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z c s
本課包括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z、c、s和三個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及它們的四聲,每個聲母配有一幅圖。第一幅圖是一個小女孩在黑板上寫字,寫的是字母z,“字”提示z、zi的音,小女孩寫的字母“z”提示z的形。第二幅圖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狀提示c的形。第三幅圖是一條正在吐絲的蠶,吐絲的“絲”提示s、si的音,蠶的形狀和蠶吐出的絲的形狀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聲母z、c、s和單韻母ɑ、e、u的拼音練習以及三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z、c、s的書寫格式。 第四部分是認讀字詞,配有圖畫和一首兒歌。 z、c、s的發音及zi、ci、si的整體認讀、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z、c、s的發音是難點。 1學會z、c、s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準確拼讀z、c、s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3學會zi、ci、si 3個整體認讀音節,會讀它們的四聲。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一)字母教學 學生發z、c、s的音有一定困難,可以充分利用圖,讓學生先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在說話過程中,教師及時引導讀準“字”“刺”“絲”的音,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初步感知z、c、s的讀音。然后教師講解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特別強調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頂住上門齒背,提醒學生注意不要咬著舌尖發音。教師要做好示范,讓學生反復練習,掌握發音要領。 教學字母的形,要充分利用圖,還可以用口訣記憶:“小2 z,半圓c,半個8字就是s。” (二)整體認讀音節教學 整體認讀音節前面已出現過。教學zi、ci、si的讀音時,只需告訴學生,把字母z、c、s的音讀長些、響亮些就是zi、ci、si的音。可以對比著發音:z—zi,c—ci,s—si,體會字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發音的相同和不同處。還要讓學生知道,整體認讀音節zi、ci、si是直接用來給漢字注音的,韻母i在這里不讀“衣”,不能用來與聲母拼讀,要整體識記。整體認讀音節的四聲練習要打亂順序讀,反復練習。結合四聲練習,告訴學生標調時要去掉i上面的點。 (三)拼音練習 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拼音方法,自己練習拼讀,然后指名拼讀,同學評議,教師指點。重點練習zuo、cuo、suo三個三拼音節。最后利用本課的情境圖,練習帶調拼讀音節。 (四)書寫指導 z、c、s三個聲母都是一筆寫成。著重指導寫s,它是從右上起筆,先向左半圓,再向右半圓,像阿拉伯數字8的半邊,要寫正,不能歪。 (五)認讀字詞,讀兒歌 本課要認的五個生字在兒歌里都可以找到,教學時要利用語言環境幫助學生認字。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鞏固音節,拼讀zuò、cuò,在老師指導下讀通兒歌。 2學生畫出生字讀讀,啟發質疑。如,題目上怎么有標點符號?“了”的音節為什么不同?“一”的調號怎么不一樣? 3師生共同釋疑。(1)題目是打比方說的,不是真的過橋。(2)“了”有兩種讀音,一種讀le,這課生字讀le,“對了、錯了、過了橋”都讀le,另一種讀liǎo,拼音字母以后會學到,現在可先記住讀liǎo,過不了的“了”。(3)“一”的聲調會隨著后一個字的聲調而變化(不必講具體),朗讀時要按所標的聲調讀。 4教認生字,注意讀準三拼音“做、過”,區別“了、樂”的音和義。 5引導學生找一找兒歌中學過的音節,比一比,誰找得準,誰拼讀得好。 6熟讀兒歌。 (六)擴展活動 1學生回家做聲母z、c、s的卡片,并讀給家里人聽。 2讀一讀,比一比。 z—zic—cis—si zi—zɑci—cusi—se 3數一數,今天你在數學課上過了幾座橋。 (七)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3課時。 片斷:書寫指導 1跟老師一起書空。觀察z、c、s在四線格中的位置,說說發現了什么(都占中格)。 2在課本上描紅,注意筆順和寫字姿勢。 3在自己本子上寫兩遍,一定把聲母的“家”找對。 4鼓勵學生展示自己寫的字母。 5同桌或自選伙伴交換看一看,比一比誰寫得好。 6老師巡視、觀察、聽同學們議論。 7請寫得好的學生在黑板上寫一寫,讓大家欣賞。 8美美地讀一讀漂亮的字母。 z、c、s的發音方法發z時,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齒背,憋住氣,然后舌尖稍稍離開,形成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來,聲帶不顫動。c的發音部位、方法跟z大體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較強。發s時,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齒背,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來,聲帶不顫動。 z、c、s都是舌尖平伸發音,因而也叫平舌音。 兒歌 紫色樹,紫色花, 紫花開了結紫瓜, 紫瓜柄上長小刺, 紫瓜里面裝芝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