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大家一起唱兒歌
1、復習舊歌。教師播放上節課教過的歌曲《小燕子》,請學生邊唱邊跳。
2、演木偶戲。教師隨錄音帶伴奏范唱歌曲《有個洋娃娃》并且做木偶戲的表演導入新課,教師可以多做幾次表演,表演時要灰諧、幽默有趣,將洋娃娃可愛的形象展示出來引發學生的興趣。
3、學唱新歌。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有個洋娃娃》,可以讓學生聽唱歌曲,也可以跟隨教師輕聲學唱歌曲。
4、鞏固知識。段落反復記號, :|| ||表示唱完第一段后,從頭反復跳過第1直接唱第2結束。
5、學新知識?凑l能在《有個洋娃娃》這首歌中找到這兩個新音si 、do’,請學生跟隨教師做新手號的練習。
6、唱唱演演。熟唱歌曲后,學生可模仿電視或木偶戲的表演,自己唱唱演演。
7、對比學習。教師啟發學生比較《小燕子》與《有個洋娃娃》這兩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歌曲風格。一首是中國兒歌,一首是印度尼西亞兒歌。(運用旋律、節奏對比分析的方法進行比較)
(三)學唱《音階歌》
1、憶憶。教師彈唱《小鈴鐺》、《五聲歌》,請學生邊回憶邊輕聲跟唱并說說歌曲里面有哪幾個音。
2、唱唱。教師范唱《音階歌》,請學生仔細聽兩個新來的朋友是怎樣唱的?學生輕聲跟唱,演唱時教師注意提醒學生:耳朵尖,聽音準,輕聲唱好《音階歌》。練唱時,可采用跟隨老師的手號練唱,或讓學生邊打手號邊唱。
3、做做。教師請學生把新來的朋友和老朋友排成一隊并打出手號,如;每組8個人,從低到高排好隊,do朋友排第一,re朋友排第二,依次類推,do’朋友排最后也是最高的一個,請每個小朋友依照從低到高的順序唱出自己的唱名并打出手號。反之,從高到低的順序唱出自己的唱名并打出手號。
4、練練。教師請學生看多媒體課件中的音高練習,里面有鋼琴的圖像和“1、2、3、4、5、6、7、1”8個音,當學生用鼠標點擊鋼琴圖標時時,會聽到從鋼琴里彈出一個音,把聽到的這個音用鼠標拖入相應的花朵中。(比比誰最棒)
5、聽聽。教師任意彈奏已學過的8個音,請學生聆聽所彈奏的音,并打出手號,此活動教師可采用小組比賽或個人比賽的形式進行聽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關注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6、比比。讓學生比比誰背唱《音階歌》最好、最快。
7、評評。教師請學生自評,是否參與音樂活動?是否會唱《音階歌》是否準確唱出8個音的唱名及打出手號?有什么不足之處。評估的目的在于在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8、環保教育。教育學生要熱愛大自然,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
教學反思:本單元只要通過演唱兒歌《小燕子》,培養學生愛大自然、愛動物的情感。通過演唱兒歌《小燕子》,學生能創編小歌舞劇與他人合作共同表演,也能夠配合歌曲用身體做動作;通過演唱兒歌《有個洋娃娃》,學生能初步感受與體驗不同國家、不同音樂風格的兒歌;通過模唱《音階歌》,學生能唱準音階的各音級,掌握七聲音階排列的順序,為今后的音樂技能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學生學習的時候能夠很好地調動積極性,學習效果還不錯,在知識點的學習上,更夠比較好的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