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 如(精選16篇)
假 如 篇1
一、講故事,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嗎?誰來講給同學們聽?(從前有個叫馬良的窮孩子,他很愛畫畫,可是買不起筆,他就用樹枝在沙地上練習畫畫。一位神仙老爺爺被感動了,就送給他一枝神筆。馬良用這枝神筆畫了一條魚,魚就活了,馬良把魚送給了幾天都打不到魚的漁夫;他畫了好多的糧食,讓餓肚子的窮人吃上了香噴噴的大米飯。馬良用這支神筆幫窮人做了好多好的好事。)他的這支筆真神呀!
師:聽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發散說話:
是呀馬良的這枝神筆太神奇了。有一個小朋友說假如他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他有不少愿望呢,F在,就讓我們走進小詩《假如》吧。(板書課題:假如并讀讀課題。)
師: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最給自己畫什么呢?在你的練筆紙上用“我想畫……”寫下來。
現在,請跟老師一起看看文中的我最想實現的愿望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朗讀課文
2、同學們聽的多認真哪,我想你一定也感動了吧,這首詩歌就藏在書中108頁。
師: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檢查生字的讀音。
3、同學們生字都讀的不錯,老師想大家讀課文一定更棒。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水平。
三、品讀課文
課文讀得不錯,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首優美的小詩中,細細的看一下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會有哪些愿望吧。
1、我自學,我快樂。
“我”假如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有哪些愿望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找一找。并用“_____”劃出。
2、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你劃出的愿望。
2、討論:為什么“我”想畫這些呢?
你最喜歡的小節讀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溫馨提示:交流時可以這樣說:請給大家聽我讀第___小節。我最喜歡這一小節,因為__________】
3、全班交流:
“我”有哪些愿望呢?生答老師板書
(一)學生交流第一小節
師:是呀,沒有這個紅紅的太陽,冬天里,北風呼呼的吹著,你就是這些小樹,你感到怎樣?正如文中所說: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生:現在紅紅的太陽照著小樹,你有什么變化?正如文中所說:快活地成長
師:對!這個紅紅的太陽,驅走了寒冷,讓小樹們:讀:讓小樹……
。ǘ⿲W生交流第二小節
鳥媽媽飛過高山,飛過田野,飛到遠方的樹林尋找食物,已經飛不動的媽媽牽掛著孩子們舍不得吃上一口食物奮力地往回飛。所以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讀:(第二小節)
媽媽找食物去了,孩子們餓的嗷嗷叫著,心里不住的喊著媽媽媽媽,所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讀:(第二小節)
。ǘ⿲W生交流第三小節
師: 誰有過腿或腳不能動,不能出去玩的經歷,你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
生:有一次暑假,我不小心,把腳扭傷了,難受極了。只能坐在那兒,不能和朋友們一起玩。
師:所以,當我想到西西只能坐在屋里看窗外的景象時,我就想給他畫一雙好腿,讓他讀:
師:當我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玩耍時,想到西西,我還是想給他畫一雙好腿,讓他讀:
小結:(結合板書總結)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要給……要給……世界上的每種需要幫助的植物、動物和人。
所以,你覺得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人?板書紅心。
那么我的愿望只有三個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齊讀最后一段。我想這個有愛心的“我”一定還有許多想幫助別人的愿望。同學們,從你們的讀書聲中從你們的感受中,我知道你們也如文中的我一樣有許多的愿望,學了課文,你的愿望一定比第一次寫得更具體、更有愛心了吧,那請你拿起筆,學著課文的樣子,把你的愿望寫下來用詩歌的形式寫下來吧。
生交流。
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一句話。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
六、小結
同學們,老師看得出你們都是有愛心的好孩子,那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身邊每件需要我們獻愛心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家園變的更加美好,更加和諧!(補充板書,突出“愛心”。)
作業:
1、 以《假如》為題,寫一寫自己的愿望。
2、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你的愛心變成實際行動。
假 如 篇2
教學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有關心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初步認識四個的特點,學寫詩歌。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課本第-頁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二、 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
2.采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
3.鞏固運用所學的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說話應用:用繩子自己編一段話,用上生字。
4. 指導寫字。
三、 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教師范讀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致內容。
二、朗讀感悟
1.“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神筆”在詩中出現幾次?
