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媽媽》教學設計(通用2篇)
《地球媽媽》教學設計 篇1
第八單元 《地球媽媽》單元分析:本單元采用篇章的形式,以“美好的家園”——第一篇回顧本學年度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用音樂的方式表達對地球媽媽的感激之情;“哭泣的大地”,聯想表達對傷害地球的愚蠢行為的沉思與反。弧暗厍虻暮⒆印奔詈⒆觽兞⒅緩淖约鹤銎穑c自然和諧相處,為地球重新披上美麗的錦繡。教學目的:1. 學生在欣賞小提琴獨奏《沉思》這一首樂曲時,能感悟到音樂家運用了哪些音樂表現手段營造了哀怨、凄苦的情緒。2. 學生能用不同的演唱方式和情緒演唱《熱愛地球媽媽》和《地球的孩子》。3. 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嘗試進行創編情境的表演,能嘗試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熱愛地球媽媽”這一主題,體驗創作、表演的樂趣。4. 學生能積極、大方地表演自己喜歡的已學的音樂作品。本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時間:6月2日~ 6月3日教學內容:1. 聽《沉思》2. 唱《熱愛地球媽媽》 3. 動:我的創造——音樂情景表演教學目標:1. 通過欣賞《沉思》聆聽小提琴的音樂,感受樂曲情緒,并能以此為背景 音樂配合“我的創造”活動。2. 學習用柔美深情的歌聲表達我們期盼優美生存環境的愿望,增強環保意識,培養自覺的文明習慣。3. 能根據自己的想像,嘗試進行創編情境的表演,進一步增強合作能力,體會創作表演的樂趣,提高創作能力和表現能力。教材分析:1.小提琴獨奏曲《沉思》是法國作曲家馬斯內于1894年為歌劇《泰伊思》創作的一首間奏曲,由三段體加尾聲組成。開始由小提琴徐徐奏出第一主題,綿長的帶有起伏的旋律,輕幽舒緩,營造了寧靜的氣氛,猶如山間浮云,帶有沉思和冥想的色彩。2. 《熱愛地球媽媽》這是一首詞曲都很優美的少兒歌曲。單樂段結構,共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是敘事性的,含有抒情、憂傷的情緒。后兩個樂句音區提高,節奏變得活躍,并加入了二聲部合唱,是歌曲的高潮,突出了“熱愛地球媽媽”、期盼擁有優美環境的主題。教學重點、難點:1、 歌曲兩聲部演唱和諧均衡。
2、 大膽發揮合力想像,創編情境表演。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
備注一.組織教學1. 師生問好2. 發聲練習1 2 3 3 4 5 5 6 5 4 3 2 1 mi yo mi yo mi yo mi yo用歌聲進行問好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口腔中的軟腭抬起,氣息通暢,聲音具有頭部氣流感,這條發聲練習在演唱中注意其中的跳音要輕巧、有彈性。韻母的咬字清楚。二.欣賞樂曲《沉思》1. 導入欣賞,聽聽樂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2. 再聽樂曲,用語言描述自己對樂曲的感受。3. 結合樂曲的標題,感受樂曲旋律、節奏、速度、演奏形式等音樂要素。4. 學生用肢體動作表現對樂曲的感受。聆聽小提琴的音色說說自己對樂曲的感受給樂曲編一個你認為合適的標題用肢體動作表現對樂曲的感受三.音樂活動 (1) 談話:生活中有許多情景會把我們引入沉思,比如關注地球生態環境正遭破壞的問題。(2) 播放地球生態環境正遭破壞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強烈的感官沖擊,是心靈受到震動。和同學們一起關注地球破壞的問題四.歌曲教學1. 導入:為了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我們必須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熱愛地球媽媽。2. 用歌曲旋律作為背景音樂,有表情地朗讀歌詞。3. 學唱歌曲第一部分。4. 三度和聲音程練習。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按老師打出的柯爾文手唱出唱名,另一組同時唱出比老師打出的柯爾文手勢第三度的唱名。兩組交換練習,比一比,看哪一組的反應更加快,唱的音更準。5. 學唱歌曲的第二聲部;練習兩聲部合唱部分。6. 進行演唱情緒等方面的處理一起齊讀歌詞《熱愛地球媽媽》學唱歌詞第一部分三度和聲練習和老師一起玩音樂游戲學唱歌曲的第二聲部,練習合唱部分演唱前半部分時,用連貫的聲音來表現,后半部分雖然是歌曲的高潮,但也要把握好演唱的力度,既要表現呼喚的“急切”,又要表現出期盼的“深情”五.課堂小結
教學后記:
