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通用16篇)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祖國、家鄉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引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指導他們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順序觀察,教給方法。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信心,通過小組協作學習,達到知識共享。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感情誦讀是本課教學的主要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欣賞美,歌頌美。激發學生愛江南、愛家鄉、愛祖國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創境: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我們一起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游覽一番,好不好?懷著陽光般的心情,我們快樂出發。úシ乓魳,引導學生閉上眼睛。)看,這就是我們游覽的地方——江南魚米鄉。
【掛圖的運用,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將學生帶入意境中,增強了主體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
1、觀察描繪:呈現掛圖,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說一說圖上有什么?
二、初讀。(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1、教師范讀課文(配樂)
2、學生自讀,要求:讀懂字音,讀通句子;
3、同桌互讀、相互評價;
4、指名讀、伺機指導:如“綠油油”中的“油”應讀you……
5、輕聲讀文,學生質疑,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
三、識字(自主活動,適時調控,培養能力。)
1、自讀:在課文中圈出生字;
2、老師先朗讀兩次,再帶學生一句一句讀;
3、逐個呈現生字:學生先讀句,再說出句中的生字;
4、指名讀;
5、同桌討論學習:怎樣記住這些字?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
【及時交流識字方法,能使每一位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6、匯報:教師適當總結識字方法,如用部件法記“排”,用動作發記“游”“唱”,用奇特聯想法想像嘩嘩的流水從而記住“流”……
【有層次性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提高識字能力。“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著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7、鞏固:
小老師帶讀(有注音)
集體讀(無注音)
看卡片、開火車讀(無注音)
8、朗讀詞語(課后“我會讀“中的詞)
四、寫字。(認真指導、重在激勵)示范指導、學生練寫
1. 開始教學生:老師先在黑板教學生寫橫,豎,橫折三個筆畫。并讓學生試著寫,并學會。(之前教過的)
2. 讓學生回憶一下:他們在本冊每二課所學的知識中,有“日”、“口”字。并出示第二課的圖片;
3. 寫下今天所要學的生字,一個一個地教;先寫“口”字;
4. 老師畫出田字格,再在田字格中一筆一筆地寫“口”字,速度較慢,每寫一畫讓學看清楚,并知道共三畫。
5. 反復地在黑板上寫三遍。
6. 點兩個學生在黑板上寫。
7. 讓學生進行看書上的描紅,并一筆一畫地描。
8. 要求學生拿出課堂練習本,依照書上描紅一筆一畫地按順序拆開寫。
9. 老師到學生中間來檢查學生是否按筆順寫了以及寫字姿勢。
10. 按同樣的方法去教“日”、“中”,速度要加快些。
五、鞏固
1、點同學上黑板上分別寫這三個字,老師和其它同學注意他們的筆順筆畫,并及時糾正;
2、讓學生進行找字游戲。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設計理念】
新頒布的課程標準力圖在“課程標準”“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功能,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經驗,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打破單純的強調學科自身的系統性、邏輯性的局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
【教學目標】
1、在認識生字的基礎上,正確熟練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景入情,導入
1、教師出示課件,播放江南美景。
2、師:欣賞完了這么美的風光,你有什么話要跟大家說,或者有什么問題要問?
3、重點指出這是江南的美景。
二、自主選擇,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圖片:
問:圖中的小男孩撐著的是什么?什么是竹排?小男孩在干什么?
從學生的回答中教師要有激勵,還要有要求,可以這樣問:想不想和圖中的小男孩一起去看看,不過有個要求,必須把兒歌讀熟練了,有信心嗎?
2、課件出示詩歌:
你認為我們怎樣才能把兒歌讀熟練了?老師也給你提供幾種方法,做參考意見。
、拧∽约航柚匆舭颜n文拼出來,如果遇到困難,找周圍的同學或者老師幫忙。
⑵ 也可以四人一小組,每個同學都要讀給其他三個人聽,讓其他同學幫你正音。
⑶ 如果想要做得更好,那就把課件中紅色的字在文中圈出來重點讀讀,能夠做到不看拼音就能把它讀給同學聽,然后練習讀課文。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學習,師巡視指導。
4、 師檢查學習的結果:
、拧≌彝瑢W讀課文,糾正讀音。
、啤“颜n文中的生字,拿出來重點讀一讀
⑶ 讀讀詞語。
三、質疑解疑中深入理解課文
1、生閉上眼睛,搭上竹排,聽師配樂朗讀課文,和小男孩一起體會江南的美。
2、通過剛才你的體會,你覺得你看到了什么?江南很美,到底美在什么地方?(重點指導朗讀,把課文的美讀出來)
3、齊讀課文,找找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拧∵\用課件動態演示“順水流”的過程。
、啤±斫鈽淠久艿摹懊堋毕日覍W生說,然后總結!懊堋敝敢豢冒ぶ豢茫覙淠咎貏e密又特別綠。
、恰∫龑W生理解“江南魚米鄉”。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兒?哪個地方告訴我們稻米多,稻米鄉?
、取±斫狻靶⌒≈衽女嬛杏巍边@句話。再次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體會江南的美。聽師描述:我們坐在小竹排上,鳥兒在空中動聽的歌唱,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兩岸的樹木蔥蔥蘢蘢,遠處的田野里到處是綠油油的禾苗。
再次談自己的感受,師可以問:你感覺像在一幅畫中嗎?因為江南魚米鄉很美,就像一幅畫,所以說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
4、 給課文取個好聽的名字。
總結:課文用了最精彩的一句話作為題目“小小竹排畫中游”,請大家帶上題目,有感情的來朗讀課文。
四、練習朗讀課文,跟唱課文,能夠達到背誦課文
五、自主延伸
課外搜集江南的風景圖片。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三個字。認識2個筆畫“ 、 ”和3個偏旁“山、木、 ”。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按一定順序觀察畫面,理解詞語和句子,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教學準備:掛圖、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揭示課題。
1、一邊看圖,一邊聽音樂。
2、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圖上的內容談體會)
3、出示課題,生齊讀。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幫助正音。
3、自由讀后,開展朗讀競賽。
4、當小老師帶讀。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讀了詩歌,我們讀了課文知道江南很美,誰能說一說?
(1)結合看圖,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鄉的交通工具。
(2)看圖理解樹木密的“密”指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樹木特別密又特別綠。
(3)指出圖中的禾苗。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或句子。
引導學生理解“江南魚米鄉”。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兒?(魚兒游)哪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兒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綠油油)
師:江南一帶小魚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許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帶叫做“魚米鄉”。因為江南魚米鄉很美,就像一幅畫。所以說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
四、朗讀、背誦。
1、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美。
2、請學生朗讀。先個人讀,再小組讀,最后全班伴隨音樂朗讀。
3、看圖試著背誦。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哪個小朋友愿意把課文背給大家聽?
二、激發想象,豐富情感。
1、一邊聽音樂,一邊聽老師朗讀課文,想象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
2、說說你自己查到的資料。
三、復習鞏固生字詞。
1、不帶拼音的詞,學生認讀。
2、顯示紅色的生字,學生記憶生字的字形。
3、出示課后“我會讀”的詞卡讓學生認讀,自由讀,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4、做“漢字開花”游戲:一個花瓶上插著一些花,告訴小朋友,每一朵花可以開出一個詞語。一小組為單位進行開花競賽,比一比哪一組開的花多。
四、練習用“ABB的什么”說詞語,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綠油油的小草 白茫茫的霧 黑糊糊的小屋 亮晶晶的星星 金燦燦的太陽
五、指導書寫。
1、出示“日”,先讓學生跟老師書空,認識新的筆畫橫折鉤,再仔細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中”先引導學生學會尋找壓線筆,再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的筆畫“ ”。然后學生書寫一個。
3、“口”由學生自己觀察后書寫。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3個偏旁“山、艸”。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是認記生字和朗讀課文。要通過指導學生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個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教學難點:圖文結合看懂圖意,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掛圖(投影片)。
教學時間:教學本課用2—3課時。
預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特別江南地區,河流眾多,盛產大米,所以稱之為魚米之鄉。今天我們和圖中的小朋友,乘著小竹排,一起到江南地區去看看那兒美麗的風光。
二、圖文結合,弄懂圖意。
1、學生一邊聽表現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一邊看圖,看看圖上畫了什么?
2、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按照從河面到兩岸的順序說一說。
(1)小朋友撐的東西叫什么?(小竹排)
。2)小朋友撐著竹排在河中游聽到什么?看到什么?
