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伸出一只手》教研教學設計
音樂
教研專題:有效參與,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一、教學內容:
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三年級第六冊第八課《愛和平》——《每人伸出一只手》。
二、教學內容分析:
《每人伸出一只手》是一首頌揚各國兒童團結、友誼、和平為題材的歌曲。曲調堅定有力,充滿著熱情。全曲為二段體。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曲中運用了“x x •x ” “x • x ”節奏,使音樂富有推動力,它生動地
表現了世界不同膚色的兒童伸出友誼之手,手拉手高唱著和平友誼之歌的情景,情緒熱烈。歌曲在熱烈而歡快的8個小節間奏后進行第二樂段,曲調以上移一度的級進手法,把歌曲的情緒層層推向高潮,猶如形成一股世界和平友誼的洪流。最后一句節奏突然拉寬,旋律舒展,音調出現了全曲最高的“5”,以堅定有力的情緒結束全曲。
三、教學對象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經過三年的音樂學習,已經有一定的歌唱、傾聽的能力,并會通過音樂活動隨著音樂做簡單的動作,在思維能力方面,已經能夠有自己的想法。但這年齡段的學生仍屬于比較好動,容易受情緒的改變而對學習的態度。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知識水平,有針對性地設計本課內容。
四、教學目標:
1、 初步學習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的演唱,能用自然的聲音歌唱。
2、 合作用簡單的動作進行歌表演。
3、 培養身體協調性,思維的敏捷性。
4、 在愉悅的音樂活動中,感受人類和諧共處能讓這個世界更美麗的道理,產生熱愛和平之情。
五、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會大膽地演唱《每人伸出一只手》
教學難點:共同參與用簡單的動作創編歌表演
六、教學策略: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現有的知識水平,本課教學通過引入xx年奧運作為整課的主線,擴闊學生的視野,讓情景帶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的情緒,最終能更好地體現各國兒童團結和平的音樂體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愉悅的情景下采取欣賞、模唱、模仿、游戲、創編等方法,重視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老師的良好示范給學生,促使學生在學習歌曲基礎上能自編動作表現歌曲的含義,邊唱邊跳,在玩中學。本課設計并與品德課有機地結合,滲透和平團結,人類和諧共處,世界更美好的情感。
七、教學準備:
1、 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電腦及課件、卡片、磁吸等。
2、 學具準備:白色手套、黃色手套、黑色手套若干。
八、教學過程:
(一)進入情景,有節奏地律動
導語:大家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值得高興的消息。大家都想知道嗎?瞧!(出示片段)
世界性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我們中國首都舉行,非常值得我們中國人自豪,為了表現此刻的心情,我們用手隨著音樂舞動起來吧!
【設計意圖】安定學生情緒,拉近師生距離,調動學生情緒。豐富學生手部的動作,并為歌表演的創編奠定基礎。
(二) 師生互動,學習歌曲
1、 觀看錄像,導入新課
師問:奧運會是全世界的一件運動盛事,那么都有些什么膚色的人參加這次盛事呢?
師:來自不同國界,不同膚色的人來參與我們的奧運會,作為東道主的我們是否應該為這件盛世出一份力,讓我們《每人伸出一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