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音樂小學音樂合唱隊教案集
2、聲部的劃分 高聲部 低聲部
(二)、粗排《紅蜻蜓》
1、分聲部教唱樂譜。 2、學唱歌詞。
第三次活動教案
一、教學內容
1、介紹合唱隊的特征
2、呼吸訓練
3、發聲練習
4、細排《紅蜻蜓》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通過對合唱隊特征的了解,讓學生知道每一個人在合唱隊中都擔當著重要的作用,要有個人服從整體的意識。
2、通過呼吸訓練,讓學生逐步養成科學地使用氣息歌唱。
3、通過發聲練習,用“u”或 “lu”來練唱,以此訓練學生的頭聲。
4、兩聲部合唱,先唱樂譜,后填詞。做到聲音高而不擠,低而不壓,弱而不虛,強而不炸。
三、教學步驟和方法
(一)、介紹合唱隊的特征
合唱隊里有所需的聲部,有足夠數量的人以及在組織上有特定的體裁,這些還不能使這個集體成為名副其實的合唱團。合唱團應擁有一個藝術演唱集體所具有的特征。這些特征一般稱之為合唱音響成分。
首先,全體合唱人員要善于同時唱,也就是說,所有人要象一個人那樣開始和結束一首歌曲的演唱。唱時,在同一時間發出一個詞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吸氣,完成由快到慢和由慢到快的過渡。合唱音響的這一成分稱之為節奏齊。同樣必要的是,每一個聲部和整個合唱團的合唱人員在作品內容要求的地方能夠以同樣大聲或同樣小聲來演唱。這種個別人在眾人中不突出的本領可保證整個合唱團音響力度的平衡。合唱音響的這一成分稱之為力度齊。合唱團的全體成員應準確地演唱自己的聲部,正確地演唱自己的旋律,音調純正,不跑調。每一個人都善于純正地演唱,就可保證整個合唱團音調的純正。這個合唱音響成分稱之為音準。在合唱曲中,文學的詞具有很大的 意義。合唱團人員如果詞讀得不清晰,會妨礙聽眾對歌詞內容的理解。詞與曲在一首歌中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合唱人員應特別注意所唱作品的詞,發音準確和清楚。合唱音響的這一成分稱之為吐字。對作品進行卓越而富有表現力的演唱,事先要擬訂個別地方的不同力度、不同音響色調,亦即色調變化。合唱的上述特征——齊(節奏齊和力度齊),音準,吐字,色調變化——只有在其總和中才能造就一個名副其實的合唱團。
(二)、呼吸訓練:
首先應該讓學生在歌唱之前上身保持直立姿勢,兩眼平視前方,雙肩放松,挺胸收腹。其次再用口鼻慢慢地平穩地吸氣,緩緩地用口呼氣。在訓練過程中可形象地去啟發學生在吸氣時如在聞花香或在用麥管吸水;吐氣時讓學生想象是在緩緩地用嘴吹蠟燭上的火苗,讓它晃動而不息滅,讓學生學會有控制地吸氣和呼氣來鍛煉橫膈膜的自控氣息能力。
練習方法:吸氣——控制——吐氣(每次各10秒)
(三)、發聲練習:
1、2/4 5 4︱3 2︱1——‖
u
“u”短音
“u”長音
“o”短音
“o”長音
4、 和聲練習
第一聲部 ⅰ
第二聲部 5
第三聲部 3
第四聲部 1
做哼鳴練習:m(a)位置高,穿過眼睛唱出來,多做幾個, 先看手勢,逐個聲部加入,然后試著四個聲部同時發聲,位置要高,聲音要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