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彼岸新潮聲》
第六單元 《彼岸新潮聲》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密西西比河》、《捷瑞克之役》,了解黑人歷史和美國音樂發展之間的關系。通過欣賞管弦樂《藍色探戈》、《藍色狂想曲》感受布魯斯、爵士樂特有的韻律和節奏特色,了解“藍調”的相關知識。
通過學唱美國民歌《啊,蘇姍娜》和加拿大民歌《紅河谷》,從情緒、內容以及音樂本身特點進行對比,感受兩個國家民族音樂風格的異同。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ppt、cd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師:15世紀,哥倫布發現了一片“新大陸”,被命名為“美洲”。500多年來,這個“黃金寶地”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各民族種族之間的融合,形成獨特的北美文化,今天讓我們一同走近北美音樂。
二.欣賞感受黑人歌曲:
《捷瑞克之役》
交流美國黑人的歷史:
聽賞《捷瑞克之役》,感受歌曲強烈的動感、節奏的多變。
《密西西比河》:
1.簡介歌曲:美國歷史上有一為著名的總統——林肯。同學們對他應該不陌生,林肯總統在任期間美國國內爆發了一次內戰,即歷史上的美國南北戰爭。這是一場解放南部黑人奴隸的戰爭。那么美國南部的黑人究竟生活怎樣呢?有一部電影《湯姆叔叔的小屋》就是講述了南北戰爭時期的故事,下面我們來欣賞這部電影中的插曲《密西西比河》。
2.初聽歌曲,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歌曲:
速度: 緩慢 音色: 暗淡、低沉
旋律: 壓抑 節奏: 附點、切分較多
總結:從以上的兩首黑人歌曲中,你感受到美國黑人怎樣的性格特色?
三.欣賞感受“布魯斯”、爵士樂:
《藍色探戈》:
1.師:blue在英語中是“藍色”的意思,如果說紅色表示熱情、綠色表示活力、那么藍色表示怎樣的情緒?(憂郁、沮喪)。在19世紀末,美國南部黑人中流傳了一種速度緩慢的“哀傷音樂”,叫做“布魯斯”,主要是表達黑人奴隸被販賣到美洲后內心痛苦、哀傷的心情。后來,這種獨特的在ⅲ級音和?級音上降低半音的音調就被成為“布魯斯”,也叫“藍調”。
2.聽賞《藍色探戈》,感受風格的變化。
《藍色狂想曲》:
1.師:下面,我們來聽一段旋律,聽一聽你是否熟悉,如果熟悉,在哪里聽過?
播放《藍色狂想曲》片段(從4分57秒開始),說出在哪聽過。(動畫片《貓和老鼠》)
師:這段旋律是美國音樂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是美國著名作曲家喬治.格什溫于1924年創作的鋼琴協奏曲中一段。
2.欣賞樂曲,說出樂曲的演奏樂器以及樂曲的情緒。
(單簧管、圓號、薩克斯管、鋼琴、弦樂器,樂曲風格活潑奔放,富有動感。)
師:這類具有活潑、奔放特點的音樂,在英語中叫jazz。翻譯成中文就是“爵士樂”,是美國本土最有影響的藝術種類。那么格什溫為什么給自己的這首爵士風格的協奏曲命名為《藍色狂想曲》呢?
3.聽辯p/54上的兩句樂句,哪一句是符合“布魯斯——藍調”特點的,為什么?
4.師:《藍色狂想曲》中含有“布魯斯——藍調”音樂元素嗎?如何來判斷?
再次欣賞《藍色狂想曲》。
5.說說格什溫為自己的這首爵士風格的協奏曲命名為《藍色狂想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