2.每一次出現都是為了畫什么?
3.“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畫許多好吃的谷!、“畫一雙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應該怎樣讀?
4.教師范讀、學生復讀、背誦課文。
5. 朗誦比賽
四、 實踐活動。
教學反思:
這首小詩語言淺顯,內容簡單,學生極易理解,因此教學時使學生整體把握小結內容后,我把重點放在感情朗
讀上。先以問題激發學生情感:你喜歡這首小詩嗎?為什么喜歡?怎樣讀出感情。帶著這些問題開展自學,找
自己喜歡的小伙伴讀一讀,議一議。一定程度后全班交流,自學小組以齊讀方式展示自學成果,接著相互評議
他們讀得好在何處,(請優勝組介紹感情朗讀的經驗,此時教師可做適當點撥與總結),如何帶著表情去讀,
可想象著詩中所描繪的畫面讀,可把自己當成小作者讀,還可以加上動作……總之把學生讀得精彩之處加以總
結,學生用上這些方法繼續練讀。最后教師引讀,達到背誦,從而解決又一重難點。
假 如 篇3
課題 授課者陸 妍課時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方法與過程 通過聆聽感受、自讀自悟、品讀深入等閱讀活動過程 中理解文本,掌握“讀——品——背”的學習方法,并在句式練說、朗讀表演中得到能力的培養和情感的熏陶。態度、情感、價值觀激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真情實感,培養兒童博大而純真的心。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學習方法,試背課文。教學難點 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續編詩歌,訓練語言。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生命,愛護環境的愿望。教學前提1、了解故事《神筆馬良》2、在第一課時已初讀課文,學會認9個生字,并練習寫8個生字。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猜猜老師要畫什么?(毛筆) 2、版畫:毛筆,板書:筆,找出畫與字的聯系。3、引出神筆。4、馬良用神筆做了許多好事, 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會用它來幫助誰呢?5、揭題:假如整體感知1、問題:我們的課文里有誰需要幫助呢?假如有了馬良的神筆,應該怎樣幫助他們呢?2、教師范讀。3、根據生回答歸納板書:小樹—— ——太陽小鳥—— ——谷粒西西—— ——好腿4、小結:瞧,我們周圍不僅有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植物和小動物。 學習第一節詩歌讀1、剛才,你們能發現老師的優點和不足,下面該輪到你們讀了,給自己提點要求吧。 品2、品讀“嘆息”一詞:用第一節詩里的句子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誰愿意上來扮演縮著身子,輕輕嘆息的小樹?引導學生通過做動作和表情來理解“嘆息”。想象:小樹邊嘆息邊說什么呢? 3、品讀“快活”一詞:想象:如果這個時候,天空中出現了一個紅紅的暖和的太陽,小樹又會說什么呢?這時候的小樹感到怎樣?用書上的一個詞來形容——快活。誰能快活地把這一段讀一讀?(個別讀)誰能比他讀得更快活?(齊讀)4、自由品詞:你最喜歡這一節詩里的哪個詞?(紅紅的、寒冷的、輕輕……)當你讀到這些你喜歡的詞的時候,要更有感情一些,要讀出你的喜愛之情。誰愿來給大家做個示范?先說你喜歡哪個詞,再讀一讀。其他同學也有自己喜歡的詞語,那就自己讀一讀吧。背5、背誦指導:這節詩歌的順序是,先提出“假如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再講給誰畫什么——最后講畫的理由。小結6、學法:讀——品——背(品的方法:找出你喜歡的詞語,理解它的意思;還可以拿別的詞語替換一下,比較表達效果的不同……) 學習第二節詩歌小組活動1、小組內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讀,可以自由讀或輪流讀。2、你最喜歡這一節詩里的哪幾個詞印象特別深?為什么?和組內的同學交流交流;你還能用表演的形式讓組內的小朋友也喜歡這些詞。3、輪換不同的方式多讀幾遍,根據“假如……——給誰畫什么——為什么畫”的句式,試著背誦這一詩節。小組匯報1、覺得自己讀得特別好的小組起來讀。2、愿意說說詩中的好詞語的小組有嗎?3、哪個小組能背下這一節詩?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是四人小組內用了“讀——品——背”的方法來學習第二節詩歌的。在讀中品味詞語,在背中積累語言。你們說這個學習方法好不好?那么,接下來就請你們用這個方法自學第三小節詩歌。學習第三節1、根據“讀——品——背”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詩歌的。2、個別讀。3、品好詞。4、試背誦。學習第四節1、詩歌的末尾出現的六個小圓點兒,是什么標點符號?2、省略號代表什么意思?3、為什么作者要在這里使用省略號呢? 