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蘑菇”等七個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大象的奉獻精神,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快樂在于奉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生字朋友,請看大屏幕。(出示“橋”字)誰能來讀讀它的名字?2生讀——齊讀
2、小朋友們見過橋嗎?你見過什么橋?(生自由回答)
小結:是啊,在我們這里到處都能看到大大小小,形態不一的橋。而且橋的作用也很大,想象一下,要是我們這里的橋一下子全沒了,那將會變地怎么樣呢?(生答)
小結:對啊,沒有了橋我們這里的生活就會很不方便!
3、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去認識一座很奇怪的橋,它還有一個很奇特的名字,請小朋友們認真看老師寫課題,還可以輕輕地讀一讀(師板書課題)
二、讀題
1、誰能來讀一讀?3—4位學生讀—齊讀。小朋友,光讀這個課題,你已經讀懂了什么?讀明白了什么?(生答)帶著你自己的理解在讀一讀這個題目吧!
2、讀著這個有趣的課題,你還想了解些什么呢?(這是個很有價值的問題,你的疑問也是老師想明白的,你跟老師想到一塊兒去了!)
三、讀文
1、小朋友們,你們剛才提出的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藏在我們今天要學的故事里面呢!想不想來聽一聽呢?(想)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不過今天聽故事,老師要求小朋友們邊聽邊想,聽著聽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聽到了什么,等一下請你來告訴老師好嗎?所以在聽故事的時候可以把眼睛閉上,憑著自己的想象來聽故事!(師范讀課文)
2、故事好聽嗎?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聽到了什么?這么好聽又有趣的故事你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呢?(想)在讀課文之前老師有個要求,要認真得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認真拼讀,做到字字讀準,好嗎?(生自由地朗讀課文)
3、課文都讀完了是嗎?下面老師想聽聽小朋友讀課文,我們分段來朗讀課文,好嗎?(生分段朗讀)評價一下剛才讀課文的小朋友。獎勵讀得好的小朋友。
4、課文讀得這么好了,那課文中的詞語你們會讀了嗎?瞧,老師這里有幾個詞語寶寶想跟我們小朋友們交朋友呢,你能讀好他們嗎?你真厲害,讀得又對又響。(2——3)位學生讀——開火車讀2次——去掉拼音你還能認識他們嗎?開火車讀
5、詞語我們已經會讀了,不過要跟詞語寶寶交朋友,光會讀還不夠,這些詞語寶寶身上還藏著一些小秘密,你能發現嗎?(1)蘑菇、親戚、熱鬧讀輕聲。(2)來來往往是疊詞,這樣的詞語你還有嗎?(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熱熱鬧鬧、歡歡喜喜)(3)慚愧、蘑菇是同偏旁的詞語。這么多小秘密被我們發現了,下面我們再一起去讀一讀吧!(齊讀)
6、詞語寶寶們要跑回到句子中去啦,瞧,變成了一個長長的句子,小朋友們,你們還會讀他們嗎?(每天他們來來往往走過小橋,摘野果,采蘑菇,走親戚,看朋友,可熱鬧啦!)2生讀。在這個句子中,說他們來來往往走過小橋,這里的他們是指誰呢?(小動物們)森林里的小動物可多啦,他們每天來來往往走過小橋,還可能去干什么呢?師引:你好啊小猴,你準備過橋去干什么呢?(小松鼠、小貓、小刺猬、小蝸牛)就這樣,小動物們在橋上來來往往,可------啦!熱鬧的場面你在哪兒也見過?你能用上熱鬧說一說嗎?(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