。牭搅诵▲B的叫聲,看到魚兒在水里游,還看到兩岸樹木都長得很茂密,田里的禾苗綠油油。)
小結:江南水清魚多;氣溫高,一年水稻能收兩季,米也多,蔬菜豐富;由于雨水充足,樹木也長得很茂密。所以人們稱江南是“魚米鄉”。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1、本課是一篇兒歌形式的詞文,圖文并茂。圖上畫的是江南美麗、富饒的風光,一只竹排在清清的河水中行駛,小男孩撐著竹排順流而下。魚在水里游,鳥在天上飛,河的兩岸有綠油油的稻田和濃密的樹木。插圖和課文內容結合得密切。全文共有3句話。第一句話主要寫小竹排順水往前行,魚兒在清清的水中游來游去,鳥兒在枝頭唱歌的情景;第二句話說的是河兩岸樹木茂密,禾苗茁壯;第三句話中的“江南”盛產魚蝦、稻米等,物產非常豐富。坐在小竹排上順水前行,一路觀賞著江南美麗的風景,真好像是在畫中游覽一樣。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江南人們的高興心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兒 誦讀。
2、本課要學會3個生字,要求會認12個字,注意讀準:“順、流、唱、密、南”的音。學習3個新偏旁“艸、山、木”認識2種新筆畫“丶丿”。
3、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主要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將字寫好,寫美。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丶”“ ”兩個筆畫和“木 、山 、艸”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1、認記生字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指導學生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充分感受江南的美麗,受到美的教育。
【課前準備】
flash動畫課件,學生兩人一份放有生字卡片的信封。
【設計理念及總體思路】
運用課件構筑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讓學生體驗語言文字所包含的音韻美,節奏美,意境美。
1、悟江南──讓學生說說除了書上寫的, 圖中畫的,江南還有什么,分別是怎么樣的;
2、畫江南──在課本的江南插圖上添上美麗的一筆;
3、誦江南──讓學生根據畫的內容改編課文。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播放兒歌,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兒歌,你們想聽嗎?比比看,誰的小耳朵最靈。播放兒歌,(歌詞為本節課課文內容)說說你聽到哪些景物和動物?根據學生回答將相應詞語卡片貼在黑板上。(設計意圖:開課伊始用兒歌和語言創設情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欲望,為后面通過語言感受江南的美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整體感知課文
小朋友聽得可真仔細,老師請你們看一段錄相:學生觀看〈江南風光〉靜態課件,教師配樂朗誦。
設計意圖: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誦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運用課件豐富學生對江南風光的感性認識。
看了課件,聽了老師的朗讀,你想說些什么?
小朋友說得可真棒!編書的叔叔阿姨們特地寫了一首兒歌,請你用上自已的聰明才智讀讀這首兒歌吧!
三、學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
1、分組依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不會的向別人請教。學習生字詞時,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2、說一說: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它還有哪些小朋友?
3、考一考:(學生拿著字卡,你考我,我考你,)生生互檢。
4、玩一玩:讀完生字詞后,充分利課文中的那幅圖,讓孩子們玩詞貼畫的游戲,把黑板左邊的詞語貼到畫上合適的位置。如:“禾苗”帖在圖中畫禾苗的地方。多種形式認讀詞語,熟記詞語。
設計意圖:在貼畫的過程中,既鞏固“兩岸、順水流……”等詞語的識記,又通過圖形象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比如理解“順水流”,學生擺的時候,老師讓他把這個意思演示出來。很直觀,很形象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5、指三名學生分句讀課文,隨機正音。(注意“兒”字在生字教學時念“ér”,在文中念輕聲;“油”字的變調。
6、用各種形式練讀課文。(如師生對讀,生生對讀,評比朗讀之星等)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讀得愿望,使得朗讀效果具有層次性,遞進性,為低年級學生語言的積累奠定基礎。
四、播放兒歌,哼唱兒歌
(歌詞為本課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韻律美。
第二課時
一、復習深化
1、開火車檢查詞語:(再次出示課件)
2、鞏固詞語的字音字義:小朋友讓我們把剛才讀得這些詞語送到江南的老家吧。請三人上來送詞語,其他同學同桌合作將信封里的詞語送到書中的江南的老家。(江南民樂)
根據學生所選詞語相機點課件中相應的景物按鈕,出示本課詞語。
……
有困難嗎?(江南: 生可能不知道貼哪里?)你們有好主意嗎?(生試說)老師有個好主意,想聽一聽嗎?我們可以將這幅畫取名《江南》。因此,貼在正中間,好嗎?
3、江南這么美,讓我們再次美美地來欣賞它吧!看畫面,讀新詞,感受美。
4、你能說說江南都有些什么?(先組內交流,再指名說,要有表情地說。)
二、創設情境,感悟江南美景
1、這么美的江南,你們想進去看看嗎?說說我們可以 坐什么交通工具可以到達江南?
設計意圖:將學生對交通工具的認識加以整合,培養思維的發散性。
2、出示課件:(小竹排順水流)
設計意圖:我們這里的學生對“竹排”較陌生,通過課件使學生對“竹排”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我們今天就乘上小竹排到如畫的江南去游一游。(齊讀課題,讀好課題)
誰能用書聲把江南的美傳遞給我們在坐的每一個人?其他小朋友閉上眼睛聽,等一會兒告訴老師,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配樂讀)
3、匯報感受:
說得真不錯,你們的話,讓老師覺得江南真美!你們覺得美嗎?請小朋友美美地讀一讀課文。
自由朗讀──精讀課文,體會動態美;
播放動畫,欣賞美景,學生邊讀邊欣賞(圖文并茂,發展學生的多種感知能力)
要求學生給動畫課件配音在優美的音樂中體驗課文的意境美,培養語感。
4、在你的心目中,江南除了這些(指書上的景物)還會有些什么呢?如:楊柳、小橋、小船、亭臺、桃樹、水牛、枇杷……
你能從色、味、形、聲等幾方面把景物說具體嗎?(出示實物圖片)引導舉例:如:桔子。怎么樣的桔子?能加上它的味道嗎?酸溜溜的……
引導學生說:酸溜溜的桔子;黃澄澄的桔子。)
小朋友,你能把江南裝扮得更美麗嗎?那就請你再為你的《江南》添上美麗的一筆!(再畫江南)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品《江南》)
你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你心中的江南嗎?讓我們也學著書上的樣子來編一編兒歌,好嗎?(出示兒歌)改編方法:我們可以把書上的“鳥兒唱,魚兒游……綠油油”這些內容換成剛才說的東西,如果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先示范。同桌一起試編,師巡回指導。
設計意圖:經過前面環節的教學,學生心中充溢著美的情愫,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這時設計“編兒歌”童真童趣就會溢于言外。
5、 誦江南:檢查改編情況:
小朋友讓我們來為自己的兒歌唱一唱、跳一跳,好嗎?自由準備后請學生表演。今天回家請你的爸爸媽媽把我們自己編的《小小竹排畫中游》寫下來,就叫《小小竹排畫中游(二)》,好嗎?(師改課題)
三、寫字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江南的小朋友吧!你能告訴老師她在干什么嗎?看看小姑娘的寫字姿勢好不好?(生念寫字歌)
1、先請小朋友告訴她在田字格里寫字要注意什么?
、拧∽謱懺谥虚g。
、啤懙臅r候看看橫(豎)中線上有哪些筆畫?
2、出示要寫的三個字:這就是她寫的三個字,認識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三個字,你發現了什么?
⑴ 新筆畫:橫折──是一筆寫成的。(書空)
橫折有兩種寫法(出示范字):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兩種寫法有什么不
同?
結論:一種折下來是斜的,師范寫,生書空。另一種折下來是直的,師范寫, 生書空。
、啤∫龑В哼@三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三個“口”。中間加一橫變成“日”; 中間加一豎變成“中”;還可以變成哪些字?
生:白、目、申……
師:對,這些字都是由“口”變化而來的。
3、小朋友,你知道“口、日、中”這三個字是怎么寫的嗎?出示三個字的書寫筆順,你能看得懂嗎?請你說一說。
4、讓我們和小姑娘比一比,看誰的字寫得好。請小朋友一邊心里說筆順,一邊在書上寫。(音樂)
【資料袋】
憶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
群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游?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耪J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新筆畫和新偏旁。
、普_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⑶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
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引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指導他們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順序觀察,教給方法。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信心,通過小組協作學習,達到知識共享。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感情誦讀是本課教學的主要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會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欣賞美,歌頌美。激發學生愛江南、愛家鄉、愛祖國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1、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2、難點:
扣住畫中游,體驗作者愉悅心情。
3、教學突破: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短短三句,描繪了風景秀美,物產豐富的江南水鄉。本課可以從以下幾點突破:
、胚\用CAI課件制作動畫效果(小竹排飄流的全過程),指導觀察說話,欣賞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
、七\用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方法進行識字、寫字教學,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⑶民主的交談,聲情并茂的賽讀,配以美麗迷人的畫面,給學生美的享受,陶冶性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第一課時:CAI課件;
第二課時:生字卡片、錄像。
2、學生準備:
搜集家鄉風光圖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1、情境導入
2、指導識字
3、欣賞佳句
〖學生活動
1、感受情境
2、合作學習
3、品讀課文
一、談話導入,動畫激趣
〖教師活動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把你到過的地方給大家介紹一下。
2、這節課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看看。課件演示。
3、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想對同學們說點什么?
