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音樂游戲
第五單元 音樂游戲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哈哩羅》,學生能體驗歌曲中富有拉丁美洲的節(jié)奏特色: ,進而體會特立尼達民族中所表現的音樂風格特色,并做出律動。
2、通過“找樂器”的音樂游戲,讓學生聽賞并辯識出已學樂器及新樂器大管的音色特征。。
3、通過“節(jié)奏多聲”的音樂游戲,學生能加深對多聲節(jié)奏的感受與表達。并學會在音樂中與同伴通力協調,完成可參與的音樂活動中自己擔任的聲部的演唱與演奏。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三個音樂游戲和演唱一首歌曲的活動。歌曲《哈哩羅》是一首富有拉丁美洲風格的歌曲,歌曲以 這一節(jié)奏動機貫穿始終,這一節(jié)奏特點充分體現了拉丁美洲人民熱情奔放的性格特點。教師應緊扣此節(jié)奏動機進行教學。第一個音樂游戲活動“玩玩”,讓學生在玩耍中加深對“do、re、mi、sol、la”5個音的鞏固,“拍拍”讓學生在玩中學習新的音樂知識,即休止一拍的休止符“o”。“玩玩” “拍拍這兩個音樂游戲都是為學唱《哈哩羅》 做準備。第二個音樂游戲是“找樂器的游戲”。教材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復習已學過的樂器(意在鞏固樂器音色的聽辨)。第三個音樂游戲是“節(jié)奏多聲游戲”。讓學生在多聲部的讀拍活動中獲得注意力分配的協調合作訓練。
●教學過程:
一、 學唱《哈哩羅》
1、復習知識。教師請學生做一個游戲“跳格子”,參照教材25頁“玩玩”的提示進行。
2、學新知識。教師請學生做活動“拍拍”。參照教材25頁頁。教師可讓學生先一行一行地進行,再一豎豎地進行,還可以“之”字形進行等。
如“→ ”“↓↓”“ ↑↓↑↓”
3、看看動動。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哈哩羅》,學生邊看邊隨音樂跳動。
4、讀讀拍拍。教師可讓學生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并按書中標識在x x處拍手。
5、唱唱拍拍。教師播放錄音伴奏,穿上自制地特立尼達民族服裝(可以用塑料瓶、牛奶盒等環(huán)保材料制作)邊唱邊拍手,隨后學生跟隨教師輕聲學唱《哈哩羅》并在“哈哩羅”處用重音語氣演唱。唱出這一拉丁美洲民歌風格的節(jié)奏特色。教學步驟如下:① 學生讀詞,教師唱“哈哩羅”并拍手,反之教師讀歌詞,學生唱“哈哩羅”并拍手。②學生唱詞,教師唱“哈哩羅”并拍手,反之教師唱歌詞,學生唱“哈哩羅”并拍手。③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6、知識運用。熟唱歌曲后,學生可邊唱唱名邊拍手,但在休止符“o”處的拍手改為握拳(或選用其他敲擊樂器按節(jié)奏敲擊)。
7、唱唱跳跳。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哈哩羅》請學生隨著音樂熱情奔放地跳起來。(教師也和學生一起參與)
二、 找樂器的游戲
1、講故事。教師講故事,一天,晶晶沿著小路去外婆家。一路上,她聽到了許多美妙的聲音:(請學生說出圖中樂器的名稱,想想以前曾聽過的哪些樂曲是由這種樂器演奏。)圖中首先看到的是(圓號)——歌曲《小白兔乖乖》中大灰狼的音樂就是用圖中展現的圓號演奏的;(大提琴(——《小白兔乖乖》中媽媽的音樂就是用圖中展現的大提琴演奏的;( 雙簧管)——-《小鴨與大灰狼》中的小鴨主題就是用圖中展現的這種樂器演奏的。(長笛)——《彼得與狼》中小鳥的主題音樂就是用圖中展現的這種樂器演奏的。(大管)——《咆哮的老狗熊》中表現狗熊的咆哮聲就是用圖中展現的這種樂器演奏的。(小提琴)——《小白兔乖乖》中小白兔的聲音就是用圖中展現的這種樂器演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