這是錢佳宇設計的太陽能橋,她說這種橋上的燈,白天能吸收太陽光線,到了晚上就能照亮路面。郭可凡設計的就更不錯了,看!這座橋有一個安全門,她告訴老師說魚可以在門邊洗澡,受到保護,而小朋友們呢,可以在橋上嬉戲、玩耍,可是一不小心,要是失足掉進了河里,你也不必擔心,因為這座橋長著兩只自動安全手,一遇到這種情況,這兩只健壯的手就能把小朋友給打撈上來,這真是人類的好幫手啊!
其實,森林里也有一座不一般的橋,今天我們就要去會會它,它叫——
生:象鼻橋(教師板書)
三、教授新課。
師:(出示圖片)就是這座橋吧?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許多小動物,森林里有條小河。
生2:我看到兩只大象把鼻子連起來,讓小動物們過去。
生3:我看到小動物們可開心了。
……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可真仔細。許多小動物們在象鼻子搭成的橋上走著,看來,這里的橋還真重要,是吧?有了小橋,動物們可做的事情可多啦!找找看,可以干些什么?
生1:小雞生病了,她可以到對岸去看病。
生2;山羊爺爺可以到河對面看望小孫子了。
師:哦,你是用自己的話來說的,那么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你也可以看出來這里的小橋可重要了!
(課件:每天他們來來往往走過小橋,摘野果,采蘑菇,走親戚,看朋友,可熱鬧啦!)
師:那請你們自個兒讀讀吧!想一想,該怎么讀好它。
個別讀
師:請問你為什么要把“熱鬧”這個詞讀得這么有味道?
生1:因為,他們每天都來來往往地過小橋。
生2:因為很多動物都從這里過,有摘野果的,有采蘑菇的,有走親戚的,也有看朋友的。
師:看來,的確熱鬧啊!那么,你覺得小動物們在這座橋上來來回回的,還可能忙些什么啊?
生1:小刺猬忙著去送信。
生2:小貓忙著去釣魚。
生3:小烏龜忙著去參加運動會。
……
師:你們說得太好了,讓老師覺得真的好熱鬧啊!不過,要是你們能把這句句子讀得讓老師覺得也很熱鬧,那才叫棒呢!
個別讀——齊讀——范讀——齊讀
師:可為什么這里是一座“象鼻橋”呢?請你好好去課文中找找吧!(學生找)
生:其實,原來森林里也是有橋的,只是大雨沖壞了小橋。橋兩岸的小動物都不肯來修橋,兩只小象看到了這個樣子就主動來做橋了。
師:你可真是個愛讀書、會讀書的好孩子啊。是啊,大水沖壞了小橋,那可怎么辦呀?請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一起讀讀第2自然段,看一看,當時小動物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生讀)
師:誰愿意來讀讀這段?指名讀(評價性語言:讀得真不錯!字音準確,口齒清楚。對啊,還很有感情呢!)就這樣,小橋一直沒有修好,方便嗎?
生:不方便!
師:你從哪里知道沒有橋是很不方便的一件事情啊?
生:小雞生病了,不能去河對岸看病;山羊爺爺想孫子了,也不能去對岸看孫子。
師:怎么辦啊?不能去河對岸看病,想想當你自己生病時,沒有橋不能去河對岸看病,這時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覺,會怎么想呢?
生1:我感到身體很不舒服,心里很急,要是病情嚴重了,怎么辦呢?
生2:我可急了。
師:此時小雞就是這樣的心情,山羊爺爺肯定也很急,是吧?你能帶著這種焦急的心情讀一讀這一段嗎?沒有了小橋,不僅給小雞和山羊爺爺帶來不方便,給我這個刺猬阿姨也帶來了好多不方便,我不能到對岸去背果子回家了。你是誰?給你帶來不不方便了嗎?
生:……
師:請所有因為沒有小橋而給你帶來麻煩的小動物們再次讀一下這個自然段。
師: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天早上河邊突然出現了一座奇怪的橋,是用——
生:象鼻子搭成的橋。
師:(課件:出示課文圖片)小動物們能從象鼻子搭起的橋上走過,看他們的表情怎樣?
生:笑瞇瞇的,很開心!
師:其實課文中就有描寫他們心情的句子,你能找一找嗎?
(課件出示:動物們從“橋”上高興地走過,腳步放得輕輕的,一邊走一邊唱起了歡快的歌。)
個別讀
師:哎喲,你把我踩疼了!
個別讀
師:你能不能把腳步再放得輕一點啊?
再次個別讀
師:那只小動物想在自己的座位旁邊走一走這座橋?你是誰啊?
生讀
師:小動物們走得可開心了,高興得都唱起歌來了,誰再來試試?
師:小動物們一邊走一邊唱起了歡快的歌,看來是好開心啊。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全班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師:時間慢慢過去了,有不少小動物發現這兩只大象慢慢瘦了下來。你知道原因嗎?