拓展思維1、我想作者一定是想讓我們也來說一說“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畫什么,為什么要畫。”2、說一說3、四人小組合作創作一篇更新版本的?偨Y1、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2、在這動聽的旋律中,我們這堂課也要結束了,但是希望人們相互之間的關心和愛心永遠不會結束,只要人人付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假 如 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寫課文的8個字,字書寫美觀。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展開想象仿寫句子,培養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重難點 通過朗讀啟發學生愛他人、關愛環境!凹偃缥矣幸恢︸R良的神筆”的朗讀要隨感情讀出變化來感悟課文。
教具學具 生字卡片
教 學 過 程
檢查預習
情景創設
導入新課 一、欣賞動畫,導入課題。
1、談話導入課題:馬良到神筆后他用神筆為老百姓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呢?
2、板書課題:《23、假如》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學習生字的讀音、字形、結構。
3、檢查學生學習生字情況。(利用不同形式認讀)
4、鞏固學生識字。(課件出示水果樹,每種水果里藏有生字。
新課傳授
探索研究
三、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齊讀課文。
3、指名學生讀課文。(接龍式讀)
4、教師范讀,讓學生體會課文的感情基調。
四、復習要寫的字,指導書寫
1、復習步驟:記住字音,認識字型,擴詞,用詞說話
2、小組交流。
a、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b、哪個字容易寫錯?哪個字不容易寫好?
3、指導書寫,教師范寫,注意重點的提示
4、評議學生的寫字。
上課班級
授課時間
教后反思
假 如 篇5
灰塵是人人討厭的東西,它有礙環境衛生,危害人類健康。因此,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時時勤拂拭,勿(wù)使染塵埃(āi)”。然而你可曾想到,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
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
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百萬分之一毫米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見。陸地上空灰塵的主要來源是工業排放物、燃燒煙塵、土壤揚塵等。
灰塵在吸收太陽部分光線的同時向四周散射光線,如同無數個點光源。陽光經過灰塵的散射,強度大大削弱,因而變得柔和。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
大氣中的氣體容易散射紫、藍、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況下天空呈現藍色。灰塵則不同,它不加選擇地散射七色陽光。我們看到遙遠的天空隨高度降低而逐漸由藍變白,就是因為底層大氣中的灰塵含量較高。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由于只存在氣體對陽光的散射,整個天空將始終是蔚藍色的。
灰塵大多具有吸濕性能?諝庵械乃魵獗仨氁栏皆诨覊m上才能凝結成小水滴。這樣,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時,分散的水汽便依附著灰塵而形成穩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長時間地飄浮。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lù)漉的。更嚴重的是,天空中難以形成云霧,也難以形成雨、雪來調節氣候。從地面蒸發到大氣中的水汽逐漸增加,大氣中的相對濕度不斷上升,就會影響生物的生存。此外,由于這些小水滴對陽光的折射作用,才會有晚霞朝暉、閑云迷霧、彩虹日暈(yùn)等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大自然將多么單調!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辨真地看待事物,即理解“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的道理。(重、難點)
3、了解課文所用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詞典,理解生詞的意思。
一、教師伸手抓空氣,問學生:我抓住了什么?
