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簡介
壁虎又叫“守宮”,身體背腹扁平,長約10厘米左右,渾身被有鑲嵌排列的疣粒狀小鱗,枕部有較大的圓鱗。它的眼睛雖大,卻沒有能活動的眼瞼,所以永遠是睜開的,瞳孔成一條縱裂縫。
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只壁虎竟然能在光滑的墻壁、天花板,甚至玻璃上爬行自如,實在令人驚奇。動物學家進一步觀察研究,發現其中的奧秘在壁虎四肢的指、趾上。因為它的指、趾扁平擴大,下面形成皮膚一褶一褶的襞,形成一條條深溝,有粘附能力,可以增加指、趾與光滑面之間的摩擦,足以吸附住身體,使它能夠在光滑的墻壁或房頂上自由地跑來跑去,甚至在玻璃上也不會滑倒。不過,有時候壁虎在追捕昆蟲中,偶爾也會不慎跌落下來,但絕不會傷著身上的一根毫毛,真是輕功了得。
壁虎“飛檐走壁”的特技,為人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有朝一日,只要能夠模仿壁虎的指、趾結構,研制出類似的設備,那么,消防隊員在高樓失火救人時就可以省力多了。
壁虎在受到驚嚇或者當你去捕捉它的時候,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巴就會立即折斷,壁虎也就乘機逃跑了。這種現象,在動物學上叫做“自割”,也稱為“自切”、“自殘”和“自截”。因為折斷的一段尾巴里有許多種經,它離開身體以后,神經并沒有馬上失去作用,所以還會擺動,起了嚇唬作用,有時能夠達到自衛的目的。至于有人說,壁虎的尾巴斷后會鉆到人的耳朵里去,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斷尾大多落在地上,即使仍留在墻上,雖然還會擺動,但已沒有定向活動的能力,所以是不會鉆到人的耳朵里去的。有人問:壁虎折斷了一段尾巴以后,會不會影響它的正常生活?這可不必擔心,斷尾后的壁虎過不太久,尾巴又會再生出來。
壁虎是晝伏夜出的動物。白天,它潛伏在壁縫、瓦檐下、櫥拒背后等隱蔽的地方,夜間則出來活動。夏、秋的晚上,壁虎常出現在燈光照射的墻壁上、屋檐下或電桿上,捕食蚊、蠅、飛蛾和蜘蛛等,是有益無害的動物。壁虎的干制品,叫“天龍”,是傳統的中藥。
我國有好幾種壁虎,除東北及西北地區外,幾乎都有它的蹤跡、其中產在廣西、廣東、云南、福建和中國臺灣的大壁虎,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弦樂器家族——西洋管弦樂隊簡介(精選4篇)
作者楊俊麗 年級:初中一年級執教:深圳市園嶺中學 楊俊麗 教學目的1、 讓學生了解西洋管弦樂隊中的弦樂器家族。2、 認識各種弦樂器的外型,了解其音質音色、表現力及在樂隊中的地位和作用。...
- 《拾穗》油畫簡介(精選13篇)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這是一幅十分真實的,親切美麗,而又給人以豐富聯想的農村勞動生活的圖畫。從中不難看出畫家對勞動的甘苦,特別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義是有著切身的深刻體驗的。...
-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記》簡介(精選12篇)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記》簡介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
- 作者簡介(精選13篇)
嚴文井,1915年生,現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文藝評論家。曾創作很多兒童文學作品,如《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驕傲的小貓》、《小溪流的歌》等。他的童話具有嶄新的社會內容,睿智、雋永,富有哲理,飽含激情,風格清新,語言優美。...
- 《孟子》簡介(精選12篇)
郭預衡閱讀《孟子》,首先要了解孟子其人以及他所處的時代特點。孟子,名軻,是戰國時期影響甚大的儒者。《孟子》一書雖然并非全由孟子所作,卻也能夠代表孟子本人的思想和風格。 孟子的生平事跡,見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 八一南昌起義簡介
八一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后,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
- 作者:劉湛秋簡介
劉湛秋,男,安徽蕪湖人,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詩刊》前副主編,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其作品清新空靈,富有現代意識,手法新穎灑脫,立足表現感覺與情緒,既面對生活,又超越時空。...
- 秋收起義簡介
秋收起義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叛變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失敗。...
- 《中國皮影藝術簡介》社科文 中考 閱讀答案
綿竹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的年畫齊名,素有四川 三寶、綿竹三絕之美譽,是世世代代民間畫師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中考閱讀答案,閱讀理解答題方法,希望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幫助。...
- 巴金簡介及相關資料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堯棠,祖籍浙江嘉興,生于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師讀書。五四運動中接受民主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
- 二萬五千里長征簡介
二萬五千里長征,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陜北根據地進行的戰略大轉移。1934年10月開始,1936年10月結束。歷時兩年,行程二萬五千里。...
- 重慶談判簡介
重慶談判是抗日戰爭勝利后,為避免內戰、爭取和平,中國共產黨在重慶同國民黨進行的為期43天的和平談判。談判從1945年8月29日開始,至10月10日結束。通過談判,國共雙方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 《拾穗》油畫簡介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這是一幅十分真實的,親切美麗,而又給人以豐富聯想的農村勞動生活的圖畫。從中不難看出畫家對勞動的甘苦,特別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義是有著切身的深刻體驗的。...
- 丹頂鶴簡介
世界上共有15種鶴,我國產的有9種,幾乎占2/3。丹頂鶴是鶴類的代表,是一種大型涉禽,體長在l.2米以上。它身穿潔白的衣服,頭戴朱紅色的小帽子,翅膀上的黑羽毛好像短裙子。...
- 因特網簡介;
一、教材分析本課是義務教育山東省小學課本《小學信息技術》(泰山出版社)第二冊,第8課。本教學內容在學生知識結構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本課教學內容由因特網的概念、網址、瀏覽網站三部分組成,其中瀏覽器的使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網...
- 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