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造樓(二)》上海版二年級下學期
第二單元 音樂童話
第四課 玩——小猴造樓(二)
教案出處:上海教育資源庫集體備課
【設計思路】
這節課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第四課,主要教學內容是玩玩小猴造樓(二),認識五線譜間上f、l、d’三個音的音位并唱準其音高和游戲《玩具樂》。
音樂知識的學習一般比較枯燥,二期課改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要淡化音樂知識的教學,但是不等于不教,所以根據二年級學生已有的身心特點,本節課的設計將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樂、玩中體驗、認識、掌握五線譜間上f、l、d’三個音,并在玩玩具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讓學生即興創編各種節奏進行接龍、多聲部練習等,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準能力、創編能力及相互間的合作能力。
【教學內容】
1.小猴造樓(二)
2.游戲《玩具樂》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音樂游戲,讓學生感知音樂的神奇,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即興創編能力。
2.通過色塊感知三個間上f、l、d’的音高位置,鞏固唱名發音及音準,同時幫助學生分清“線”與“間”的概念。
3.在聽聽、唱唱、創創、奏奏、玩玩、寫寫的過程中,掌握f、l、d’的音高,并鞏固復習學過的節奏,并引導學生按節奏的韻律進行接龍、多聲部的練習,提高學生即興創編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認識f、l、d’在五線譜上的位置,并唱準其音高。
2.在恒速的狀態下即興創作節奏進行接龍、多聲部節奏練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小猴造樓(二)
1.導入:復習上節課學過的五線譜知識及線上的m、s、si三個音。
說明:
通過復習上節課學習的五線譜知識及線上的三個音,為學生學習間上音作準備,同時也是鋪墊。
2.兒歌
師:聰明的小猴造大樓,大樓里住著小音符,聽聽它們該住哪里,誰能上來擺一擺。
(1)老師朗讀兒歌
(2)學生在五線譜上擺放出f、l、d’三個音的位置,并告訴大家
(3)聽著琴聲唱唱音高
(4)師生對讀兒歌
說明:
本環節要求學生仔細聆聽兒歌,從兒歌中知道f、l、d’三個音是住在間上的,要求區分出“線”和“間”的位置,同時也是對學生掌握五線譜知識的鞏固及反饋。
3.游戲
(1)跳橡筋:地上放五條彩線,學生分成幾組進行游戲,要求聽出琴上彈奏的音就跳到相應的位置上并唱一唱,看誰的反應快、聽錯的學生坐到位置上,剩下的學生繼續游戲。
(2)摘蘋果:聽音把蘋果放在相應的線或間上
(3)小貓釣魚:學生戴上小貓頭飾,聽音釣相應的魚
(4)揀樹葉:學生手拿寫有唱名的籃子,聽音揀相應的樹葉
說明:
游戲是學生喜愛的活動之一。通過各種音樂游戲來鞏固學生的音高及音準概念,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本環節的游戲,教師可以選擇性地在每節課中進行,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游戲,循序漸進的進行聽辨、音準訓練,以鞏固掌握各音的音高。
三、游戲:《玩具樂》
1.教師朗讀兒歌
2.學生自學書中已有的節奏
3.教師選擇書中的一個動物為它創編節奏并拍拍讀讀
4.學生模仿,選擇其中的一種動物進行創編,并把節奏寫在相應的圓圈中,隨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