我的手中其實有很多東西呢,不僅有空氣還有許多小顆粒,那就是灰塵。
大家都知道,灰塵無處不在,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誰能說一說你對灰塵有什么了解?
那么假如沒有灰塵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
大家能不能不看課文,說一說,假如沒有灰塵,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二、自由朗讀課文
1、你們所說的那種情況會發生嗎?沒有灰塵的話還會造成怎樣的狀況呢?讓我們讀一讀課文吧,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2、出示詞語,指明學生讀
3、指明朗讀課文,相機糾正讀音。
三、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小組匯報,出示答案: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細小、會散射陽光
削弱陽光
列數字、做假設
易吸收光波較長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藍色
做假設
具吸濕性
調節氣候,氣象萬千
做假設
在匯報調解氣候的功能時,出示相關圖片幫助理解。
重點解釋新出現的說明方法——作比較。
四、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
1、下面我們做一個判斷題。
判斷下面兩句話是否正確:
。1)灰塵具有吸濕功能。
。2)灰塵顆粒的直徑在百萬分之一毫米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之間。
2、逐字逐句地默讀課文,找一找,你還能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說明文的準確性?
五、理解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
我們瞧,平時人們是多么討厭灰塵啊!灰塵也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麻煩,所以人們才會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但是人們沒有想到原來討厭的灰塵對我們的生活還有很大的幫助,看來事物是具有兩面性的。【拖窕覊m一樣,它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現在我們就當一回哲學家,小組合作,討論“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這句話的含義,并列舉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
教學反思:
《假如沒有灰塵》是一篇科普文章,它運用通篇的假設,強調了灰塵這我對學生提出了“假如沒有灰塵”的問題,由于是略讀課文,而且文章本身比較淺顯俄,因此,課堂中我提出了一個總的問題,灰塵是不好的,沒有灰塵不是很好嗎?然后就交由學生回答討論。學生紛紛從科課本中找出語句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沒有灰塵,我們就不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顏色了;灰塵能夠調節氣候;灰塵能夠使陽光變柔和等等。待學生對課文內容吃透了,我又拋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生活中還出現了哪些這樣的情況”這個問題,通過讓學生們自己回答和討論,培養學生們全面看待問題的意識!
假 如 篇6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小樹,太陽,小鳥等圖片。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談個性化感受
同學們,你們聽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嗎?你知道那枝神筆有什么特殊的作用么?
馬良用這枝神筆為老百姓畫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使他們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怎么樣,你們是不是也想有一枝這樣的筆?有位小朋友和你們的想法一樣,那么,他要用神筆來干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進23課《假如》中看一看吧。
1、請同學們聽配樂朗誦,比比看誰聽得最認真。(師范讀)
2、聽完朗誦,你有什么想法?
3、指名答。
4、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小作者用神筆畫了些什么?(自由讀課文)
5、指名答,師貼出相應的圖畫。
二、識記生字,談個性化識記方法
1、你喜歡這篇課文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通順,并畫出生字。
2、四人小組自學生字:
、拧∽x一讀,相互提醒易錯的生字。
、啤∠朕k法記住這些字。
3、匯報交流:
、拧〕樽x卡片,檢查自學。
、啤√岢鲭y記生字
⑶ 學生針對難記生字,談個性化識記方法。
、取≡谡Z言環境中鞏固生字:
同學們,如果我把這些生字放在句子中你還能認識么?(出示句子)
、佟〖偃缥矣幸恢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
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凇∽屝湓诙
也能快活地成長,
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
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邸▲B媽媽再也不用
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
讓小鳥呆在家里
苦等待,餓得哭泣。
、堋〖偃缥矣幸恢
馬良的神筆,
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
畫一雙好腿,
還( 。┧粋健康的身體.
、荨∷僖膊粫蛔谖堇
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而是和我們一起
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伞≈该x。
三、細讀課文,感悟內容,練習有感情朗讀
1、指名讀第一小節,讀完后學生評價。
2、指導停頓:
今天咱們學的是一首小詩,和課文不一樣,要能讀出音樂美、節奏感。比如,第一行后雖沒標點,但也要稍稍停頓。
3、自己練習,體會:
4、理解內容,指導感情:
感覺一下小作者畫了一個什么樣的太陽?為什么畫這樣一個太陽?