4、說得好,我也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有感情介紹畫面)
5、有首詩把江南的美景描繪得如詩如畫,你們快讀讀吧!
〖學生活動
1、學生興致勃勃地回憶說出旅游的地點和特點。
2、學生發出感嘆。
3、學生自由發言。
4、學生認真傾聽。
5、學生迫不及待地讀書。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文講了一個小男孩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被這風光深深吸引而感覺自己就像在畫中游。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課文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著贊美的感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二、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12個生字,認識“木、艸、纟”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自己的獨特感受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江南的美麗與富饒,從而萌發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生字,會正確流利地朗讀。
難點:對“魚米鄉”、“畫中游”的理解。
四、課前準備:貼畫。
五、學習預設:
一、導入激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學習伙伴,(出示竹排圖),你認識它嗎?
(師板書:排)齊讀。你覺得這個排字和老師手上的竹排圖有什么關系?
是的,把竹子一根一根地排在一起,然后用繩子綁起來,就成了竹排。
(將手中竹排圖與“排”字比較,讓學生在比較圖與字的共同之處,掌握排的字形與字義。這種形象識字方法,利于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更好掌握生字。)
你坐過竹排嗎?你對竹排有哪些了解?(師介紹竹排:竹排是水上的一種交通工具,以前,在江南一帶,農民伯伯常用竹排來運輸糧食、貨物,現在,竹排主要用在水上娛樂。如果有機會到武夷山或者雁蕩山去玩,你就可以坐上竹排去觀賞一下兩岸美麗的景色。)
(竹排離學生生活較遠,他們不清楚竹排是怎么樣的。師的介紹讓學生對竹排有了感性認識,為后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今天,小竹排就從河里流啊流,流到了我們這兒,它在河里流的時候啊,看到了許多美麗的景色,就提筆寫了一首詩歌,想知道它寫了一首什么詩歌嗎?
出示課題。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學習“中、游”。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這是一首怎樣的詩歌呢?請小朋友翻開語文書,讓我們一起去讀一讀。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會讀的字,怎么辦?
下面請小朋友自由讀,要求把課文讀通、讀熟練,等聽到老師說停的時候,你就停下來。
生自由讀課文。
指名讀(小黑板出示課文)。
(《新課程》提倡,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課文插圖正是的教學資源,為此,第一次自由讀時,安排學生看課本讀,意在引導學生利用插圖幫助自己理解課文。之后的看小黑板指名讀,卻是為了集中學生注意力,更好地完成后面的教學而設計的。)
三、圖中感悟,隨文識字。
小朋友,你覺得這首詩歌怎么樣?小竹排覺得這首詩上描寫的景物真美,他說,要是能把它畫成一幅畫那多好啊,可惜它沒有學過畫畫。他聽說,咱們班的小朋友都是畫畫高手,想請我們幫它畫一畫,你愿意幫它嗎?
在幫忙之前,你可要聽清它的要求:根據這首詩歌的內容,畫一幅畫。
下面請小朋友再讀詩歌,想一想,我們該畫些什么呢?(小朋友自由準備,也可同桌商量。)
(后面各分句的學習,根據學生的回答而隨機學習,并不一定按照備課的過程依次學習。)
1學習“小竹排,順水流!
現在,我們要開始畫畫了,想,我們應該先畫什么呢?(竹排)
竹排在哪兒呢?(在小河里)那我們應該先畫上什么?(小河)師板畫。
現在我們該畫竹排了,竹排是怎么流的呢?(順水流,若說不出,請學生上黑板指一指水流的方向,師解釋順水流的意思。)學習“流”,看流,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流的右下部就像小河流水,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
我這兒有個小竹排,你能幫我貼上去嗎?
(請生貼圖,是為了檢測學生對“順水流”的理解是否到位!缎抡n程》指出,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貼圖,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不以教師的講授代替學生鉆研的過程,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有趣。)
來,我們看著圖,把這句話說一說。
2學習“鳥兒唱,魚兒游!
小竹排畫好了,接著我們該畫什么呢?(小鳥)是怎樣的小鳥呢?(唱著歌的小鳥)教學“唱”,齊讀,看唱,你發現了什么?“口”字旁的字還有哪些?
小鳥為什么唱歌呢?(因為它很開心。)為什么這么開心呢?(因為這兒的景色很美)
這么美的景色,吸引了小鳥,還把什么小動物也吸引來了?(小魚)
小魚多嗎?(多)魚很多的地方,我們把它叫做魚鄉。(師板書:魚鄉)那么多的魚,一下子是畫不出來的,我們用一、兩條來表示可以嗎?
小魚在河里干什么?(跳、游)它們為什么跳呢?(它們很高興)
你能把它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
3學習“兩岸樹木密”。
畫好了魚兒、鳥兒,接著我們該畫什么了?(樹)板書:樹。你發現了什么?
樹在哪兒?(兩岸)兩岸是哪兒呢?你能上來指一指嗎?(生指)
是的,河的兩邊就叫兩岸。齊讀兩岸。看這兩個字,你有什么發現?
(師板畫一棵樹。)你覺得我這樣畫行嗎?為什么?
(如何理解樹木密呢?單純的告訴學生樹木密的意思,也許可節約許多時間,但學生沒有主動參與的過程,被動的接受往往沒有主動地探索來的印象深刻。師只畫一棵樹,是讓學生感受到,樹木太稀了,與文中樹木密存在很大的差異,應多畫一些樹,才能體現樹木密。這種以故意出錯引導學生糾錯的方法,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詞句的理解。)
這兒的樹多密呀,你能讀出它的密嗎?自由讀。
4學習“禾苗綠油油”。
岸邊除了樹木,還有什么呢?(禾苗)禾苗是怎樣的?(綠油油)貼圖。多么多的禾苗呀,看到這么綠的禾苗,相信農民伯伯一定高興極了。
齊讀“禾苗綠油油”。
5看圖,再現課文前面所學詩句。
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小竹排看到的美麗景色被我們畫出來了,F在,讓我們看著圖,說一說詩歌的內容。
6學習“江南魚米鄉”。
看著這么綠油油的禾苗,老師想到了很多。你有沒有想到什么呢?(生若答不出來,師引出。)你想知道我想些什么嗎?我在想啊,這么綠油油的禾苗,長大后該會有多么多的稻谷呀,那加工后碾出來的米肯定也會很多很多。像這種魚很多的地方,我們叫它米鄉。(板書:米鄉)
而像這種魚又多,米又多的地方就叫魚米鄉。(師板書:魚米鄉)
(“魚米鄉”的教學,結合魚鄉、米鄉進行理解,讓學生對“魚米鄉”有了深刻的理解。對江南也有了更多的認識,激發了學生愛江南、愛家鄉的情感。)
魚米鄉在哪里?(江南)讀“江南”。指名讀,讀準后鼻音。
現在老師告訴你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們浙江、我們衢州也是江南魚米鄉,讓我們把寫我們自己的地方讀一讀。
7學習“小小竹排畫中游”。
江南這地方真是太美了,我都很想來說一說,可以給個機會我說一說嗎?
師讀課文,故意讀錯“小小竹排水中游。”(生指出畫中)
將“畫中”加橫。那我可就不明白了,小竹排明明是在水中游,為什么說它是“畫中游”呢?
讀“小小竹排畫中游”。
8讀整首詩。
江南這地方太美了,讓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下它的美吧!齊說。
想不想單獨來試試。(想)
那我們就來個擂臺賽,讀得好的,就請他站著,看看我們班誰朗讀水平。
9背詩。
這首詩歌,你會背了嗎?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吧!
四、出示生字,鞏固練習。
小朋友真能干,課文都會背了。如果我把生字寶寶從課文里拿出來,你會讀嗎?
