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音樂小學音樂合唱隊教案集
小學合唱社隊教案
第一次活動教案
一、 教學內容
1、介紹合唱藝術的意義:合唱藝術不但可以培養人的藝術修養,還可以培養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質,對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處。
2、介紹合唱隊的要求,本學期、本學年的目標。
3、隊員組成情況介紹(自愿、指定相結合)。
4、介紹正確的歌唱姿勢和呼吸。
5、單聲部練聲曲訓練,學習《歡樂頌》旋律。選拔隊員。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明白參加合唱隊的目的、了解合唱隊的功能、對自己健康成長的意義。。
2、要求學生培養其正確歌唱的姿勢。
3、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進行歌唱。
4、要求學生初步掌握起拍與收拍,整齊劃一,起得整齊,收得干凈。
三、教學步驟與方法
(一)、合唱訓練
1、 姿勢訓練: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氣時的狀態,提眉,面部略帶微笑,隊員的姿勢要統一。合唱中統一姿勢,首先給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擻、整齊美觀,它是合唱中諸方面統一的第一步。實際上統一合唱姿勢不僅使合唱隊具有整齊美觀的外表,更重要的是這關系到整個合唱隊的發聲狀態,所有合唱隊員的身體器官只有盡可能地保持狀態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隊員的發聲”樂器”處于相對統一的工作狀態中,從而獲得比較完美的音響效果。這是合唱追求的目標,而統一的姿勢就是做到這一點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勢還有助于在合唱排練中減少疲勞,從而提高排練效率。
2、 呼吸訓練:
口鼻同時吸氣,吸氣不宜有聲響亦不宜太深。呼吸是歌唱發聲的動力,也是共鳴、音準,咬字吐字等的基礎。在合唱中,沒有合理統一的呼吸,就沒有良好的氣息支持和統一的合唱發聲,也就不可能自然、流暢而整齊地完成演唱。特別是在換氣較明顯或很多特殊換氣的地方,如果對全體隊員沒有統一諧調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因而影響合唱的整體音響效果。因此,我們在訓練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使每個人的呼吸趨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換氣的地方要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使合唱隊整體達到呼吸的統一。
3、發聲訓練:模仿老師的發聲方法和音色,讓所有學生的聲音往老師的音色上靠,邊唱邊聽,力求音色和諧、統一。
(二)作品訓練《歡樂頌》
1、 難點訓練:第四樂句從第三樂句的最后一拍開始,樂句也略有變化。
2、 輕聲唱譜,注意樂句間準確呼吸。
3、 分別用“啦、咯、嚕”進行哼鳴練習,可以打開喉嚨,沖擊頭腔和鼻腔。
(三)請同學單獨演唱,根據其演唱的情況選拔隊員,并確定其聲部。
第二次活動教案
一、 教學內容
1、 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合唱隊?
2、 了解聲部的劃分。避免學生覺得低聲部是唱得不好或聲音條件不好的學生加入的。
3、 按照上一課的理論要求進行發聲練習。
4、 粗排二聲部合唱《紅蜻蜓》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 讓學生了解合唱團的相關情況,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知道各個聲部在合唱隊中的重要作用,確立聲部平等的地位。
3、 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指導學生正確發聲。
4、 分聲部粗排《紅蜻蜓》
三、教學步驟和方法
(一)、介紹什么是合唱團
1、什么是合唱團? 不是任何一個集體歌唱的組織都可視為合唱團,偶然或驟發性的集體歌唱只能叫做群眾歌詠活動,二者的區別不僅體現在演唱水平的差異上,更重要的是歌唱目的不同。前者的歌唱行為表現為藝術追求,后者的歌唱行為則是以集體歌唱為特定表達手段的社會活動。 合唱團是那樣一個集體,它充分掌握那些必不可缺的合唱技巧和藝術表現手段、以表達作品中所蘊藏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思想內容。合唱團是按聲部來建構合唱組織系統,聲部則是依據嗓音個性特征即音域的寬廣來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