請大家閉上眼睛聽敘述:冬天到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刮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凍得瑟瑟發抖。正在這時,天空出現一輪紅紅的太陽,溫暖的陽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溫暖如春,小樹不冷了,在陽光下快活地成長。
如果你是這棵小樹,你會對小作者說些什么?
你覺得這一小節應該讀出什么樣的感情?
5、試著練練。
6、指名讀。
7、四人小組自學后兩小結:讀一讀,議一議,弄清作者為什么畫谷粒和雙腿,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想辦法讀出感情。
8、指名讀,檢查自學成果。
9、選出讀得好的小組介紹經驗:
教師相機總結:讀課文時,可以把重點字詞加重語氣,可以加上動作讀,可以把自己想成小作者進入情境讀,還可以想著詩中描繪的畫面讀。
10、學生練習。
11、男女賽讀。
12、教師引讀。
四、感知升華,擴展延伸,發展學生語言
小作者極其渴望有枝神筆,但卻不是給自己畫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見他是一個多么善良、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會用來干些什么?
小結:前面我們學過這樣一句話:“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弊屛覀儷I出自己的愛心,讓世界變得更溫暖吧!
【評析】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這一基本理念,我采用整體性閱讀,適當點撥教學法。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每小節仍從整體入手,通過“讀讀—說說—議議—讀讀”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具體過程操作如下: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談個性化感受:
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精華,它融音樂,美術,文學于一體,以精辟的語言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教學初始我先請學生聽配樂朗誦,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接著自讀課文后了解主要內容,提出問題:① 作者用神筆畫了什么?② 為什么要畫這些東西?以此引導學生概括文意,把握全局。在學生逐段概括時,我以簡筆畫的形式把大家概括的內容展示于黑板,既使學生對詩歌內容有更直觀的了解,又能感受詩中所蘊涵的圖畫美。
2、識記生字,理解詞語,交流個性化識字方法: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把學生當做知識的容器,任憑教師無休止的“填鴨”,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不利于學生創造潛能的激發。教學中,我努力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性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性學習。先四人小組自學生字,相互提醒易錯的生字,再向小組成員講一講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比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把它看成一幅畫,培養個性化識字方法。接著全班匯報交流,先以開火車的形式檢查自學成果,對于易讀錯或記憶有難度的字在全班交流,共同識記。最后組詞,把生字放在句子中認讀,進一步鞏固字的音形義,突破重點。
3、細讀課文,感悟內容,練習有感情朗讀:
這首小詩語言淺顯,內容簡單,學生極易理解,因此教學時使學生整體把握小結內容后,我把重點放在感情朗讀上。先以問題激發學生情感:你喜歡這首小詩嗎?為什么喜歡?怎樣讀出感情。帶著這些問題開展自學,找自己喜歡的小伙伴讀一讀,議一議。一定程度后全班交流,自學小組以齊讀方式展示自學成果,接著相互評議他們讀得好在何處,(請優勝組介紹感情朗讀的經驗,此時教師可做適當點撥與總結),如何帶著表情去讀,可想象著詩中所描繪的畫面讀,可把自己當成小作者讀,還可以加上動作……總之把學生讀得精彩之處加以總結,學生用上這些方法繼續練讀。最后教師引讀,達到背誦,從而解決又一重難點。
4、升華感知,擴展延伸,發展學生語言:
在學生充分閱讀,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后,再引導學生回到整體,說說此時的想法與感受,比如你認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從中受到什么樣的啟發,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愛心,并產生關愛他人的愿望,從而實現本課的情感目標。最后擴展延伸,說說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會干些什么?讓學生盡情想象,暢所欲言,進一步發展學生語言,培養愛心。
總之,整個設計我注意把學習的自主給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在輕松愉悅中掌握知識,發展語言。
假 如 篇7
一、學習目標
1 .正確認讀 9 個生字,會寫 8 個字。
2 .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會背誦課文。
4 .理解本課的內容,能聯系生活想象。
二、情感目標
1 .了解一個孩子懷著一顆善良的童心幫助弱者的愿望。
2 .學會用語言或行為等方式來關愛他人。
三、學習重、難點
1 .認識 9 個生字,會寫 8 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的
1 .認識 9 個生字,會寫 4 個字。
2 .正確地朗讀課文。
二、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幻燈片
三、 教學過程
。ㄒ唬⿲n}導入,揭示課題。
1 .全體同學讀本單元的專題
。ㄕn件出示)如果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會畫很多東西給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師:小朋友們,上課前我們來讀讀這段話,好嗎?
