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四課可愛的動物教案
動 物 說 話
一、 教學設想
“可愛的動物”是人音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第四課中的內容,這課可按三課時來完成,其中“動物說話”是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從喜愛小動物是兒童們的天性入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表現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在歌曲中體驗不同的演唱形式和藝術風格。
二、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動物說話》,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2、學習敲擊木魚并嘗試用自制樂器為歌曲演唱伴奏。
3、通過歌表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創編歌詞。
三、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動物說話》
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歌曲創作
五、 教學準備
1、《動物說話》教學課件,磁帶。
2、木魚,自制樂器,圖片。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
播放音樂
在教師的帶領下隨音樂律動進教室。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二、學習 新歌
1、(圖片出示)導入:小朋友們, 瞧:誰來了?
2、點擊課件,播放音樂。
3、教學范唱(學小雞、小鴨說話)
4、提問:“小雞、小鴨說了些什么?
5、節奏練習
| x x | x |
6、放錄音
7、教師伴奏請學生唱
提問:“你們喜歡小雞、小鴨嗎?”
那怎樣唱才能表現出你很喜歡,用你的聲音告訴我好嗎?
8、分角色表演
9、提問:“老鴨、老雞是怎么說話的?
1、看畫面,回答。
2、聆聽歌曲《動物說話》,感受情緒。
3、學生聽教師范唱。
4、回答動物叫聲(嘰嘰,嘎嘎)
5、按節奏練習動物說話并用拍手、跺腳等動作伴奏。
6、學生跟錄音唱
7、學生試著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
8、學生表演
9、學生嘗試按老鴨、老雞的說話聲表演。
運用多媒體,視聽結合,獲得生動的音樂形象,完整的歌曲印象。
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音樂,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三、創作活動
1、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的小動物還有哪些?它們是怎樣說話的呢?”
2、請學生編歌詞
3、認識木魚
4、按圖示(輕重)練習敲木魚
5、用自制樂器為歌曲伴奏
1、回答動物名稱,并學著動物說話。
2、學生自編歌詞唱
3、學習木魚的敲法,討論木魚的不同的敲法,4、用木魚為歌曲伴奏。
5、學生邊唱邊伴奏(按強弱規律)
通過歌詞創編,自制樂器為歌曲伴奏,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開發。
四、結 束
放錄音
學生帶著自制的樂器邊伴奏邊離開教室
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