出示生字,讀生字。
師范寫生字。
生寫字練習。
五、小結。
江南這個地方很美,很多詩人來到這里都會忍不住作詩,課后請小朋友再去找一找有關江南的詩,找到了拿到班里來與大家一起共賞,好嗎?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結合原有知識經驗和偏旁的形狀認識“木、艸、纟”3個偏旁,進而認識相關漢字“樹、苗、綠”, 借助拼音和多種識字方法隨文識字,認識和理解 “排、中、游、流、唱、兩、岸、江、南” 等生字。認識兩個新筆畫“橫折、橫折勾”,會區分并正確寫“口、日、中”3個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讀通課文;通過隨文識字,讀懂課文;
3、在老師引導下看圖梳理文章內容,感受樹木密、綠油油等詞語表達出來的含義,理解“小小竹排畫中游”,了解祖國江南十分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
4、通過再創情境,介紹別的地方的景色,練習說話。
教學重點:隨文識字,會正確理解,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 “魚米鄉”、“畫中游”等詞語和句子,知道江南是風景秀麗,特產豐富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以景入情,課件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很大,也很美,我們生活在我們國家的北方,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不一樣的,美麗的江南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美不美,和咱們這里有什么不一樣。
2.出示課件,播放江南水鄉美景。黑板下邊一些板書:江南。
3.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地方或者東西在咱們這里見不到的?
當同學回答到水里的竹排時,板書:竹排,重點認讀漢字“排”,簡單了解竹排。
“排”要求認識的字,引導學生分析字形,左邊提手旁,需要用手做,右邊可以理解為好幾根竹子綁到一起,可以讓學生結合圖畫認字,鞏固記憶“排”,用手把一些東西綁到一起就是“排”;用手把許多竹子綁到一起就是“竹排”。 江南水比較多,“竹排”是南方特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方便人們在水上活動和運輸。圖中游覽美景的是一個小男孩,做的竹排的根數也少,可以說是“小竹排”。
根據學生的回答,簡單介紹江南的風景,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麗。
4、引入課題,這幅江南美景畫的名字是《小小竹排畫中游》,一位小作者根據這幅畫寫了一首小兒歌,咱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板書:小小竹排畫中游
。ㄔO計意圖: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欣賞美景的同時觀察和發現與自己周圍的不同,進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教師導語:小竹排應該是在水中劃,為什么說是在“畫中游”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第3課,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自己先拼讀一下課文吧!
2、要求學生在拼讀時先把不認識的字用筆圈起來,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多讀幾遍,然后再通讀課文。
3、同桌合作,互相讀課文,重點比一比誰讀得字音準。然后交流一下本課的生字哪些是原來認識的,怎么認識的;哪些是今天新認識的,有什么識字的好方法。
4、師:有了同學們識字的好辦法,我相信大家都能更準確地記住這些生字。現在請同學們們再一起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ㄔO計意圖:課堂要以學生為主,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個環節,讓學生借助自己的已有知識經驗拼音來認識新字,同桌互相交流學習,比教師的講解、指導更有效。)
三、看圖讀文,圖中感悟,隨文識字,讀懂課文。
1、學習“ 小竹排, 順水流,”
導語:請同學們觀察圖畫,小竹排,在哪里?它在向哪個方向前進?仔細觀察水往哪個方向流?
引出小竹排是順著水流的方向前進,所以說“ 小竹排, 順水流,”“順水流”指順著水流的方向跟著水流流動。板書重點觀察、分析認識“流”,要求認識的字,左右結構,左邊三點水,和水有關,沒有水就不能 “流”, 右邊的下半部分就好像是水在流動。撐著竹排需要用力劃動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課文為什么說沒說“小竹排,用力劃”而說“小竹排,順水流”?“順水流”也體現出作者愜意、悠閑的心情,沒有目的,沒有方向,只是在順著水流,欣賞美景。
2、學習“鳥兒唱, 魚兒游!
導語:請同學們看看圖,猜猜小男孩在竹排上可能聽到什么?引出聽到小鳥的叫聲。
課文里說小鳥在干什么?重點指導識字“唱”,理解為什么用唱。
“唱”,要求認的字,形聲字,左邊口字旁表形,要用嘴唱的,右上下兩個日表音,合到一起讀昌。鳥兒不會唱歌,只會叫,有時我們說鳥兒叫喳喳,這里沒有用“叫”而用“唱”一方面是一種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鳥比作了人,像人一樣唱歌;另一方面,“唱”字也體現出了作者的心情。你在什么時候才會唱歌?心情好,很高興的時候,作者說鳥兒唱,唱字也體現出了作者愉快的心情,鳥兒的叫聲在他聽來都是美妙的音樂!
導語:在水里看到什么?看到小魚在水里游出水面。
課文里怎么說描寫小魚的?隨文識字“游”。
“游”,要求會認的生字,左中右結構,結合“流”理解和水有關,中間“方”指方向,右邊有人還有孩子。本義指人或動物在水中行動,如 “游泳”,這一句中就是本義指魚兒在水中游泳。魚兒是在水里游來游去的,而圖中的魚兒躍出了水面,魚兒表情也能體現出魚兒的高興。
3、學習“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
導語:看看圖中,在水的兩邊都有什么?他們都是什么樣子的?課文里又是怎么說的?
先讓學生自己嘗試用簡單的詞語描述景物,然后在對比課文,體會課文用詞的簡練和形象。
水的兩邊就是岸上,可以用“兩岸”這個詞,重點認識“兩”,要求認的字,一個房子下面兩個人,這里指雙方,可以結合學過的“雨”辨別區分記憶;岸,要求認的字,水邊的陸地,看字形可以解釋為水邊上高出干的地方。理解兩岸就是指河水的兩邊。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樹”,邊寫邊分析,左中右結構,木+又+寸,是木字旁,和木有關,木頭是砍樹做成的,結構記憶。認識木字旁,延伸木字旁的字還有什么?
學生會說樹很多,課文中的“密”就是指樹木很多,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枝葉茂盛,說明了樹木長得很茂盛。
介紹“禾苗”, 禾苗主要指谷物類種子的幼苗,農耕時期,農民先利用一塊土地培育種子,在培育期間生長的幼苗,泛指為“禾苗”,圖中南方的禾苗和北方不同,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苗,要求會認的字,會意字,艸+田,指田里生長的形狀你象草的東西。認識草字頭,和像草一樣的較小的植物有關,比如“花、草”等。
文中用“綠油油”形容禾苗,告訴了我們禾苗的顏色和長勢,不僅綠,而且像油一樣有光澤,形容濃綠而潤澤的樣子,長得特比好。像“綠油油”這樣后兩個字一樣的三個字詞語就叫abb式詞語,延伸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什么?“綠”,要求認的字,左右結構,認識絞絲旁,表示與線絲有關,板書“絲”對比講解。
4、 學習“江南魚米鄉,”
導語:同學們還記得這幅圖是哪個地方的美景嗎?回憶,認識“江南”兩個字。
江,要求認的字,左右結構,氵+工,大河的通稱,通常指長江。南,要求認的字,方位名,重點強調最下面里面的不是“羊”。江南,一般指長江下游以南。
導語:看圖想一想,在江南一帶什么東西比較多,引出“魚和禾苗”,介紹這里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許多水稻,成熟后就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帶叫做“魚米鄉”。
5、學習“小小竹排畫中游。”
導語:齊讀文章的最后一句,提問“畫”指什么?哪里像畫一樣?這里的“游”還是指“游泳”嗎?
小竹排應該是在水中劃,為什么說是在“畫中游”呢?一個小男孩,正撐著竹篙站在竹排上順流而下,有鳥兒歡快的歌唱,有魚兒快樂的舞蹈,看著兩岸茂密的樹木和綠油油的禾苗,他不只是在水中劃竹排,而是在這樣美麗的景色中游覽,就像在畫中游一樣!“游”在這里和前面的意思有所不同,這里是延伸意思是指像在水中游泳一樣從容地行走,比如“游山玩水”“旅游”“游覽”,文中是延伸意游覽風光。
四、整體梳理,指導朗讀,激發情感,嘗試背誦。
1、導語:同學們,課文咱們已經讀懂了,現在咱們來一起根據老師的問題回憶一下。
出示江南美景圖,然后逐句出示課件,課文內容關 鍵 字、詞填空。
小小竹排畫中游
。 竹排 ),順(水流),
鳥兒( 唱 ),魚兒( 游 )。
兩岸(樹木)( 密),禾苗(綠油油)。
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
2、逐句填空時引導鞏固課文,在了解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對江南美景的贊美之情,熟讀成誦。
導語:如果是你坐在竹排上面,會聽到什么?看到什么?看到這些美景會說些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樣?
。 竹排 ),順(水流),鳥兒( 唱 ),魚兒( 游 )。讀得輕快些,讀出喜悅、歡快的心情。
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讀得緩慢些,讀出贊美之情,
3、學生多種形式練習朗讀,感悟朗讀,根據提示嘗試背誦,
五、指導書寫,鞏固筆畫和字形。
1、出示要寫的三個字,一起來拼一拼,讀一讀。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三個字,發現什么共同的地方?
注意到都有“口”,但形狀又不太一樣,進而認識新筆畫橫折和橫折勾
指導書寫新筆畫,先書空,再寫。
橫折的寫法,出示示范筆畫,折下來是稍微向左斜的。
橫折的寫法,出示示范筆畫,折下來是直的,然后有小勾。
3、引導找三個字的不同:這三個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樣可以變成相同的?
