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級音樂下冊第一單元教案設計
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題
欣賞《冬獵》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設計
1、通過欣賞這首作品,了解柳琴的音色、演奏特點、表現手法以及樂曲所描繪的北方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2、了解并掌握作品的演奏形式、作者、作品大意。教學方法設計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一、 創設情境 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二、 自主探究 1、 師生合作,學習熟悉新課, 2、了解樂曲的主奏樂器辨聽音色 教學重難點:感受、表現歌樂曲的不同音樂形象。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冬獵》也選自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寫了居住在大小興安嶺的鄂倫春人的狩獵場面。“鄂倫春”意即“山嶺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獵前特有的緊張氣氛。接著栩栩如生地描繪了追獵的場景,隨后樂隊全奏出歡樂明朗的歌調,抒發獵人滿載而歸時的喜悅心情。劉錫津: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作曲,國家級優秀專家。現任中央歌劇院院長。代表作品有:聲樂作品《我愛你,塞北的雪》《北大荒人的歌》《我從黃河岸邊過》《東北是個好地方》《北大荒──北大倉》,第六屆全運會運動員之歌《閃耀吧──體育之星》,第三屆亞洲冬季奧運會主題歌《亞細亞走向輝煌》等。器樂作品有合奏《絲路駝鈴》,月琴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雙二胡協奏曲《烏蘇里吟》《為四種民族樂器而作─滿族組曲》,柳琴組曲《滿族風情》,大型民樂合奏《紫金寶衣之秋──眾善普會》,箜篌組曲《袍修羅蘭》(八首),大型組曲《漩澓頌》(合奏),交響序曲《一九七六》,交響詩《烏蘇里》,月琴協奏曲《鐵人之歌》,交響合唱《金鼓》等。舞劇《渤海公主》在香港演出成功,并獲文化部“優秀演出獎”“作曲獎”;音樂劇《鷹》獲文化部文華大獎,并獲文華作曲獎。讓學生對樂曲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熟悉柳琴的音色。 1.播放北方少數民族生活的錄像片段,導入教學。2.介紹這兩首作品的出處、作者。
3.欣賞《馴鹿》
(1)播放錄音,讓學生談談樂曲描繪了怎樣的情景以及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教師總結。
(2)展示月琴的樂器圖片或實物,向學生介紹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現手法。
(3)再次播放錄音,并播放鄂溫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音樂。
(4)請學生拍手或拍腿,用 × ×│×0× ×│的結奏為a段音樂伴奏。
4.欣賞《冬獵》
(1)播放錄音,讓學生談談樂曲描繪了怎樣的情景以及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教師總結。
(2)展示柳琴的樂器圖片或實物,向學生介紹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現手法。
(3)再次播放錄音,并播放鄂倫春人的生活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音樂。
(4)讓學生談談書上所列兩段主題分別是以什么樣的速度、情緒演奏的,分別表現了怎樣的情景。
5.將這兩首作品連起來欣賞,請學生談談這兩首作品有何異同,并比較月琴與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