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造樓 圓圈、方塊和三角》上海版二年級下學期
第三單元 外國小曲
第五課 玩——小猴造樓 圓圈、方塊和三角
教案出處:上海教育資源庫集體備課 【設計思路】
這節課是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第五課,主要教學內容是玩玩《小猴造樓》、《圓圈、方塊和三角》。音樂活動《小猴造樓》,是一首讓學生初步感知“do”和“re”的位置的短小、有趣的游戲式兒歌!秷A圈、方塊和三角》是一首根據日本兒童游戲改編的簡短、活潑的二拍子歌曲, 學生可以邊唱邊搭各種圖形 。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音樂教學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藝術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因此在這節課中,我抓住學生喜愛小動物的年齡特點,引導他們在游戲式的兒歌中,初步感知“do”和“re”的位置;并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 通過玩玩日本兒童游戲《圓圈、方塊和三角》,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教學內容】
1. 玩《小猴造樓》,認識do 、re。
2.日本兒童游戲《圓圈、方塊和三角》。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在游戲式的兒歌《小猴造樓》中,初步感知下加一線唱“do”,下加一間唱“re”,為以后學習五線譜做好準備。
2.通過玩玩日本兒童游戲《圓圈、方塊和三角》,來培養學生對形狀的興趣以及伙伴間合作表演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初步感知“do”和“re”的位置,并唱準唱名。
2.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合作表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聽著舒伯特的《搖籃曲》律動進教室
二、展示交流
說明:
通過展示交流, 給學生一個平臺,鼓勵他們把自己搜索到的有關《搖籃曲》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在分享中豐富對《搖籃曲》的理解,激發其自主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音樂活動《小猴造樓》
1. 認識“do”和“re”兩塊磚的位置
2. 看圖學唱唱名
3. 配上兒歌反復練習,要求音要準
4. 填一填、唱一唱
說明:
抓住學生對音樂游戲《小猴造樓》的興趣,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感知下加一線上的磚唱“do”,下加一間上的磚唱“re”,為以后學習五線譜做好準備。
四、日本兒童游戲《圓圈、方塊和三角》
(一) 學唱游戲歌曲《圓圈、方塊和三角》
1. 跟著歌曲旋律走一走
2. 拍拍歌曲節奏譜
4. 視唱唱名譜
5. 按節奏讀讀兒歌
6. 學唱歌曲
(二)玩玩游戲《圓圈、方塊和三角》
1.觀察圖形,
要求:了解圓圈、方塊和三角,這三種不同圖形的搭建方法。
2.學生分組進行實踐
要求:搭建出圓圈、方塊和三角這三種不同圖形。
3.游戲《圓圈、方塊和三角》
要求:在音樂伴奏下, 邊唱邊搭圖形,并及時變換隊形來游戲。
說明:
游戲可以分為三人一組為三角形,四人一組為方形,五人一組為圓形,讓學生自由組合后搭建各種圖形。同時結合順時針轉或向里縮小、外放大圓圈、方塊和三角等形式來進行游戲。
五、拓展
1. 說說還可以搭建哪些圖形?
2. 為圖形編編歌詞
3. 分組進行實踐
4. 邊唱邊搭建新創編的圖形
說明:
通過拓展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圖形游戲的興趣,發揮其創造能力,在集體音樂實踐中不斷地增強團隊意識,加強合作表演的能力。
【教學隨筆】
本節課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從興趣出發,通過各種生動有趣的音樂游戲活動,使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掌握了音樂基本知識,增強了合作意識,培養了同學之間相互協作表演的能力,為學生終身愛好音樂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