“口”中間加一橫變成“日”; “口”中間加一豎變成“中”;
4、逐個字進行書寫指導,讓學生描述占格位置及筆順,教師示范書寫,然后學生書空,讀筆畫名稱,最后在書上先描后寫,邊寫邊讀。
5、教師巡視,對書寫規范的同學提出表揚。
(設計意圖:這三個字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寫漂亮,寫規范較難,還有認識新筆畫。因此,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書寫的規范和美觀上。)
六、再創情境,練習說話。
1、導語:江南魚米鄉很美,咱們的家鄉也很美,請同學們說一說咱們的家鄉有什么,是什么樣子的,你在家鄉喜歡做的事是什么?
2、學生分組說話,然后請代表匯報,鍛煉說話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備注:本節課是整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實際教學分兩個課時進行,一到三環節第一課時,四到六環節第二課時。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9
學情分析:學生剛學完拼音,部分學生拼讀能力不是很強,識字量少,每天學習的要求會認的字除了在學校認記,課外自主認記較少。一年級學生好動,上課難于集中注意力。
設計理念:
結合本冊的教學目標,突出識字這個重點,本著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字400個。要求認識的字,與以前所理解的識字,任務有所不同,學習方法也不同。這些字,既不要求書寫,更不要求對合體字的結構進行分析。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創造機會,反復再現,讓兒童從整體上把握字形,借助圖畫或詞語理解字(詞)義。
一年級是起步階段,一定打好寫字的基礎。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會寫100個字。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教師要嚴格要求,認真指導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了解書寫漢字的筆順規則,寫好每個筆畫,每一個漢字。
1、認字也是一個由生到熟的過程,在課中,我設計了由帶拼音讀到創造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增加漢字與學生見面的機會,加強漢字的復現鞏固,做到當堂多次出現,特別是多次在語言環境中出現,及時復習鞏固,讓學生能很好地完成識字任務。
2、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課中,認真指導學生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了解書寫漢字的筆順規則,寫好每個筆畫,每一個漢字。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三個生字,認識2個筆畫和3個偏旁。
2、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三個生字,認識2個筆畫和3個偏旁。
教學難點:創設多種語言環境,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課件 生字卡片 偏旁卡片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小朋友,喜歡旅游嗎?(喜歡)老師給你們推薦一個風景很美的地方,好不好。(課件出示江南的風景圖片)
師:這就是江南,美嗎?(美)
江南有很多小河,所以人們又把江南叫做水鄉,有空時,江南的人們都喜歡坐上自己做的這種水上交通工具去看風景或釣魚呢!
這種水上交通工具,它的名字叫 ——(生:竹排)把“排”字拼讀一遍(相機拼讀“排”怎么記住“排”)看看這個排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出示竹排江上游課件,
你們想坐著竹排在美麗的江南上游玩嗎。(想)
可是大新旅行社告訴老師!要想去江南游玩,一定先完成這個任務,聽清楚了:把生字寶寶喊出來,送到江南的家去,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嗎?(有)好!那讓我們一起趕快走進 3、小小竹排畫中游 (齊讀課題) 去尋找生字寶寶吧!
。ㄔO計理念: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了江南的風光,從而引出江南水鄉的概念,引出竹排,接著利用直觀的竹排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一個要去江南旅游,帶上生字寶寶的任務,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生字)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師:請打開課本64頁,自己讀課文,聽清老師的要求,小手指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拼音寶寶幫幫你,咱們比比看,誰能把課文大聲地讀下來,開始讀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生自由練習讀課文)
。2)指名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誰能站起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其他小朋友請用小手指著課文,注意用你的神耳朵聽聽,他是不是把每個字都讀好了
2、指導讀好“綠油油”
師:課文中藏有一個秘密,我想除了這位同學,其他同學也沒有發現。想知道嗎?(想)請看“綠油油”這個詞,看,“油”字上標的是幾聲?
生回答
師:對,這個“油”字單獨讀時,它讀二聲,可是兩個“油”字和“綠”交上朋友以后,它就變調為一聲。
師:跟著老師讀一遍(生讀)男女同學比賽讀一遍
。ㄉx一次,男、女生讀)
3、齊讀課文,讀準字音。
師:注意“綠油油”的讀音,我們一起把課文讀一遍, {指導讀準字音}
三、學習生字,創設語境識記生字。(生字寶寶擋路)
1、讀準生字的音
。1)圈出生字,自主拼讀
師:同學們讀課文的聲音真好聽!生字寶寶也被你們吸引來了,瞧!
。ㄕn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師:請拿出鉛筆,用最快的速度在課文中圈出這些生字寶寶,別讓他跑了,圈完后大聲拼讀一遍。比一比,哪個同學最快?{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師:誰能當小老師教讀(小老師教讀、開火車讀、變魔術讀)(利用生字卡片)
師:小老師在哪?請他來教教,讀對的,我們跟他讀,讀錯的,我們幫助他(小老師教讀)
師:生字寶寶玩起了魔術,分組來認認它
師:同學們,坐好來。“嗚嗚嗚”火車就要開了,請你這一列來開(讀錯了,我們來請修理工,請你來修修)。
。3)、指導讀好難點字音
課件出示:兩 苗 江
師:帶著三拼音節帽子的生字寶寶聽到火車的聲音一起跑出來玩了,我們一起來叫叫它。
課件出示:中、唱、樹
師:帶著翹舌音帽子的生字寶寶也飛來了,老師帶頭跟他們打聲招呼,你們再跟著說(提示學生注意讀好翹舌音){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層次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2、創設語境,識記生字
。1)歸類識記“流、江、游”
師:玩太久了,生字寶寶出汗了,都摘掉了拼音帽子,三個好朋友一起出來了,誰還認得他們?
。ㄕn件出示:流 江 游)
師:仔細看這三個好朋友,你發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回答
師:對呀!他們都帶有三點水,三個字都與水有關
師:大家一起再來讀一讀這三個字寶寶。(齊讀)
。2)你還知道哪些帶有三點水的字
師:你還知道哪些帶有三點水的字(指名說)一個三點水,能讓我們認識那么多的字寶寶(板書:以一帶十)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會認得很多字寶寶。(激發學生課外自主識字的興趣)
。3)、認識3個偏旁,做找朋友游戲。。
師:三個新偏旁娃娃也急急忙忙趕來了,我們來和它打聲招呼,
出示三個偏旁。
師:誰認識它?(指偏旁)
(指名說)師:全班同學一起來和這幾個偏旁打個招呼吧。(齊讀)
師:三個偏旁娃娃很不高興,因為他的朋友不見了我們來做做好事,幫它找到它的朋友,好嗎?(讓三個同學當偏旁娃娃,三人當朋友)
。ㄖ该f)
相機識記樹、綠、苗,用“苗、岸”進行字理識字
。4)指導識記“唱”
課件出示:“唱”
師:生字 寶寶還帶來一個字謎,考考同學們?(出示:一個小朋友,天天開口唱歌)猜一猜,是哪個字寶寶?(唱)(板書:猜一猜)
(5)做玩牌游戲
師:這些字寶寶,真是太淘氣了,躲到了撲克中,我們來做一個玩牌的游戲!把它叫出來。
。4、)“摘蘋果”游戲,鞏固生字(用紙卡做)
師:剛出來,他們看到蘋果樹上又紅又大的蘋果,喜歡上了,又跑到蘋果里去了,(出示蘋果樹)哪個同學認出它,,這個蘋果就送給你了。眼睛要看好了,看哪個蘋果變大了,就可以摘下它
(一個一個生字出現,指名讀,讀完了出現“你真棒!”聲音)(采取活潑有趣的方式讓生字反復出現,達到鞏固作用。)
(5)、走“走迷宮”游戲,鞏固生詞。
師:生字寶寶看到它的朋友,又和朋友玩起了捉迷藏游戲,下面我們一起走進 “迷宮”喊出它。(齊讀)
四、再讀課文,能正確朗讀課文
(出示不帶拼音的課文內容)
1、師:淘氣的生字生詞寶寶,穿著紅衣服。又躲到課文里去了,你還認得它嗎?看著大屏幕一起把課文讀一遍,相信你們能讀準每個字。
。ㄔ谧x課文中,重現生字,鞏固讀音)
五、寫字。
師:同學們,真是太聰明、能干了,電腦先生想獎勵大家,教同學寫寫字。
1、比一比:口-日-中(課件出示:口 日 中)
師:我們來看,它要教我們寫哪個字,會讀嗎?仔細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三個“口”。(你觀察得真認真)
。ㄖ虚g加一橫變成“日”; 中間加一豎變成“中”;)
師:對,這些字都是由“口”變化而來的。)
2、認識筆畫橫折和橫折鉤
師:伸出小手跟著電腦先生寫一寫,邊書空,邊說筆畫。
3、課件出示寫在田字格中的字,引導觀察要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師:你看寫“口”字時,上面要比下面大 提示: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可以寫一個方塊與口做比較)(逐個分析)
5、師范寫,生書空。
師:來,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們先在課本中描紅一個,在田字格中寫一個,看誰寫得最美。(生寫師巡視指導)
7、引導欣賞:自我欣賞、組內欣賞、
(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認真指導、引導欣賞,達到激勵和再鞏固的作用)
六.回歸文本
游戲:我會找(課件出示插圖和詞條)
師:我們完成了任務,請帶上生字寶寶去江南吧!
