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橋》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1、指導讀好長句子,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培養說話能力,進行擴散思維。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明白課文所講的道理,并能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板書課題《象鼻橋》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去看一座奇怪的橋,它叫——誰能讀?
請你讀……請你讀……(2-3個)一起來。
師:那看著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學生可能提出:1、“象鼻橋”是怎樣的?(你的問題提得真棒!)
2、為什么叫“象鼻橋”?(你真會動腦筋!)
(師歸納并板書:怎樣?為什么?)
師:下面就讓我們到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師:請你認真讀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1、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 給課文標上小節號。
(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抽讀課文。
師:小朋友,能用小手告訴老師共幾節嗎?
師:能讀課文了嗎?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好,請你讀第一節,請你讀第二節……聽的小朋友認真聽,同學讀錯的地方你先標上記號。
(生反饋。讀錯的學生在同學的幫助下再讀一讀。)
師:現在讓我們同桌互讀,互相幫助。
師:誰來說說同桌幫助了你什么?
三、細讀課文。
1、理解“象鼻橋”是怎樣的。
師:剛才小朋友很想知道“象鼻橋”到底是怎樣的一座橋。老師告訴你們,課文中有一句話寫得明明白白,趕緊拿起筆把它畫出來,看哪位小朋友最聰明,最先找到。
(生找,指名回答。出示相關的句子)
師:自己先讀讀,看能不能讀好。(生練讀)
師:下面聽老師讀讀,注意聽,老師是怎樣停頓的。(師讀)
師:你發現什么了?
(生答停頓情況,出示停頓)
師:你能這樣讀讀嗎?自己好好讀讀,邊讀邊用小手搭搭“象鼻橋”。(生自由練讀。)
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抽讀)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師:瞧,這就是“象鼻橋”!(出示文中插圖)
下面我們請1、2 兩組的小朋友讀讀寫“象鼻橋”的句子,3、4兩組的小朋友看圖聽,也可以動手照它的樣子搭搭。(對換角色)
師:現在大家看著畫跟老師一起來說說“象鼻橋”好嗎?啊,原來是……兩只大象分別站在河的兩岸,把他們的長鼻子搭在一起,架起了一座“象鼻橋”。(點背這句話)
2、理解“感動”。
師:就這樣,動物們又開始來來往往地過“小橋”了。多么感人的橋啊!但更感人的是(出示第五小節):兩只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著,不是1小時、2小時,而是1天、2天、好幾天。動物們被感動了,也深感慚愧。小朋友,你認為怎樣讀這段話好呢?自己試試吧。
師:當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多天后,你想:這時大象會有多累呢?你能具體說說嗎?
(出示括號:填大象怎么累)
生可能回答:1、大象的腿麻了……
2、大象的背酸了……
3、大象餓了,沒力氣了……
4、大象困了,眼睛要瞇起來了……
師:你能把大家說的連起來再說說嗎?
師:大象是那么地累,可為了他人,它們還是堅持著。面對這個,動物們好感動啊!想想:小雞、山羊爺爺還有其他動物會對大象伯伯說些什么呢?你能聯系前邊課文說說嗎?
(出示練習和相關段落):1、小雞說:
2、山羊爺爺說:
3、小動物們說:
生可能回答:1、謝謝您,大象伯伯。因為你們我的病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