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樂》一年級下冊全冊教案2
3、 a小女孩敲擊碰鈴。b新年晚會上人們靜聽新年鐘聲。
師問:誰發出的聲音強?誰發出的聲音弱?(碰鈴發出的聲音弱,鐘聲發出的聲音強。)
4、 復習歌曲《小動物唱歌》。
5、 引導學生注意發現歌譜中出現的“f”和“p”,理解含義,并請同學們正確地運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
1、 學習歌曲《詠鵝》。
2、 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根據古詩詞創作的歌曲《詠鵝》,體驗中國古詩的韻味,感受樂曲中描繪的鵝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
2、通過欣賞《口哨與小狗》,體會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學過程
1、 誰會背誦描寫動物的古詩?(《詠鵝》)
2、 學唱歌曲《詠鵝》。
(1) 請到家一同背誦《詠鵝》。
(2) 教師為學生講解詩詞的含義
(3) 學生朗讀歌詞,體會詩意。
(4) 教師范唱。
(5) 學生跟錄音機學唱。
(6) 體會歌曲悠閑自在的情緒。
3、 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
(1) 初聽音樂:你聽到了哪種動物的叫聲?除了小狗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
(2) 再聽音樂:主人與小狗在做什么?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 你如何表達樂曲的情緒?
(4) 對比這兩首樂曲的情緒,《詠鵝》是優美抒情的,《口哨與小狗》是歡快活潑的。
4、 總結:將今天學習的歌曲《詠鵝》唱歌爸爸媽媽聽。
第四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
1、 復習歌曲《詠鵝》。2、 學習歌曲《小毛驢爬山坡》。
教學目標
1、 復習歌曲《詠鵝》,要求學生能夠熟練背唱。
2、通過學習歌曲《小毛驢爬山坡》,體會音樂所描繪的小毛驢——俏皮、淘氣,體會音樂旋律的起伏與描述小毛驢爬山坡之間的關系。
3、 鼓勵學生選用雙相同或響板為音樂配伴奏,有條件的可以寫出簡單的節奏譜。
教學過程
1、 誰知道阿凡提的故事?能給大家講一講嗎?
2、 阿凡提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經常與誰一起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3、 學習歌曲《小毛驢爬山坡》
(1) 聽教師范唱或聽錄音。
(2) 教師分句教唱。
(3) 學生完整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學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線演唱,了解旋律描寫的小毛驢氣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
(4) 請你為歌曲伴奏:教師提供打擊樂器——雙向筒和響板
學生分組討論選擇什么樂器?為什么?表現什么?怎么敲擊?
4、 復習歌曲《詠鵝》。你能背唱這首歌嗎?
第五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
欣賞樂曲《快樂的小熊貓》。
教學目標
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感受為主,啟發學生感知樂曲所描繪的不同音樂內容,為插圖排順序。教師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將音樂變成故事講給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