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音樂《天山風情》教學設計
(教師一邊為回答正確的學生戴上哈薩克族頭飾,一邊解說——)
師:這是一頂哈薩克族的羽翎帽,老師給你戴在頭上。哈薩克人喜歡用羽毛來裝飾服裝,她們帽子上插著的高高羽翎,就是哈薩克少女的標志。
師:從歌聲中、照片上,你們感受到瑪依拉的性格是怎樣的? 生:……
師:從瑪依拉的性格中,我們感受到了游牧民族的爽朗與自豪。讓我們伴著的瑪依拉的歌聲走進哈薩克,去領略那別樣的風情吧!
3. 整體聽賞《瑪依拉》
(cai哈薩克服飾、歌舞、風俗、活動視頻)
學生伴著音樂感受哈薩克民俗文化,并隨樂跟唱。
三.演唱《一杯酒》
1.情境性范唱 (cai:烏孜別克牧民待客)
師:告別了哈薩克族的小姑娘瑪依拉,老師又被邀請到了一位烏孜別克的牧民家中做客。你們可能不知道烏孜別克人是怎樣待客的吧?
(拿酒杯走到同學中間)
師:請同學們像老師這盤膝而坐。老師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樣一個場面,主人和客人圍坐在一起,席間一邊敬酒,一邊熱情地歡呼:別比雅拉!別比雅拉!喝得高興時就唱起來。
(師范唱:嘿!別比雅拉!別比雅拉!別比雅里買!)
生:(舉杯模仿唱)嘿!別比雅拉!別比雅拉!別比雅里買!
師:你們知道“別比雅拉”是什么意思嗎? 生:……
師:別比雅拉直譯為“一杯酒”,在這里用作一句歡呼語。
(cai:《一杯酒》背景音樂)
師:現在,老師做主人,你們是客人, 熱情的主人要為你們獻上《一杯酒》了!
(第一段:教師范唱,并做情境表演)
師:我們烏孜別克人敬酒有個習慣,頭三杯酒是不能不喝的的噢!
(第二段:教師邊表演唱邊邀請學生)
師:請你們像主人一樣,為大家獻上一杯芳香的美酒!(學生情境表演)
2.感受性教唱
師:主人敬酒時,客人也要回敬。現在,請客人們和主人對唱酒歌,好不好?
(cai:《一杯酒》歌詞)
(教師背手風琴坐到學生中間)
對唱:教師彈唱《一杯酒》第一樂句,學生隨樂合唱第二樂句;教師第三樂句,學生第四樂句。
3.準確性視唱
(cai:《一杯酒》歌譜)
師:尊敬的客人們,為了把酒歌唱得更準確,我們來揮拍視唱一遍。
4.裝飾音唱法
師:同學們注意到了這個地方有一個什么裝飾音啊?(前倚音)
師:前倚音有什么作用啊? 生:(產生波動感,具有新疆風格)
(師彈唱,示范有前倚音和無前倚音的對比效果。)
師:怎樣來唱好它呢? 生:……
(引導學生用拍手、抖肩的動作感受前倚音的演唱方法;并強調反復記號。)
5.齊唱歌曲
師:歌曲的演唱情緒是怎樣的?(生齊答)
師:同學們,讓我們把歌詞帶入,用熱情明亮的聲音,有表情地齊唱全曲。
6.演唱全曲
師:我看到客人們已經躍躍欲試了,請自由的拿起身邊的鈴鼓, 參與到敬酒的活動中來!
(教師示范節奏x x x x x ,學生邊輕唱旋律,邊練習鈴鼓)
師: 尊敬的客人們,讓我們一同唱起來、動起來吧!
(教師手風琴伴奏)
(鈴鼓的學生站到小組前打節奏,其他學生一邊合唱《一杯酒》,一邊律動。)
四、活動《掀起你的蓋頭來》
1.手鼓練習
師:剛才你們表演的時候手里拿的樂器叫……看,老師手里拿的樂器與你們手中的有什么不同嗎?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