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樂》一年級下冊全冊教案2
教學過程
1、 初聽全曲:感受樂曲的情緒。
2、 分段欣賞:
(1)你聽到了什么?是誰在叫?這是一幅什么樣的情景(清晨,天慢慢亮了,小鳥的鳴叫,喚醒了沉睡的森林。)
(2)誰出現了?它在干什么?(小熊貓拿著水桶,準備到河邊打水)
(3)森林里的動物們在做什么?小熊貓在做什么?(小熊貓抬著水桶,往回走。他友好的像森林里的朋友們問好)
(4)這段音樂描述了小熊貓在做什么(它一溜煙的跑回商店,做好開門前的準備工作)
3、 完整欣賞全曲,并為插圖排順序。
4、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5、 隨著音樂即興表演
第四單元 五十六朵花
教學要求
1、通過聽、唱一組少數民族歌(樂)曲,培養學生熱愛少數民族的感情。
2、感受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
3、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重點:
1、學唱歌曲《乃呦乃》《勇敢的鄂倫春》《保護小羊》
2、欣賞《杵歌》《快樂的羅梭》,感受音樂的情緒。
3、在《我家門前有條河》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難點:
1、用茶杯、碗、碟子準確的演奏歌曲《乃呦乃》。
2、聽邊樂曲《快樂的羅梭》不同樂段的情緒。
3、在《我家門前有條河》的活動中,數數、念兒歌、演奏打擊樂器、表演動作的四組同學能夠和做好。
4、編創活動《我家門前有條河》新的表演方法。
教學用具
鋼琴、茶杯、碗、碟子、數字卡片、兒歌歌詞卡片、三角鐵、響板、碰鐘、沙錘。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乃呦乃》。
教學目的
1、 學唱歌曲《乃呦乃》
2、 跟老師模唱曲譜。
3、 了解土家族的簡單知識。
4、 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這首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簡單介紹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飾、聚集地、生活習慣等民族風情。
二、范唱
要求學生安靜得聽,聽完后談一談自己對歌曲的感受,還可以評價一下教師的范唱。
三、學唱歌曲
1、 教師范唱或聽錄音,要求學生聆聽、記憶涂了顏色的小節。
2、 教師范唱,請學生在有顏色的小節出拍手。教師范唱,學生在此小節處設計其它動作。
3、 學生跟教師分樂段模唱歌詞數遍。
4、 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 請一位同學領唱、其他同學齊唱涂色小節。
6、 學生跟教師模唱歌譜,學生重點記憶涂色小節。
四、課下活動
1、同學們回家試著找可以發出do\mi\sol三個音的物體演奏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里裝上不等的水。下節課請同學們帶著所選擇的“樂器”來演奏這首歌曲。
2、 請查找關于高山族的資料。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
1、 復習《乃呦乃》。
2、 欣賞《杵歌》。
教學目標
1、 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呦乃》。
2、 欣賞《杵歌》。
教學過程
一、 復習《乃呦乃》
1、 齊唱歌曲。
2、 請學生獨唱歌曲。
二、 請同學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呦乃》。
三、 請同學用其它“樂器”演奏《乃呦乃》。
四、 欣賞《杵歌》
1、請同學介紹有關于高山族的資料。
2、欣賞《杵歌》
3、隨歌曲《杵歌》作舂米的動作。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