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g k h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g、k、h,配有一幅圖。圖上一只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鴿子的“鴿”提示g的音,橄欖枝的形狀提示g的形。湖邊有水草和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蝌蚪和水草構成的形狀提示k的形。兩個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飲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側面的形狀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g、k、h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g、k、h的書寫格式和筆順。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兩項內容:一是以音節guā為例,借助圖畫教學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練習。 第五部分是認字,配有圖畫和一首兒歌。畫面上一個小哥哥在美麗的湖邊畫荷花,小弟弟拉著媽媽在一邊看。在圖中相應的畫面旁邊出現了三個詞:荷花、哥哥、弟弟。 g、k、h的發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是難點。 1學會g、k、h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一)字母教學 可讓學生先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在說話過程中,教師及時引導讀準“鴿”“蝌”“喝”的音,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感知g、k、h的讀音。然后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讓學生模仿、感悟,體會發音要領。g、k、h的發音部位不容易看清楚,可以讓學生用手掌對著嘴試驗氣流強弱:發g時感覺不到氣流沖出;發k時有氣流沖出;發h時雖有氣流沖出,但氣流比發k時的氣流弱。 要充分發揮圖的表音示形作用,讓學生讀音記形。注意區別形近字母h—n。 (二)拼音教學 兩拼音練習,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拼音方法,自己練習拼讀,相互評議,教師指點。 本課開始學習三拼連讀,教學可分以下幾步進行。 1指導學生看音節圖,提示guā就是“瓜”的音節。 2分解三拼音節guā。g是聲母,在前邊;u是介母,在中間;ā是韻母,在后邊。由聲母、介母、韻母組成的音節叫三拼音節。 3講解三拼音節的拼音方法。三拼音節的拼讀與兩拼音節一樣快速連讀氣不斷。用課件演示圖中的小女孩猛推g、u、ā三個卡片,快速連讀拼出guā的過程。再用口訣幫助學生領會拼音方法:“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三拼音節是初學,可適當設計帶調音節練習,還可以和兩拼音節對比練習,幫助學生學會三拼連讀的方法。 (三)書寫指導 講清g、k、h的筆畫筆順及其在四線格中所占的位置。筆畫名稱:叫豎左彎;叫左斜右斜。 (四)認讀字詞,讀兒歌 本課五個生字分別出現在識字情境圖和《猜一猜》里,謎語中有五個本課新學的音節。這部分的教學可分以下幾步進行。 1帶調拼讀紅色的音節,重點鞏固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2讀謎語,猜一猜,說說為什么說謎底是“手”。 3聯系“能寫會算還會畫”看圖讀詞,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和輕聲。 4認讀五個生字,注意區別“畫—花、個—哥”的聲調。 (五)擴展活動 1拼讀三拼音節,說說它們是什么。 huā(花)guō(鍋)huǒ(火) 2讀一讀,比一比每組的音節有什么不同。 gā──guākā──kuāhā──huā gǔ──guǒkù──kuòhú──huó 3讀一讀,連一連。 畫huā花huà哥ɡē個ɡè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3課時。 (一)聽讀兒歌,教學聲母g、k、h的發音 1出示兒歌,學念兒歌。 小 白 鴿 哥哥有只小白鴿, 小白鴿呀愛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聽了笑呵呵。 2看圖說圖意,由“鴿、蝌、喝”引出聲母g、k、h的教學。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達到人人會讀。 (1)學生小聲跟老師讀字母。 (2)學生大聲讀,老師小聲跟著讀。 (3)分小組練習讀字母,看誰讀得好。 (4)自我展示讀字母,評出優秀者。 (5)聽音練習。 老師讀兒歌,學生聽。讓學生說說兒歌里出現次數最多的是什么音節。 小哥哥,愛白鴿, 喂完鴿,唱支歌, 哥和鴿,笑呵呵! 3識記g、k、h的形,照樣子抄寫。 (1)鼓勵學生用各種方法記g、k、h的形。 (2)指導學生認清g、k、h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及寫法。 (3)抄寫字母。 (二)練習拼音 1復習拼音方法。 2讓學生試著拼讀:g—ɑ、g—e、g—u 3指名拼讀音節。 (三)在游戲中學習“三拼法” 1出示一個西瓜、一口鍋、一朵花、一堆火等圖片,請學生認一認,說一說他們的名稱。 2把guā、guō、huā、huǒ幾個音節分別貼在瓜、鍋、花、火圖下,并引導學生發現這幾個音節與以前學過的音節有什么不同(由三個字母組成)。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以guā為例告訴學生:g是聲母,u叫介母,ɑ是韻母,再出示小女孩猛推g、u、ā三個卡片的課件,學習三拼法。 3教師示范拼讀。聲母g讀得輕短些,介母u要快讀,韻母ā讀得響亮些。 4教歌訣: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5認識各種花、瓜,練習拼讀三拼音節。 (四)讀兒歌,讀詞認字 g、k、h的發音方法發g時,舌根抬起抵住軟腭,擋住氣流,然后突然打開,吐出微弱的氣流,聲帶不顫動。k的發音部位、方法跟g大體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比較強。發h時,舌根靠近軟腭,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狹縫中摩擦而出,聲帶不顫動。 g、k、h是由舌根抵住或接近軟腭而形成的音,叫舌根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