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六冊音樂教案(全冊)
走進音樂世界第六冊
第一課 春天來了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春天來了》
二.歌曲《春天在哪里》
三.欣賞樂曲《春》和《百鳥朝鳳》
教學目標
一.能用優美動聽的聲音演唱歌曲《春天來了》,表達對美妙景色的贊美,通過歌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結構知識,能用動作和圖形表現歌曲的曲式結構。
三.聽賞樂曲,指導學生用動作表現音樂,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
四、進行保護大自然的環保教育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有:學唱兩首關于春天的歌曲,欣賞兩首以“春”為主題的樂曲,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萬物復蘇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計在于春”的道理,能善于利用時間,合理安排學習。《春天來了》是一首德國民謠,歌曲旋律優美動聽,它描繪了春天小鳥歌唱、百鳥爭鳴,小朋友們在田野上游戲歌唱的熱鬧場景。歌曲為aba三個單樂句組成。教材中運用了聽、唱、動、畫、敲等教學手段,使學生充分感受音樂,掌握知識。
教學重難點: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課時安排: 四課時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課件,電腦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春天來了》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新授課:學唱歌曲《春天來了》
1、教師語言導入課題,播放歌曲《春天來了》,聽完讓學生用畫筆描繪出歌曲的內容,增強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2、學唱歌曲。
(1)附點四分音符的練習。
(2)師引導學生想象春天美麗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演唱時師提醒學生注意唱歌時的歌唱心理與狀態。初唱時借助這四個音的手號位置來幫助演唱。 引導學生跳音要唱得輕巧有彈性。)
3、分析歌曲的特點,引出曲式結構。引導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及旋律的特點,歌曲的旋律是比較明顯的aba三個單樂句結構,請學生用簡單的圖形來表示三個單樂句的相同與不同。同時引導學生思考:
(1)你聽了歌曲的前奏音樂時聯想到了什么?
(2)“這些相同與不同的樂句在你聽、唱后有什么感受?請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學生分析完畢后師進行總結評價,對學生的分析,師對學生鑒賞音樂的參與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
三、拓展(環保):布置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思考自己將如何用實際行動來愛護大自然?
四、總結、下課 。
教學板書:
春天來了
強弱記號 漸強記號 漸弱記號
教學反思:經過教師引導學生能夠帶著自己的感情演唱歌曲,但在附點節奏處,有個別學生仍未能準確掌握。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歌曲《春天來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春天來了》
1、 播放課件,學生安靜地欣賞,感受春天的氣息,感受大自然的美。
2、 教師彈鋼琴,學生復習旋律。
3、 播放課件的伴奏錄音,學生跟唱歌曲。
4、 分組表演唱,其他學生評價,并說出優缺點。
5、 個別學生表演唱,其他學生評價,說出優缺點。
三、鼓勵學生在唱歌曲時,進行舞蹈的創編,可以個人的表演也可小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