(課件:兩只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幾天,動物們非常感動,也很慚愧。)
個別讀
師:就是因為這兩只大象為了給大家帶來方便,靜靜地在河邊站了好幾天,所以動物們就覺得——
生:非常感動,也很慚愧。
師:把這句話好好地練讀一下。
師:動物們感動著,那么感動些什么呢?他們也慚愧著,他們又在為什么事情而慚愧呢?(課件:我是( )因為 ,所以感動。
我是( )因為 ,所以慚愧。)
請你好好讀一讀課文,選擇上面的一句來回答。
生1:動物們因為看到大象為大家服務,所以感動。
生2:動物們因為感到大象靜靜地在河邊為大家帶來方便,所以感動。
……
師:請受到感動的小動物們帶著感動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
生3:動物們因為知道了自己不修小橋是不對的,所以慚愧。
……
師:那么請所有感到慚愧的小動物帶著慚愧的感情也來讀讀這句話。
師:是啊,你們平時遇到過什么令你感動或慚愧的事情嗎?有沒有?好好想想。
生1:我作業沒有做,老師批評我了,我感到很慚愧。
生2:六一兒童節時,我上臺去模特兒表演,我覺得很感動。
……
師:說得多好啊!就是因為大象默默地給大家帶來方便,所以感動了好多小動物,也感動了你,于是小動物們就怎么樣?
生:齊心合力修建了一座新橋。
師:這座橋后來被命名為——
生:“象鼻橋”
師:那聰明的你覺得給新橋起這個名字好嗎?說說你的理由。當然這個理由可以用你自己的話說,也可以在課文中找答案。
(生說)
師:你們喜歡這兩只可愛的大象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喜歡大象,喜歡這兩只熱心的大象,喜歡它們無私地幫助了小動物們。其實在生活中,你要是熱心地幫助你身邊的人,不僅可以給他們帶來快樂,同樣,也能給你帶來開心。就讓我們在生活中彼此關心,把幸福分享給大家。
師:在下課之前,老師要布置一個作業,請你們回家后,把今天學的知識講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好嗎?
下課!
象鼻橋 篇12
一、教材分析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二、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感悟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動物王國里有一條美麗的小河,小河上曾經出現過三座橋。(課件:三座橋的圖片)你覺得哪座橋最特別?
(二)觀圖、讀文并理解“搭”
1、仔細看圖,它特別在什么地方?
2、兩只大象的鼻子又是怎么搭的呢?誰來用手演示一番。
指名示范。
3、小結:“搭”就是“交”或“架”。
4、再看圖,大象們在搭的過程中為什么還把鼻子相互繞了一下呢?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
5、給這座與眾不同的橋取個合適的名字?師板書。
6、從文中第4段中找到依據說明象鼻橋是最合適的名字。
7、出示:原來是兩只大象分別站在河的兩岸,把他們的長鼻子搭在一起,架成了一座“象鼻橋”。
齊讀。
板書:象鼻橋
(三)理解大象們搭“象鼻橋”的原因
1、為什么兩只大象要搭這么一座象鼻橋呢?讀2自然段,用“—”劃出表示原因的句子。
2、匯報、小結
板書:自私依賴
3、想像說話:小動物們的自私、依賴都給自己帶來了哪些不方便?
4、小結:是啊,看著因為沒有橋,小動物們的生活如此不便。于是,兩只大象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鼻子搭成了一座可供通行的橋。看,有了這座橋,小動物們又可以方便地通行了。
課件:象鼻橋的圖片
5、看圖并想像說話:他們又是怎么走的呢?走時回怎么說呢?
(四)讀文,理解動物們造新橋的原因及動力
1、大象們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幾天,動物們都非常感動,感動的同時還覺得——
板書:感動慚愧
2、理解:慚愧
3、慚愧的小動物們馬上付諸行動,它們又是怎么行動的?
4、匯報。
板書:齊心合力
5、可愛的小動物們還給新橋取了個名字叫——象鼻橋。這又是為什么呢?你還會取其他什么名字呢?
(五)小結
其實:這座象鼻橋不但為了感謝這兩只熱心的大象,它還時刻提醒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們,自私、以來是行不通的,只有齊心合力、團結起來才能辦成大事。
板書設計:
象鼻橋
感動、慚愧
自私、依賴→齊心合力
反思:
《象鼻橋》本身是篇選讀課,主要是要求學生能理解這個童話故事,能明白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并會學會用。但這篇文章比較長,學生對讀通、讀流利比較困難。因此,老師的范讀原先可以起到很到的作用,可是在課堂上我沒能用好。
- 《象鼻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蘑菇”等七個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感受大象的奉獻精神,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快樂在于奉獻。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生字朋友,請看大屏幕。...
- 一年級教案《象鼻橋》
一、導入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聊聊有關橋的話題。板書:橋。下面先請小朋友欣賞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大橋。(播放課件) 這些橋不僅美化了我們的城市,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
- 象鼻橋 教案
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3、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人教版 選學課文 象鼻橋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感知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快樂在于奉獻。教學過程:一、師生相互問好。師:小朋友們,睡了一個午覺,精神這會兒多好啊!上課——小朋友們,下午好!生:老師,下午好!...
- 《象鼻橋》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佚名 一、教材簡說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
- 《象鼻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感知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快樂在于奉獻。教學過程:一、導入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聊聊有關橋的話題。板書:橋。下面先請小朋友欣賞一些美麗的大橋。...
- 《象鼻橋》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1、指導讀好長句子,能流利地朗讀課文。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培養說話能力,進行擴散思維。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明白課文所講的道理,并能學以致用。教學過程:一、揭題,質疑。...
- 《象鼻橋》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一、教材簡說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
-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精選14篇)
課前透視《畫》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本課配有一幅精美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