2 .揭示課題: 23 假如
師:剛才小朋友們讀得真好!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新的一課,和這段話有關的,請大家齊讀課題。
大家讀得真好,相信你們這節課能夠學到很多知識,F在請大家想想:你認為“假如”和上面出現的哪個詞意思相近?(如果)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
1 .師放錄音聽讀課文。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文中到底描寫了一支什么樣的神筆?讓我們聽聽這些孩子是怎么做的。(課件出示)
師:聽完了,誰來說說看呢?(生答:想畫太陽給小樹;生答:想畫谷粒給小鳥;生答:想畫一雙好腿給西西)說得真好!其他的小朋友聽了是不是也想讀讀呀!好,先輕聲讀,注意要讀準字音,待會老師可要請同學來展示展示。
2 .學生自由讀課文,之后指名展示,師生正音。
老師可要請同學來讀讀看了,誰有信心讀好?這么多小朋友啊, 其他同學要認真聽,我們一起來當評委。(評價)
(三)學習生字。
1 .根據拼音讀生字
師:聽大家讀完課文,看來我們還是得交交這些生字朋友。
2 .出示生字認讀
①(課件出示)誰來當小老師呢?小老師帶讀,F在請同學來
說說。
哪些字是平舌音?(縮、操)
哪些字是翹舌音?(食)
哪些字是后鼻音?(良、康)大家一起再來讀讀吧!
、谧x得真不錯,現在請大家記一記這些字,把你記字的好方法先和同桌的小伙伴交流交流。(交流記字方法)生交流
③同學們記字的方法可真多!可是剛才這些字都是帶有拼音帽子,如果把帽子去掉了,你們還認得它們嗎?(能)這么有信心啊,瞧,誰來了?讀字
、芪覀儊肀纫槐龋茨囊唤M的小朋友讀得最棒了。(生讀詞)
⑤小天使來了,她說如果我出現在句子里,你們也能讀好,那才是最棒的,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呢?(有)
出示句子認讀: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 的神筆。
鳥媽媽再也不用到 遙遠 的地方去 尋食 。
還他一個 健康 的 身體 。
、迍偛判∨笥褌兩謱W得那么好,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相信大家一定會讀得更棒的。大家有沒有信心呢?(有)那開始吧!注意讀準字音。
(四)指導書寫(尋、哭、雙、體)
1 .小天使對小朋友今天的表現可滿意了,可是她還是想考考大家,你們怕不怕哪?(不怕)真是一群勇敢的小朋友。我們來看看這回出的是什么題目?“你會寫嗎?”這么難啊,大家有沒有信心?好,我們先來把這兩個字讀一讀,F在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找出關鍵筆,并和你的同桌小伙伴說說。生說,師范寫“尋、哭”
我們在寫“尋”時候要注意寸的一橫要長?蠢蠋熓窃趺磳懙。大家看清楚了嗎?而哭呢?一橫要短,兩個口要寫得小一些,緊湊一些,這一點不能漏掉。其他兩個字,我請小老師來教大家寫。
2 .小老師教寫,老師補充。
3 .大家看了這么久了,肯定也想試試是吧,那拿起你們的筆開始寫。先描紅再練寫。開始吧!希望大家能完成小天使的挑戰。
4 .老師看到大家可認真寫了,心里很高興。讓我們來看看你們的作品,大家一起來評價一下。誰愿意來展示呢?
