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游戲:卷炮仗
教學目的:1、感受、表現樂句的起、止和過程。
感受、表現樂句的重復和變化。
感受、表現曲調中的節奏型(重點:附點八分音符)。
復習基本舞步,體驗不同舞步的不同節奏特點。
2、探索螺旋隊形的走法。
按樂句的重復、變化規律創作舞步組合。
用舞步表現曲調的節奏特點和情緒特點。
3、幼兒自己組織游戲團體。自己組織討論探索方案。自選帶頭人,自己協商分工。
學會控制“人——我”空間距離。勻速前進,不擠、不斷、不相互碰撞。爭取小團隊的良好合作氣氛。為共同創造了最佳游戲效果而獲得最快樂的體驗。
教學過程:
1、探索螺旋隊形的走法。
(1)教師提供紙張,引導幼兒模擬卷炮仗的勞動:探索如何把一張紙卷成紙筒。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紙筒兩端形成的螺紋形狀,并要求幼兒自己獨立地把觀察紙筒兩端形成的螺紋形狀、并要求幼兒自己獨立地把觀察到的立體形狀用平面的方式表現在紙上、地上或黑板上。
(3)請幼兒自己組成含8——10人的若干小組,各組自己討論和試驗,探索如何走成與螺紋圖形相符合的隊形。
2、學習游戲:
(1)教師引導幼兒按現實生活經驗集體討論,制定與炮仗燃放、爆炸情節相符的游戲內容和規則。
(2)教師組織幼兒完整的玩該游戲。卷(走螺旋隊形)——點放(指定的人做點放動作并發出導火線燃燒的聲音)——爆炸(被點放者觸到的幼兒跳起并發出第一聲爆炸聲,緊接著全體跳起并發出第二聲爆炸聲)——紙片飛散四處飄落(全體模仿紙片飛舞的樣子“飛”回座位坐好)。
(3)教師用擊鼓的方式伴奏,要求幼兒在玩游戲時能按鼓聲的節奏和輕重、快慢變化走螺旋隊形的步伐。
3、創編舞步的組合:
(1)教師組織幼兒復習各種學過的舞步。
(2)教師組織幼兒學唱新歌,學唱時應引導幼兒主意樂句的重復和變化規律。
(3)聽音動作練習。先要求幼兒用簡單的身體動作(如拍手等)來反映音樂的拍子,然后是反映樂句的起止。
(4)教師引導幼兒用集體討論的方式來為音樂創編舞步組合。要求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樂句要用相同的舞步;附點八分音符處要使用“踏跳步”;教師還應在創編練習中引導幼兒體驗各種舞步是如何與音樂的節奏,情緒特點相吻合的。
(5)組織幼兒跟隨音樂練熟已編好的舞步組合。
4、完整的做游戲。
(1)組織幼兒用編好的舞步組合練習走螺旋隊形。
(2)組織幼兒用編好的舞步組合來玩游戲。
(3)請幼兒自己組成含15人左右的小組,自己協商角色,自己跟隨音樂玩游戲。
(4)教師組織各組幼兒相互觀摩其他組的游戲過程,看那一組唱、做、走得好;“卷的緊”;“炸得響”;“飛得輕松優美”;自我控制好;相互配合好。
指導建議:
1、活動程序可以在美術活動和體育活動中進行。
2、螺紋形狀的平面表示應是
50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500;}">
3、全曲一共有9句,每小節1句,第一,三句,第二、四、九句,第七、八句分別相同或相近。創編時,教師應唱一句旋律,引導幼兒編一種動作,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樂句出現,就交代有關編創的原則。而不是在創編開始之前交代原則。如果是有基礎的班級,可以在創編前回顧已學過的原則,然后在開始創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