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六冊音樂教案(全冊)
(5)歌曲處理:唱熟歌曲后,啟發學生帶情感演唱。第一樂句唱得輕快、跳躍,唱出兒童內心的喜悅;第二樂句是問句,唱出少年迫不及待想問清對方說什么的心情;第三樂句不宜過強,活潑可愛,聲音要有彈性;第四樂句有力上面的保持音,應唱得飽滿有力,情真意切。
4、自編自演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歌曲的表演形式。可以是歌表演,也可以是集演、唱、說、奏為一體,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誰的形式最新穎。
5、互相評價,取長補短
(三)、欣賞童聲合唱《海鷗》
1、議議、說說
查閱相關資料這個環節,可以在前一節課時布置給學生,讓他們在網上查閱有關鳥類的知識和有關海鷗的介紹。讓學生談談自己所找到的資料的內容,互相交流,導入課題。
2、聽聽
教師播放歌曲《海鷗》,要求學生用心聆聽,請同學思考這首歌曲有什么特點?聽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教師要因勢利導啟發學生聽出歌曲由兩個聲部演唱。歌曲的基調歡快活潑,由于加入二聲部,歌曲增添了抒情優美的色彩,烘托出海鷗飛翔在遼闊的海面上的意境。
3、想想
此曲是欣賞曲目,讓學生首先唱好主題樂段的旋律并要求記憶,唱主題樂段的旋律時,可跟琴演唱,老師彈一句,學生唱一句,先放慢速度練習,唱會后再回原速。在唱會的基礎上,可進行全曲的賞析活動,對比歌曲的主題樂段與發展樂段有什么不同,它們之間又是怎樣相互補充,相互聯系的。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二段音樂之間的這種互補后,進一步在理論上告訴學生二段體歌曲結構的奧妙!主題樂段的處理,可以從情緒上進行對比,前兩句歡快活潑,中間句抒情優美,最后一句前后呼應。
4、動動
隨著“海鷗”的音樂,由學生自行設計動作,表現海鷗勇敢飛翔,擊風搏浪的形象。
5、串編故事。
把學生分成小組,將本課所學的歌曲與“繞口令”用故事情節串連起來,邊講故事,邊歌唱。如:有一天我帶著可愛的土撥鼠遠離家鄉(唱起《土撥鼠》),走過橋東,繞過橋西時,樹上小斑鳩對我招用笑唱起歡樂的歌(唱《小斑鳩對我說》),不知不覺來到了海邊、啟發學生邊講邊唱,比一比,賽一賽,哪組創作的最好。
(四)認朋友
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
1、把c d e f g a b做成與鍵盤一樣大小的卡片。聽老師在鋼琴上彈出do 、re、 mi、 fa 、sol 各音, 讓學生出示相應的音名,復習檢查掌握程度。
2、老師彈出la、si兩音,出示不同顏色卡片a b ,貼到相應的鍵盤上,并讓學生唱準,認準a、b在鍵盤的位置。
3、找到a、b位置后,讓學生依次找到c、d、e、f、g在鍵盤的位置,再次鞏固。
(五)玩樂器
在認識a、b在鍵盤的位置后,再讓學生接觸玩樂器練習,要求學生移換右手一指位置,把原來c大調《我有一只小羊羔》轉在g大調彈出,這時的a、b位置聽起來為唱名re、mi的音響效果,讓學生感受同樣曲子,在不同高度上的效果。其他曲子依此類推。
(六)拓展
我們身邊有很多的小動物,它們都是我們的朋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說說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動物。例如:不傷害小動物,不吃野生動物等等。
教學反思本單元主要是學唱歌曲《土拔鼠》,能用體態感受6/8拍子的韻律;學唱歌曲《小斑鳩對我說》和繞口令練習,區分和節奏,并學會用活潑、天真的情緒演唱;欣賞童聲合唱《海鷗》,通過贊美海鷗,激勵學生要像海鷗一樣敢于拼搏,有剛強的意志;通過“認朋友”和“玩樂器”,能掌握音名a、b在鍵盤的位置,復習鞏固已學過的音樂知識。在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以后,學生能夠掌握到音樂知識,欣賞音樂的能力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