字條:小竹排 順水流 鳥兒唱 魚兒游
兩岸 樹木密.禾苗 綠油油
出示課文情境圖,讓學生說說這些詞應放哪個位置
師:我們來到了美麗的江南,字詞寶寶吵著要回家了,誰是有愛心的小朋友,請你把字寶寶送回家。
師:我們先來排隊點名吧!
。ǔ浞掷谜n程資源,借助課文插圖鞏固字音,理解字、詞義,為理解課文做準備)
師:字寶寶和同學說:謝謝你們!你們怎么說(生:不用謝。üぞ咝院腿宋男缘慕y一)
七、擴展運用
在課后的“我會讀”中的生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詞說一句話。
師:字寶寶太感謝同學們了,拉著它的好朋友又出來道別了,同學們也不要怕麻煩,跟他們一一道別吧!(生齊讀)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1、本課是一篇兒歌形式的詞文,圖文并茂。圖上畫的是江南美麗、富饒的風光,一只竹排在清清的河水中行駛,小男孩撐著竹排順流而下。魚在水里游,鳥在天上飛,河的兩岸有綠油油的稻田和濃密的樹木。插圖和課文內容結合得密切。全文共有3句話。第一句話主要寫小竹排順水往前行,魚兒在清清的水中游來游去,鳥兒在枝頭唱歌的情景;第二句話說的是河兩岸樹木茂密,禾苗茁壯;第三句話中的'“江南”盛產魚蝦、稻米等,物產非常豐富。坐在小竹排上順水前行,一路觀賞著江南美麗的風景,真好像是在畫中游覽一樣。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江南人們的高興心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兒
誦讀。
2、本課要學會3個生字,要求會認12個字,注意讀準:“順、流、唱、密、南”的音。學習3個新偏旁“艸、山、木”認識2種新筆畫“丶丿”。
3、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主要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將字寫好,寫美。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丶”兩個筆畫和“木、山、艸”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1、認記生字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指導學生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充分感受江南的美麗,受到美的教育。
【課前準備】
flash動畫課件,學生兩人一份放有生字卡片的信封。
【設計理念及總體思路】
運用課件構筑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讓學生體驗語言文字所包含的音韻美,節奏美,意境美。
1、悟江南──讓學生說說除了書上寫的,
圖中畫的,江南還有什么,分別是怎么樣的;
2、畫江南──在課本的江南插圖上添上美麗的一筆;
3、誦江南──讓學生根據畫的內容改編課文。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播放兒歌,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兒歌,你們想聽嗎?比比看,誰的小耳朵最靈。播放兒歌,(歌詞為本節課課文內容)說說你聽到哪些景物和動物?根據學生回答將相應詞語卡片貼在黑板上。(設計意圖:開課伊始用兒歌和語言創設情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欲望,為后面通過語言感受江南的美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整體感知課文
小朋友聽得可真仔細,老師請你們看一段錄相:學生觀看〈江南風光〉靜態課件,教師配樂朗誦。
設計意圖: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誦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運用課件豐富學生對江南風光的感性認識。
看了課件,聽了老師的朗讀,你想說些什么?
小朋友說得可真棒!編書的叔叔阿姨們特地寫了一首兒歌,請你用上自已的聰明才智讀讀這首兒歌吧!
三、學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
1、分組依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不會的向別人請教。學習生字詞時,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2、說一說: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它還有哪些小朋友?
3、考一考:(學生拿著字卡,你考我,我考你,)生生互檢。
4、玩一玩:讀完生字詞后,充分利課文中的那幅圖,讓孩子們玩詞貼畫的游戲,把黑板左邊的詞語貼到畫上合適的位置。如:“禾苗”帖在圖中畫禾苗的地方。多種形式認讀詞語,熟記詞語。
設計意圖:在貼畫的過程中,既鞏固“兩岸、順水流……”等詞語的識記,又通過圖形象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比如理解“順水流”,學生擺的時候,老師讓他把這個意思演示出來。很直觀,很形象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5、指三名學生分句讀課文,隨機正音。(注意“兒”字在生字教學時念“ér”,在文中念輕聲;“油”字的變調。
6、用各種形式練讀課文。(如師生對讀,生生對讀,評比朗讀之星等)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讀得愿望,使得朗讀效果具有層次性,遞進性,為低年級學生語言的積累奠定基礎。
四、播放兒歌,哼唱兒歌
。ǜ柙~為本課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韻律美。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3、小小竹排畫中游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三個字。認識2個新筆畫和3個偏旁“山、木、草字頭”。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
教學重點、難點:
同目標1和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揭示課題
1、播放表現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一邊看圖,一邊欣賞樂曲。
2、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
3、出示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請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幫助正音。
3、自由讀課文,開展朗讀競賽。
4、小老師領讀,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讀了這首詩歌,我們都知道江南很美,美在哪里,誰能說一說。
結合看圖,理解“竹排、順水流、樹木密”。
指出圖中的禾苗。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或句子。
引導學生理解“江南魚米鄉”。
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兒?哪里告訴我們這里稻米多、稻米香?
3、教師敘述: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帶叫做“魚米鄉”。因為江南魚米鄉很美,就像一幅畫。所以就說“小小竹排畫中游”。
四、朗讀、背誦。
1、自由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美。
2、請學生讀。先個別讀,再小組讀,最后全班伴隨樂曲朗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會背課文了,現在哪個小朋友最勇敢,把課文背給大家聽。
二、激發想象,豐富情感。
1、一邊聽音樂,一邊聽老師朗讀課文,想象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
2、聯系自己旅游的見聞,說說江南的美麗景色。
三、復習鞏固生字詞。
1、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學生認讀。
2、顯示紅色的生字,學生記憶生字的字形。
3、出示課后我會讀的詞卡讓學生認讀,自由讀,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4、游戲:漢字開花。
四、練習用“ABB的什么”說詞語,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如:綠油油的小草,白茫茫的大霧,亮晶晶的星星等。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日”,先跟老師書空,認識新的筆畫橫折,再仔細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中”先引導小朋友學會尋找壓線筆,再跟老師一起書空。
“口”由學生自己觀察后再寫。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和“木、艸、纟”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快給大家介紹一下。
師:這節課,老師也想帶同學們到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看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這是首優美的詩歌,它描寫了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想不想聽老師讀讀?(范讀)這首詩歌美不美?想不想自己讀讀?
1、學生自讀。
2、同桌互當小老師聽對方讀,糾正讀音。
3、自主探究,識記生字(課件出示)
(1)、自主識字
、偃Τ錾植匆羝醋x
②去拼音讀
采取個別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識記字音。
(2)、(出示單個生字)淘氣的生字寶寶從詞語中跳出來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指名讀
。3)、你是用什么辦法記住它們的?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4)、集體展示各自的識字好辦法。
。5)、各種游戲,檢查中識字。
5、再一遍大聲朗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三、看圖學文,讀中感悟。
1、學習一、二句。
師:今天,老師就把詩歌中描寫的美麗地方的圖畫帶來了。(課件出示)請同學們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凑l觀察仔細并且說話完整。
。1)近處有什么?
學生看得較仔細,說出了“竹排”、“小魚”、“鳥兒”、“樹木”。教師適時指導借圖認識“竹排”。并質疑“小竹排順水流”什么意思?
學生討論后老師播放小竹排在水中漂流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
。2)遠處有什么?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觀察樹木的樣子,水田里的禾苗長得怎樣。從而理解詞語“樹木密”、“綠油油”。
。3)如果你站在竹排上,會聽見什么?會看見什么?
生:樹上的小鳥頭對頭正比賽唱歌呢,我們會聽見小鳥清脆的叫聲。
生:會看到魚兒在水里游來游去。
生:還能看到遠處的大樹和大山,還有水田。
。4)指導讀。
師:此時,你站在竹排上,看著美麗的風景,身邊有鳥兒、魚兒作伴,心里會怎樣?(高興,歡快)你能帶著歡快的心情讀讀一、二句嗎?