小結: 這節課小朋友們真厲害,完成了小天使所有的挑戰,老師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學習當中繼續努力,好嗎?老師也想給大家布置一個任務,行嗎?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呢?同學們可以回家跟爸爸媽媽說說,可以寫下來,還可以畫一畫。我們下節課一起來交流。
假 如 篇8
假如我是你一、知識聚焦
1.平等與尊重、寬容與理解、關心與互助、負責與合作,是成功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文明交往的內在基礎。
2.要平等待人。
、傥覈鴳椃ㄒ幎ǎ骸爸腥A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待人不僅是法律的規定,更是文明社會的理想追求。
②在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平等的對待,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平等待人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社會交往、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本前提。
、墼谕瑢W之間的交往中,我們不應因家境、身體和智能等方面的原因歧視他人,而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同學。3.尊重他人包括什么?
、僮鹬厮说娜烁褡饑、自由、合法權利、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
、谧鹬厮说乃枷、情感、言行和生活方式;
、圩鹬厮说膭趧优c創造等。
4.中學生為什么要學會尊重他人?
、偈艿阶鹬,是人內在的精神需要。只有尊重他人,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ハ嘧鹬厥侨穗H交往的又一基本原則。
②對于中學生來說,學會尊重他人不僅是保證我們學習進步和人際交往成功的需要,更是作為現代少年所應具備的優秀品質。
5.中學生應怎樣尊重他人?
、傥覀冊谂c人交往中,要注意尊重他人。
②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正當權益、個人隱私、個性特征、思想感情、宗教信仰、民族習慣和生活方式等。
、鄄怀靶、諷刺、挖苦和侮辱他人,不輕視或歧視他人。
6.為什么要寬容他人?
、賹捯源、接納所有不同的人,也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之一。
、陔S著社會的發展和更加開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也需要更多的寬容。
、垡驗閷捜荩覀兊纳鐣腿松兊酶用篮。寬容他人,我們擁有了朋友;寬容差異,人類擁有了豐富多彩。
7.怎樣寬容他人?
、賹W會寬容,需要具有寬闊的胸懷,豁達大度的氣量。
、谝獙W會寬容他人的不同之處;寬容他人的不同觀點,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對于他人的成績、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對于別人的缺點和不足、錯誤或過失,不過分苛責。
、蹖θ藢捜莶⒉坏扔跓o原則的縱容。寬容是在不違背是非原則基礎上的求同存異。
8.為什么要理解他人?
①理解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成功交往的秘訣,是學習進步、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條件。
②理解也是我們的內在需要。
9.怎樣理解他人?
①理解他人就要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與言行,理解他人的處境、問題和困難,理解他人的愿望與需要等,并給與關心。
、趯W會理解的關鍵是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問題,向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體會他人的感受,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著想。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10.要關心和幫助他人。
、俦凰岁P心是人人都有的需要。每個人在困難、傷心時都希望有人關心,所以當看到別人有難處時,我們應主動地關心別人,幫別人排憂解難。關心他人是快樂的,被他人關心是幸福的。
②關心他人,不僅要關心他人的身體健康、學習情況、生活狀況,也要關心他人的情緒、愿望和需要等,并在他人需要時,及時伸出真誠的援助之手。
、勖總人在其一生中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都需要他人的幫助。幫助他人是善心和愛心的表現。美好生活離不開人與人的相互幫助。
、苋祟惿鐣褪且粋需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社會。二、熱點材料三、專題訓練1、人與人之間進行交往,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本前提是( )a、寬容他人 b、平等待人 c、樂于助人 d、理解他人2、理解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成功交往的秘訣,也是學習進步、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條件。學會理解的關鍵是( )a、學會換位思考 b、關心和幫助他人c、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不讓別人做 d、要迎合別人的意愿3、寬容他人是一種寬闊的胸懷、豁達的氣度。