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京韻(第5課時)(新人教五下音樂教案)
第六課京韻(第5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我是中國人》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表演《我是中國人》,進一步體驗以京劇音樂為素材而創作的濃郁京韻,學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2、情感目標:感受、體驗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寶庫里戲曲中的京劇音樂風格與韻味,進一步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
3、能力發展目標:通過表演,加強對京劇曲調的認識,培養對京劇的欣賞和表演能力。
教學分析
歌曲《我是中國人》
這是一首曲調根據京劇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的音調綴成的戲歌。全曲唱詞簡短、朗朗上口,曲調的運腔十分口語化,它熱情地頌揚了中華民族講文明的傳統美德。曲中每一句中均運用了前半拍的八分休止符,使得曲調剛健有力,特別在最后一句的“人”字上通過了一字多音的長運腔把音調推向全曲的最高音“5”形成高潮,繼爾又以下行五度結束在“1”音上,它以自豪的語氣和心情唱出了中國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
京劇小知識
〔行當〕
生:男性正面形象。中老年男性稱“老生”,又可分為“文生”與“武生”;年輕男性稱“小生”;小孩子稱“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其中,端莊嫻靜的形象,唱功為主的稱“青衣”;活潑、潑辣的形象,以念、做為主、以唱為輔的稱“花旦”;以武技擅長的稱“武旦”;老年女性稱“老旦”。
凈: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
丑:滑稽、幽默、機敏、活躍的人物,也有“文”、“武”之分;能言善語、幽默詼諧的中老年婦女稱“丑旦”。
〔臉譜〕
紅臉:表示忠勇正直,如關羽。
白臉:表示奸詐狠毒,如曹操。
黑臉:表示剛正不阿,如包拯。
藍臉和綠臉:中性,表示草莽英雄。
金臉和銀臉: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類者。
教學重難點
表演《我是中國人》,進一步體驗以京劇音樂為素材而創作的濃郁京韻,學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本課曲目的音響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這節課主要是在前幾節課的基礎上,讓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京劇藝術,通過表演更好的展示我國的民族民間藝術寶庫里戲曲中的京劇音樂風格與韻味,進一步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所以對京劇的一些專業的術語就必須有一定的了解。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表演《我是中國人》
1.“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是每個中國公民應有的品格。京歌《我是中國人》表現了當代中國人自尊、自豪的形象。
2.聆聽范唱。
全體學生跟隨著范唱用手指點著“板”。
3.分句跟唱。
(1)點著“板”跟唱曲調。
(2)點著“板”跟唱歌詞,注意唱好最后的一個字“人”的拖腔,盡量做到“字正腔圓”。
4.跟著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
5.以自豪的情感跟著伴奏帶唱好京歌《我是中國人》。
6.分組編排表演唱《我是中國人》。
7.召開戲曲演唱會。
三、自制京劇臉譜
1.介紹京劇人物“行當”:生、旦、凈、丑及其臉譜(見教材分析后的小知識)。
2.準備一部分臉譜的圖案供學生自制時作參考。
3.學生在課前也可收集一部分京劇的各種行當的臉譜圖。
4.學生分組自制京劇臉譜。
5.展示會。
學生各自戴上自制的臉譜在鑼鼓(經)點的伴奏下走著步子,在教室內走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