(課件出示一、二句)
先自己讀、再指名讀,師相機點撥指導、齊讀。
2、學習第三句。
(指圖)小小竹排順水漂流,兩岸是茂盛的樹木,禾苗綠油油的一眼望不到邊,小鳥在歡快地歌唱,魚兒快活地游來游去,這里景色真美呀!
看到這么美的地方,你現在最想干的是什么?
生:我想到那個地方的小河里去洗澡。
生:我想去那個地方旅游,帶著相機,把風景拍下來。
生:我想去那兒照張相。
生:我想去那兒釣魚。
生:我想站在小竹排上看風景。
師:那么,這兒到底是哪兒?(江南)對,你知道江南在哪兒嗎?(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指導學生認識兩條大河,指出江南所指地域。
師:江南這個地方河流特別多,所以魚多、蝦多,還出產許多大米。所以,我們把江南一帶叫作“魚米鄉”。
(1)出示第三句,齊讀。
(2)指名讀,指導停頓、重音,再指名讀。
四、創設情境,背誦全文
師:你喜歡江南魚米鄉嗎?為什么?(喜歡。各說自己的理由)帶著你對江南的喜愛之情,再把這首詩歌讀一遍,看誰讀得最美。
1、自由讀: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2、展示讀:你最喜歡哪一句?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讀給大家聽聽,怎樣讓別人知道你喜歡這句呢?(有感情,帶表情,加動作)找兩名學生上臺
表演讀。
3、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由老師誦讀課文,一起到江南去看看。(放有流水鳥鳴聲的樂曲)展開你豐富的想象,你都看到了什么?
4、現在,老師也非常想去看看,大家一起來背詩歌,讓老師也到江南走一趟,好嗎?(學生興致勃勃,手舞足蹈地讀起來)
五、拓展說話
出示江南的其它風景圖,讓學生進行情境說話練習,說幾句贊美風景的話。
六、課外延伸
1、收集江南的風景圖片,在教室里展覽。
2、我們的家鄉諸城也很美,把你認為最美的地方用你手中的彩筆畫下來,好嗎?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 認識2個筆畫和“山、木、艸”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 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認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某些重點字詞較難理解。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設想】
本課教學重點是生字和理解重點詞句。生字教學可采用搶讀、自讀、摘蘋果等方式解決。重點詞句比較難理解,教師可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親身感受,理解“魚米鄉”及“小小竹排畫中游”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揭示課題
1、課件播放江南風光的圖片,放江南的民族樂曲。
2、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質疑。
3、課件出示本課插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可結合理解“竹排”。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識生字:找一找,畫一畫。
、拧≌n件出示生字,生從書中找出畫下,邊讀邊畫:
① 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凇⊥换プx。
、啤⌒〗M討論識記辦法。
⑶ 匯報交流:鼓勵生用多種方法識記。
3、指名試讀、豎讀、橫讀、開火車讀、齊讀。
4、再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
三、創設情境,理解詞句,練習朗讀
1、指名讀文,齊讀。
2、師配樂朗讀,問:你有什么感覺?你看到了什么?(生自由發言)師適時指導朗讀。
3、齊讀課文,想一想哪些地方不明白?
4、學生質疑,生生解疑,師生解疑。
重點理解詞句“小竹排,順水流”、“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
5、試著有感情朗讀課文。
6、給短文起名字。引出課題。
7、有感情朗讀課文:
、拧↓R讀課文。
⑵ 男女比賽讀。
、恰↓R讀。
8、請學生扮作“小旅行家”相同學介紹江南風景。
〖板書設計〗 小小竹排畫中游
鳥兒唱 魚兒游 樹木密 禾苗綠 魚米鄉
〖教學后記〗
對江南,學生日常生活中感知較少,單純的說教學生難于接受,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江南風光的圖片,播放文中的圖片,學生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并激起了朗讀的愿望。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
、拧】ㄆJ讀生字 齊讀、開火車讀。
⑵ 摘蘋果。
2、朗讀課文。
二、識記生字
1、說說是怎么記住的?隨即認識新偏旁。
2、擴散思維:
⑴ 還有哪些字帶有提手旁、三點水、草字頭。生說師寫。
、啤U詞訓練。
3、課件出示課后“我會讀”中的詞卡學生認讀:
⑴ 自由練讀。
、啤⊥阑ハ嗫家豢。
4、做“漢字開花”游戲:出示課件,一個花瓶上插著一些花,告訴小朋友,每一朵花可以開出一個詞語。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開花競賽,比一比那一組開的花多。
三、詞語練習
課件出示:
綠油油的禾苗 綠油油的 的
學生自說、互說、指名說。
四、練習書寫“口、日、中”
1、認識新筆畫橫折、橫折鉤。
2、觀察“口、日、中”三字中,哪個字帶有這些筆畫。
3、仔細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師范寫,生書空。
4、在田字格中描紅,練寫。
5、變一變。“口”加一筆變成什么,加兩筆呢?
、拧≈该f。
、啤≌n件出示所變字。
〖板書設計〗
口 日 中
〖教學后記〗
“漢字開花”游戲不光幫助學生鞏固了生字,而且積累了詞匯,但學生組詞時易用同音字,教師要及時糾正。寫字時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口”字上大下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要求】
1、正確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知道江南是“魚米之鄉”。
3、明白勤勞是美德。
【教學重點】
讀課文了解江南是“魚米之鄉”。
【教學難點】
小竹排為什么在畫中游?那這幅畫的作者會是誰呢?
【教學準備】
課件、貼圖(樹、鳥、魚、禾苗)、生字卡片、圖片、音樂。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對,小竹排是江南地區水上的一種交通工具,相當于船。它能幫助游人過河、觀光,也能幫助漁民捕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小竹排的課文,第3課。(板書:3、小小竹排畫中游)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第64頁,借助拼音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查一下生字的讀音和該要認的字。
3、檢查字音:
、拧∩鷰ёx;
、啤↓R讀。(一類字、二類字、輕聲:鳥兒、魚兒)
4、再讀一遍課文,注意不僅要讀準字音,而且要讀通課文。
三、觀圖,質疑
1、剛才小朋友們讀得很認真,現在讓我們輕松一下,坐著小竹排去游玩吧!(放音樂,課件)
2、瞧,圖上有誰呀?他在干什么?河里有誰?兩岸呢?
3、問:小竹排在哪里游?而我們的課文寫的小竹排在哪里游?(板書:小竹排在畫中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齊讀一遍。
4、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為什么小竹排在畫中游,而不在水中游?)
四、體會,解疑
1、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先來看一片動畫片,請同學們邊看邊想,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比如說扮演樹、鳥、魚、竹排、人、禾苗……。還要想想他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等一下看誰說得好,誰就來當小演員。(播放朗讀材料)
2、說說你們都想扮演誰?(師相機貼板書)
、拧⌒◆~、小竹排: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
、啤⌒▲B:你為什么唱歌?唱了什么?
、恰∧泻ⅲ耗憧吹搅耸裁?(理解:樹木密,禾苗綠油油)為什么禾苗會綠油油?