給學生們上《熱愛地球媽媽》這一課時,結合出臺的“限塑令”提出:你對“限塑令”有什么看法?為什么國家提出“限塑令”?把你自己曾經有過的感受最深的地方說一說,并說明為什么感受深?聽完歌曲后,學生們爭先恐后的發言,說出了曾經目睹的滿地垃圾、被污染的河道、刮風時空中飛舞的白色塑膠袋等景圖。他們已經采集到了那屬于他們自己的圖片。于是在處理歌曲情緒時,有了更深的理解。通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主動學習與自我表現,不斷凈化著心靈,使其在感受美、理解美、鑒賞與表現美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達到音樂教育的本體目標。因此,創新教育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才有了落實的基礎。第二課時教學時間:6月7日~ 6月10日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地球的孩子》教材分析: 《地球的孩子》這首歌曲多用附點及切分節奏,較為緊密,尾聲部分節奏拉寬,一字一音,顯得很肯定。整首歌曲旋律起伏不大,像是在娓娓訴說。歌曲表達了人們保護大自然,與大自然中的一切建立和諧、親密關系的美好愿望。教學目的: 學習用優美的歌聲表達人們保護大自然,與大自然中的一切建立和諧,親密關系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1.歌曲演唱中多處切分音和附點節奏的把握。
2.大膽發揮合理想象,創編情景表演。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
備注一.組織教學1.師生問好2.發聲練習1 5 5 5 5 4 3 2 1—mi hihi hihi hihi hi 用歌聲進行問好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口腔中的軟腭抬起,氣息通暢,聲音具有頭部氣流感,這條發聲練習在演唱中注意其中的跳音要輕巧、有彈性。韻母的咬字清楚。二.復習歌曲《熱愛地球媽媽》 1.引導學生用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 《熱愛地球媽媽》 2.跟隨音樂伴奏個別學生進行獨唱 3.二聲部鞏固訓練(要求學生能夠背唱自己聲部的歌譜) 4.教師活動評價
用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熱愛地球媽媽》
跟隨音樂伴奏進行獨唱 二聲部鞏固訓練
教師活動評價
三.新歌學習 (一)導入 1.老師談話:地球媽媽用自己博大的愛守護著自己孩子。作為地球的孩子,我們應該做什么呢? 2.請學生欣賞歌曲《地球的孩子》第一遍,熟悉歌詞內容 3.引導學生深情地朗讀歌詞《地球的孩子》 (二)學唱歌曲 1.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1)聽歌曲《地球的孩子》第二遍,學生輕聲跟唱 (2)老師用鋼琴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聲跟唱 (3)提出認為較難的小節。師生共同解決 (在歌曲中有許多切分和附點節奏,可以通過學生多次聽辨或模唱老師的方法解決) (三)歌曲鞏固 1.請學生分段演唱 2.學生自己安排演唱形式 3.師生討論,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進行演唱欣賞歌曲《地球的孩子》,熟悉歌詞內容 深情地朗讀歌詞 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聽歌曲第二遍,輕聲歌唱 學生輕聲跟鋼琴演唱旋律
提出較難的小節,師生共同解決
在歌曲中有許多切分和附點節奏,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解決
分段進行歌曲演唱 自己安排演唱形式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進行演唱鞏固四.課堂小結 收集尋找關于環境保護的歌曲,在以后的時間進行交流。
《地球媽媽》教學設計 篇2
第八單元《地球媽媽》
內容:
聽:《沉思》
唱:《熱愛地球媽媽》《地球的孩子》
第一、二課時《熱愛地球媽媽》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用親切、深情的歌聲來表達歌曲期盼優美環境的愿望。
2、 學唱歌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他們自覺的文明習慣。
教材分析
《熱愛地球媽媽》是一首詞曲很優美的少兒合唱歌曲,4/4拍,c大調。全曲為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兩個樂段均由兩個4小節的樂句構成。第一樂段是敘事性,演唱時應注意氣息悠長,聲音連貫,延長音時值準確;第二樂段是歌曲的副歌,音區提高,節奏變得活躍,并運用了合唱手法,突出了"熱愛地球媽媽"期盼擁有優美環境的主題。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 新歌教學:
1、 導入:請同學們欣賞幾幅優美的風景畫(出示課件)
配音:同學們,我是地球媽媽,我有許許多多的兒女,看吧,清山、綠水、藍天,還有小鳥在林間飛舞,多么美麗的大自然啊!但是,由于各種人為的因素,破壞了生態平衡,使我苦不堪言。(出示課件"地球媽媽在哭泣"。)
