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教學設計(精選2篇)
《迎新春》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內容
唱歌《新年好》。
二、教學目標
1.能用清純、輕盈的聲音,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表現過新年時的快樂心情。
2.隨歌曲做聲勢動作,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韻律。
3.背唱歌曲。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世界每一個角落在迎接新年到來的時候,都有什么風俗、習慣?
學生:開聯歡會、走訪親朋好友、參加游園活動。
教師:人們在鮮花和歌聲中送走過去的日子,迎來新的一年。老師為大家帶來一首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英國歌曲,大家一起聽。
(二)學唱歌曲
1.學習歌詞(《新年好》歌曲學習)
教師:這首歌曲同學們聽過嗎?誰能說一說這首歌曲的歌詞?
(1)學生說出歌詞。
(2)帶領學生按節奏讀歌詞。
(3)學生跟教師一起按節奏讀歌詞。
2.聆聽歌曲做動作
(1)聆聽歌曲《新年好》,學生按照3/4拍的“強、弱、弱”規律做拍手和拍腿的動作。(第一拍:拍手;后兩拍:拍腿)
(2)分組創編其他動作。
再次聆聽歌曲《新年好》,學生聽音樂練習自己創編的動作。
3.分組展示
(1)每組學生隨音樂作簡單律動,其他學生觀看并演唱歌曲。
(2)表演結束后師生共同評價。
4.完整演唱(《新年好》歌曲學習)
(1)教師伴奏,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2)教師評價后學生再次集體演唱。
(三)背唱歌曲
隨著《新年好》伴奏音樂,學生背唱歌曲。
(四)創作練習
1.在節日里,大家都很愉快,你們還知道哪些節日?能不能把這首《新年好》的歌改成唱其它節日的歌?比如說“六一兒童節”我是這樣唱的:……
2.學生分小組討論唱何節日,怎么唱?
3.請個別小組演唱。
4.教師:在快樂的節日里可以用打擊樂器來為歌曲伴奏,你們看這叫什么?
《迎新春》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內容
唱歌《祝你圣誕快樂》。
二、教學目標
1.學生簡要了解圣誕節的相關知識。
2.學生能看懂教師的指揮手勢,唱好弱起樂句。
3.能用優美、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掌握好弱起樂句的起唱及句末的換氣。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圣誕節嗎?有哪位同學來說一下。
學生:……
教師:圣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西方傳統節日,在每年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慶祝圣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圣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
(二)初步聆聽
1.讓學生安靜地聆聽樂曲。
2.請學生說一說聆聽歌曲后的感受,并與《新年好》對比。
(三)學唱歌曲
1.聆聽歌曲,感受人們相互祝福的情景。(聽范唱)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欣賞一首西方人過圣誕節時唱的歌曲《祝你圣誕快樂》。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
2.跟老師一起邊拍節奏邊讀歌詞。(出示歌詞)
現在,我們先來讀一讀歌詞。請同學們注意,每一個格子是一拍,紅色的拍手,黃色的拍腿。如果一個小格子里有兩個字,就要在一拍中把兩個字都讀完。跟老師一起來試試。
3.聆聽歌曲,并隨歌曲拍手。
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這次請同學們邊聽邊用剛才的方法為歌曲伴奏。
4.跟老師學唱歌曲。
下面我們就來學唱,請你跟著老師一起唱一唱。
5.跟著范唱演唱。
6.請同學們聆聽歌曲,看老師的指揮手勢,完整演唱歌曲。
同學們,現在請你們邊看老師的手勢,邊聽歌曲的開頭,注意看歌曲的在老師什么動作的時候開始唱。
請同學們跟著音樂看老師的手勢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