、取⌒洹⒑堂纾耗憧匆、聽見這一切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3、你們覺得這個地方怎么樣?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小竹排就像在什么地方游?(板書:畫框)
4、這么美麗的圖畫讓人看了都特別開心,那誰能用高興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兩句話。(出示書本上的課文)
5、小朋友,你們知道這美麗的地方在哪兒嗎?(板書:江南)對,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地區,那里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不僅河多、魚多,而且還出產許多大米,所以我們把江南一帶叫作“魚米鄉“。(板書:魚米鄉)我們就生活在江南。欣賞圖片。
、我們生活在這么美的地方,就像在畫中一樣,你會感到怎么樣?那我們該怎么朗讀最后一句話呢?(出示課文)
五、朗讀感悟,領會含義
1、課文學完了,智慧爺爺向我們提問了:江南風景如畫,那這幅畫的作者會是誰呢?請同學們4人一組,進行討論。
2、匯報:畫家是大自然,人民……
六、擴展
最后,讓你面對著美麗的江南,說一句自己最想說的話。
七、作業
畫一幅江南美景圖。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會寫“口、 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三個偏旁。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開小火車認讀12個生字。
2、游戲:一字開花(口頭擴詞)
二、學習生字、偏旁、筆畫
1、先出示“日”教師范寫,學生書空。認識筆畫橫折鉤并書寫三個。
2、引導學生找找“中”的壓線筆,再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橫折。
3、學生自己書寫“口”,互相評價交流。再寫三個。
4、認識3個偏旁,找找帶有該偏旁的字。(課文中學過的、自己知道的)
三、背誦課文
指名讀,自由準備,同桌互背,指名背,集體齊背。
四、擴展延伸
1、出示“綠油油”齊讀,請學生自由說說“綠油油的什么”。
2、照樣子說說abb形式的詞,如:“綠油油的禾苗”“黃澄澄的梨子”“紅通通的柿子”“圓溜溜的乒乓球”“胖乎乎的臉蛋”“藍盈盈的天空”“翠生生的秧苗”“酸溜溜的梅子”等,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3、請學生展示搜集的有關旅游資料和照片,進行介紹,感受祖國山水的美麗。
【板書】
3、小小竹排畫中游
鳥唱 魚游
樹木 密
禾苗 綠
魚米鄉 畫中游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15
【教材內容簡析】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它主要通過對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色的介紹,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依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盡可能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帶入江南美麗的風光中,感受江南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⑵ 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三個偏旁。
⑶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利用生活經驗 、圖片、聯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 、樹木密、 禾苗 、江南、 魚米鄉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
、拧±枚嗝襟w課件,引導學生結合看圖,聯系生活實際,反復誦讀,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讀畫畫,理解課文。
、啤≡谥笇W生認記字形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恰≈笇懽謺r,引導觀察,范寫指導。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筆畫、 偏旁和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字形的教學。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預設目標〗
初讀課文,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三個生字,認識2個筆畫和3個偏旁。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師:小朋友們坐過竹排嗎?(板書:竹排)
。ㄈ绻,請他來說一說,再出示課件。如果沒有,就直接出示課件“竹排”。學生看圖理解,隨機正音:排。)
2、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小小竹排畫中游。(指名讀課題,正音。)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先圈起來,想想怎樣才能認識它?(提示: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問老師或同學。)師巡視檢查。
2、小組內齊讀,個別讀,當小老師教讀,評選出參賽選手。
3、參賽選手讀,其他學生評議、正音。
三、認讀生字詞
1、 出示生字詞卡,學生自由讀生字詞。并用自己的方式識記12個生字及帶生字的詞語。
2、同桌互讀并交流記字詞的方法。
3、全班交流。
4、認識3個偏旁,找找帶有該偏旁的字。(課文中學過的、自己知道的)。
5、結合課件、圖片、生活經驗、聯系上下文等理解詞義。
順水流:可以請學生邊讀句子邊用手勢表演,然后自己讀句子做手勢最后共同邊讀邊表演。
樹木密:先請學生說說,再出示課件,讓學生懂得這是指樹木多,枝葉茂盛,一棵挨著一棵。
禾苗:你見過禾苗嗎?(見過,就追問: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顏色的?沒見過,就帶孩子們看看禾苗的圖片。)最后引出:綠油油。你還見過綠油油的什么?
江南魚米鄉: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那個詞與米有關?(魚兒游,禾苗綠油油)教師介紹。(課件出示)學生讀有關句子。
四、學習寫字
1、比一比:口-日-中
2、認識筆畫橫折和橫折鉤并書寫。
3、課件出示寫在田字格中的字,引導觀察要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師范寫。
4、讀一讀: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5、描紅、書寫。
五、擴展運用
在生字卡中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詞說一句話或幾句話。想想江南還有那些美麗的景色,在插圖上畫一畫。
第二課時
〖預設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開小火車認讀12個生字。
2、 游戲:一字開花(口頭擴詞)
二、讀中感悟
1、觀察畫面,情感體驗:
。ㄕn件出示課文插圖:江南風光)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江南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它的美表現在哪里?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并設法理解。
2、討論交流:
江南風景美在哪里?為什么說江南是個魚米鄉?為什么說小竹排在畫中游?
。ㄐ〗M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推選代表全班交流,師適時點撥。)
3、帶著對祖國江南喜愛的感情,齊讀課文。
三、背誦課文
指名讀,自由準備,同桌互背,指名背,集體齊背。
四、擴展延伸
1、出示“綠油油”齊讀,請學生自由說說“綠油油的什么”。
2、照樣子說說“abb的什么”,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3、請學生展示搜集的有關旅游資料和照片,進行介紹,感受祖國山水的美麗。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 篇16
【教材分析】
本文講了一個小男孩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被這風光深深吸引而感覺自己就像在畫中游。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課文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著贊美的感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能認識“橫折、橫折鉤”兩個筆畫和“木、艸、纟”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課課題
2.師介紹竹排。(竹排是水上的一種交通工具,以前,在江南一帶,農民伯伯常用竹排來運輸糧食、貨物,現在,竹排主要用在水上娛樂。)
3.出示課文插圖。它是什么樣的呢?請大家把書翻到56頁,你找一找,竹排在哪?這只小竹排在水里游的時候,看到了許多美麗的景色,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很美的文章:小小竹排畫中游。
4.(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把不認識的字讀準確,在課文中標出“生字條”中的生字,難讀的字要多讀幾遍。
2.小組交流識字情況,把你的方法告訴小組的其他同學。
3.出示生字詞語。
。1)帶拼音:自讀、檢查讀。
強調“中、唱、樹”是翹舌音!熬G油油”的“油”課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讀時應讀第一聲。
。2)去掉拼音認讀。
(3)認識新偏旁: 木、艸、纟。
樹:木字旁。觀察“木”和“木字旁”有什么不同?(第4筆捺變點)
苗:草字頭。筆順:橫、豎、豎。
綠:絞絲旁。筆順:撇折、撇折、提。
。4)交流識字的方法如:
、偌右患樱 樹=木+對苗=艸+田
、诒纫槐龋河辍獌
4.指名試讀課文,評價。
三、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1.小聲讀課文,看看課文有幾句話?用序號在句首標出來。
2.讀悟第一句。
。1)指名讀。(引導讀出歡快的語氣)
。2)理解“順水”?(順著水流的方向。)
。3)小結:小竹排順水前行,鳥兒在歌唱,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通過對這些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人們的喜悅之情。
3.讀悟第二句。
(1)指名讀。(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引導讀出贊美之情)
。2)理解“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
兩岸—河的兩邊。
樹木—樹的總稱!懊堋敝笜淠竞芏啵豢冒ひ豢,而且枝葉茂盛。
禾苗—谷類作物的幼苗。這里指水稻的幼苗。
綠油油—形容濃綠而潤澤。這里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說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
。3)小結。
4.讀悟第三句。
(1)指名讀。(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引導讀出喜愛之情)
(2)師:這兒鳥兒唱魚兒游,兩岸的樹木枝葉茂盛,綠油油的禾苗望不到邊。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江南)
(3)師: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的魚蝦多,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人們把這一帶稱作“魚米之鄉”。
(4)理解“江南、魚米鄉、畫中游”
江南—長江以南的地區。
魚米鄉—盛產魚、米的富庶地方。
畫中游—比喻人好像在畫卷中游覽、觀賞。
。5)小結:“畫中游”是打比方的說法,意思是江南風景如畫,小小竹排順水前行,小男孩一路觀賞著美麗的風景,就好象在畫中游覽一樣。這一句是說祖國的江南風景秀麗,物產豐富。
5.練習朗讀,指導背誦。
。1)范讀。
。2)互讀,比賽讀,分組讀,
。3)背誦。
。4)師總結: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課文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著贊美的感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
四、布置作業
1.認讀生字。
2.朗讀課文,并背誦。
第二課時
一、讀背課文,復習字詞
1.朗讀課文:指名讀,師生讀讀,同桌拍手讀。
2.背誦課文。
3.字詞認讀。
二、生字鞏固,詞語積累
1.利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2.鞏固 “木、艸、纟” 偏旁,說說你認識的帶這些偏旁的字。
3.組詞練習。
4.詞語積累。
江南江水禾苗樹苗樹本樹葉
竹排木排兩岸兩天綠色綠地
三、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1.比較組詞:
木米雨
禾來兩
2.說說你知道的“ABB”格式的詞語。
如:綠油油。
黃澄澄紅彤彤圓溜溜胖乎乎藍盈盈翠生生酸溜溜
4.填空:綠油油的(禾苗)。
黃澄澄的(梨子)紅彤彤的(柿子)圓溜溜的(乒乓球)
胖乎乎的(臉蛋)藍盈盈的(天空)翠生生的(秧苗)
酸溜溜的(梅子)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新筆畫:橫折、橫折鉤。
①說說筆畫的名稱。
、谡f說含有這些筆畫的字。(主要說學過的)
、蹠鴮懝P畫。
2.指導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口、日、中。
認讀、組詞。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學生說說。
(3)示范寫,邊寫邊指導。
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發現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是三個字都有“口”這個部件,但形狀不同。指導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口:認識新筆畫。防止學生把“口”寫成方塊。教師可寫一個方塊與口比較,讓學生自己得出寫好“口”的要領: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日:認識新筆畫,提醒學生注意“日”的兩豎要直。
中:最后一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4)學生描紅,練習書寫。(教師要提示學生按筆順書寫)
五、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
2.練習用本課要認的字口頭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