。◣煟┩瑢W們,地球是我們唯一的生存環境,我們要保護她、熱愛她。(出示課題)
2、 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出示詞譜)
3、 再聽音樂,區別兩個樂段不同的演唱情緒:第一樂段 敘述性地、深情地; 第二樂段 聲音飽滿、活躍地。
4、 有表情地朗讀歌詞。(放背景音樂)
5、 練唱歌詞:(1)用la進行模唱;(2)初步練唱歌詞。
6、 選唱二聲部處曲譜:先分聲部練唱,再進行合唱。要求聲部和諧。
7、 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用親切深情的歌聲來演唱。
8、 歌曲處理:討論用什么樣的演唱形式。(領唱、合唱)
9、 思想教育:(1)分組討論,怎樣來保護地球?(2)進行交流,自編兒歌。如:我愛朵朵花、我愛青青草;我愛棵棵小樹苗、不摘壇中花;不踏坪上草、不折樹枝不搖晃;花草樹木都是寶、美化環境不可少,我們都要保護好。(3)課件出示本校學生護綠保潔的圖片,并進行講解:介紹我校師生們為了地球美好的明天,已經行動起來了。
10、聯想畫:請同學們想象地球美好的未來,把它畫出來。(邊放歌曲錄音)
11、展示各自的作品,并進行簡單介紹。
12、出示課件:地球媽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三、 課堂小結及課后延伸:
1、小結:同學們,環保是一場綠色變革,這場變革中我們少先隊員的任務是帶動身邊的人積極參與樹立環保意識,用實際行動保護地球。
2、延伸 : 動員同學們成立環保小隊,利用雙休日走上社會進行護綠保潔,并且號召同學們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保護環境,不要讓地球媽媽再哭泣了。
第三課時《地球的孩子》
教學目標:
1.欣賞《沉思》聆聽小提琴的音色,感受音樂情緒,并能以此為背景音樂配合“我的創造”活動。
2.學習用優美的歌聲表達人們保護大自然,與大自然中的一切建立和諧,親密關系的美好愿望。
3.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嘗試進行創編情景的表演,進一步增強合作能力,體驗創作表演的樂趣,提高創作能力與表現能力。從而增強環保意識,培養自覺的文明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歌曲演唱中多處切分音和附點節奏的把握。
2.大膽發揮合理想象,創編情景表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想像情境(課件呈現“地球”圖片。)
師: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地球,這就是人類的母親。是她,無私地養育著我們;是她,精心地保護著我們。曾經,我們的地球母親是那樣的美麗壯觀;曾經,我們的地球母親是那樣的和藹可親。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就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就在人類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展開學生的想象)
二、欣賞樂曲《沉思》。
1、導入欣賞:請大家聽一首樂曲,聽完后說一說這首樂曲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2、再聽樂曲,用語言描述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3、結合樂曲標題,感受樂曲旋律、節奏、速度、演奏形式等音樂要素。(可采用表格形式讓學生填寫。教師不強求統一的答案,只要學生的感受符合情理即可。)
4、學生用肢體動作表現對樂曲的感受。
三、音樂活動“我的創造——音樂情景表演”。
1、談話:生活中有許多情景會把我們引如沉思,比如關于地球生態環境正遭破壞的問題。
2、播放地球生態環境正遭破壞的影像或圖片,讓學生感受強烈的感官沖擊,使心靈受到震動。
3、看多媒體課件,分小組設計、排練,在《沉思》的音樂中用綜合的藝術形式(歌、舞、劇、畫、配樂朗誦等)表現地球正遭破壞的情景,表達人們對:“保護人類共同家園”的思考。
四、歌曲教學。
1、導入:為了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我們必須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熱愛地球媽媽,保護地球媽媽。
2、用歌曲旋律作為背景音樂,有表情地朗讀歌詞。
3、學習歌曲的切分節奏。
4、教師范唱
5、用“嚕”感受歌曲的旋律;
6、熟悉音高位子,視唱歌譜;
7、學唱歌曲
8、歌曲情緒處理:演唱時,向是娓娓敘說。表達出人們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中的一切建立和諧、親密關系的美好愿望。
五、課堂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