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六冊音樂教案(全冊)
||: a b c d :|| d’||
4 4 4 + 4 4 + 4 4
拍手,閃手指;跺腳,閃手指;向左行進四步再閃手指;向右行進四步再閃手指;
3、 聽唱歌曲。教師教唱歌曲時,可單獨教唱旋律聲部的演唱也可教唱二部合唱。《紅星歌》是一首d大調二拍子歌曲,歌曲為進行曲速度,雄壯而有力。歌曲強拍上的附點音符,有效地突出了行進的風格特點。教唱主旋律歌曲時:①先念歌詞做活動一,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歌曲的節奏與節拍特點;②再邊聽唱歌曲邊做活動一,讓學生在聽唱活動中感受音樂的力度與速度特點;③熟唱歌曲后,邊演唱歌曲邊做活動二,讓學生在演唱活動中感受樂句間的對比;④分小組演唱。a樂句讓一個小組演唱,b、c、d(d’)樂句全班加進來演唱,讓學生在分小組演唱的過程中充分感受節奏、旋律、音色、力度記號、重音記號的變化、樂句間、樂段間的對比所帶來的演唱風格的不同。
教唱二部合唱《紅星歌》的步驟可參照如下方法:
(1) 全體學生拍手擊b、c、d樂句高音聲部的節奏。
(2) 全體學生唱前b、c、d樂句高音聲部旋律,唱過兩次后要求背唱。
(3) 全體學生默讀后b、c、d樂句低音聲部旋律,教師請輕輕拍擊節奏,鍛煉學生內心聽覺。
(4) 全體學生背唱b、c、d樂句低音聲部旋律。當然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背唱準確,可以打開譜子看唱一遍后,再背唱,鍛煉音樂記憶能力。
(5) 學生視唱完整旋律。學生歌唱時,教師歌唱與之對比的聲部。
(6) 教師演唱旋律,學生視唱與之對比的聲部,并且要求分句背唱。
(7) 全體學生歌唱高音聲部,同時拍擊低音聲部節奏。然后交換,歌唱低音聲部、拍擊高音聲部節奏。
(8) 學生分為兩組,分別歌唱高、低音聲部,做二部合唱。
(9) 由兩個學生分聲部歌唱,檢查學生個人掌握情況。
(10) 由學生個人歌唱一個聲部,在鋼琴上彈奏一聲部,并注意按照教師的要求,并隨時進行聲部交換。
4、學習知識。播放兩種形式演唱的《紅星歌》,請同學聽音樂看畫面選擇:哪幅圖畫像音樂中單旋律的演唱?哪幅圖畫像音樂中帶有伴奏的演唱?教師總結:旋律與伴奏,旋律可以是單獨演唱的或演奏的,有時聽見伴奏在陪襯它。
5、 鞏固知識。聽辯《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片段與《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片段,請學生做活動:如果是單旋律的演唱請舉右手,如果是帶伴奏的演唱請舉雙手。
(二)學唱《讀書郎》
1、 看看。播放課件《讀書郎》。向學生提出要求:哪個地方出現了襯詞?共出現了幾次?
2、 聽聽。教師范唱《讀書郎》,要求唱出歌曲情節變化的語氣。《讀書郎》是一首歡快活潑而又稍帶俏皮、幽默情趣的兒童歌曲,作品以白話般的歌詞反映了“讀書救國”的抱負和理想。全曲共4個樂句,歌詞三段,是一種分節歌形式。開始奏出八小節的引子,然后是歌唱部分。唱完四句之后,插入富有風趣的“朗格里朗”的襯句,再重復第四句的詞曲而結束。作者吸取湖南民間音樂的素材而創作,歌曲有濃厚的地方風格。教師范唱參照譜例見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