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音樂《天山風情》教學設計
《天山風情》教學設計
執教年級:五年級下期
教學目標:
1. 能認真聽賞《瑪依拉》,感受哈薩克民族風格,并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歌曲的基本情緒。
2. 能夠用熱情明亮的聲音演唱烏孜別克族民歌《一杯酒》,同時學習手鼓的基本打法,并能用“x x x ”的節奏為之伴奏。
3.積極參與《掀起你的蓋頭來》的綜合性表演活動, 學跳簡單的新疆舞,并能隨樂進行歌舞表演。
教學設想:
本課以老師聲情并茂的歌聲《你會愛上她》導入,繼而由師生交流“天山風情”進入情境,作為了解相關文化的切入點,引出每一項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聽賞、歌唱、舞蹈等活動中,感受新疆的民俗風情;了解新疆歌舞藝術。讓學生在情境體驗、情感共鳴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
教學重難點:
新疆歌舞的綜合表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新疆服飾、頭飾、手鼓、酒杯。
教學時間:
四十分鐘。
教學過程:
—、情境定向:
1.聽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拍手進教室,隨音樂模仿老師作律動練習。(cai:《掀起你的蓋頭來》)
2.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剛剛從一個地方采風回來,那如詩如畫的景色,令我久久難忘。你們想知道它是哪里嗎?讓我來告訴你她的美麗與神奇——
教師聲情并茂地演唱《你會愛上她》。
師:噢,都聽出來了!是? 生:……
師:大家能從老師的歌聲中,聽出這是新疆,說明對它并不陌生。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感受天山腳下,那神秘、別樣的風土人情。好不好?你們想了解哪些相關的話題呢?
3、交流新疆相關文化
(cai:天山風情四大板塊地理位置 、民族文化、各色特產、自然風光)
學生自由選擇想了解的話題。網絡鏈接➙
地理位置:古老美麗的新疆位于我國西部邊陲,猶如天山腳下一顆璀爛的明珠。
民族文化: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哈薩克、烏孜別克、維吾爾為主體民族。
各色特產:新疆不僅是瓜果之鄉,還以地毯之鄉、陶瓷之鄉的美譽名揚全國。
自然風光:那里有天池、火焰山、伊犁草原等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令人遐想。
二、聽賞女聲獨唱《瑪依拉》
師:新疆景美人更美,尤其是那里的女孩子,美得就象天山的雪蓮花。這次我剛到新疆,就認識了一位可愛的小姑娘,老師帶回了她動聽的歌聲。看誰最用心,聽出她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愛好?
1. 初聽《瑪依拉》第一段.(cai《瑪依拉》第一段)
師:她叫什么名字? 人們怎樣稱呼她?
生: ……
師:對,詩人瑪依拉,歌手瑪依拉。我還聽到當地的人們把詩人和歌手尊稱為“阿肯”,就是能寫詩會唱歌的藝人。
師: 瑪依拉有什么愛好啊? 生: ……
師:彈唱(高興時唱上一首歌,彈起冬不拉、冬不拉) 是的, 瑪依拉喜歡彈奏冬不拉,這是哪個民族的愛好呢?咱們接著往下聽。
2. 聽賞《瑪依拉》第二段.(cai《瑪依拉》第二段)
師:誰先來告訴我,瑪依拉是哪個民族的? 生: ……
師: 哈薩克、瑪依拉、冬不拉,三者有什么聯系嗎? 生: ……
師: 冬布拉是哈薩克草原上最普及最流行的樂器。瑪依拉是哈薩克族人,所以喜歡彈奏冬不拉。回答的非常好,老師用新疆語獎勵:“亞克西”!
(cai:出示四位身著不同民族服飾的姑娘)
師:老師帶回了瑪依拉的照片,大家猜猜在這四位美麗的姑娘中,哪一位是瑪依拉?猜對了,老師還有獎勵呦! 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