但寬容別人并不是無原則的縱容。下列行為我們不能寬容的有( )a、寫字時,我的同位擠占我的課桌 b、我上課認真聽講,有人在我的后別上貼紙條c、集會時,后面的同學踩了我的腳 d、有的同學故意散布我的謠言,造成很壞影響4、范慧和潘紅是七年級(1)班的學生,兩個人的座位緊挨著。有一天,范慧在教學樓道里玩皮球,把白白的墻壁弄上了幾個球印。擔任護樓小組長的潘紅批評了她,并讓她把球印擦掉。范慧本想和潘紅吵鬧,但是由于潘紅的態度非常誠懇,說話又在理,范慧只好承認了并改正了錯誤。第二天自習課上,范慧準備寫大字,在研墨時,不小心將墨汁濺到潘紅新買的花裙子上。范慧向:這下可糟了,她會不會以為我是故意的呢?正不知怎么辦時,潘紅和氣地說:“沒關系,你又不是故意的,回家后我自己洗洗就行了。”范慧忙問:“如果洗不掉怎么辦呢?”潘紅爽朗而幽默地說:“不要緊,只當花裙子上又添了幾朵新花。不知底細的,還以為是什么新花色呢!”(1)潘紅在處理與范慧之間的關系上體現了一種怎樣的美德?(2)在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往上,潘紅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態度對我們有何啟發?參考答案:(1)體現了潘紅理解和寬容的美德。潘虹新買的花裙子被范慧濺上了墨汁,本來是件不愉快的事,但潘紅并沒有斤斤計較,而是以寬容大度的態度,妥善地解決了這件事,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2)在合作交往中,不可能不犯錯誤,沒有過失。因此,當有人無意或過失傷害自己時,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就應當原諒、寬恕他人的錯誤和過失,不要斤斤計較,不可過分苛責。要理解和體諒他人的處境、感受等,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學會換位思考。
假 如 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字,會寫8個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點:
1、識字和寫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感悟。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1、生講述《馬良神筆》的故事
2、有個小女孩也想像馬良一樣,有一枝神筆,并把她的美好心愿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叫《假如》
二、范讀課文,感悟詩歌大意
三、自學課文,學習生字
1、檢查生字學習,讀含有生字的句子
2、讀生字卡片,組詞
四、以讀代講,朗讀詩歌
1、現在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首詩共寫了幾小節?寫了小作者的幾個美好的愿望?
2、比賽讀
3、指導讀
五、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有感情朗讀課文
1.小組內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假如你是小樹(或小鳥、西西),你心里會怎么想?
3、感悟讀:你喜歡哪個句子,能說說為什么嗎?
4、延伸讀: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還想干些什么呢?“練習說話。
把他們說的連成一首新的《假如》。
5、試著寫下來。
三、指導背誦:選出你最喜歡的一節背下來。
四、指導書寫
哭:兩個”口“大小要適中,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雙:左邊的”又“寫得稍窄些,捺變點。
食:上面的”人“寫得舒展些,最后一筆是點。
操:右上方的三個口要寫得扁而小,不要超過橫中線。
場:右半邊不容易寫好。
......
五、完成練習:用”我要給......“說一句話
六、總結
如果我們也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們會畫很多東西給需要關愛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教學反思: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詩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是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好教材。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一課我設計用兩個課時完成。
一位外國作家說過:“每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對這句話我深有同感,兒童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他們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著成人遙不可及的奇幻。他們在詩歌創作方面具備天資。所以在學習這篇詩歌的時候,我嘗試讓孩子們進行這方面的練習。通過設問:“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還想干些什么呢?”來練習用詩歌中的格式說話。孩子們的回答也非常精彩: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藍藍的天空再畫一個地球,讓越來越多的人們有寬敞的環境;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失學的孩子畫一座美麗的學校,讓孩子們能快樂地上學......
“我要給......”這句話的練習也同樣有實效:
如:我要給失學的孩子買一本又好看又實用的書。
我要給親愛的媽媽倒一杯不冷也不燙的開水。
我要給沒有頭發的人們畫上又黑又亮的頭發。
假 如 篇10
教學反思是對自己上課的一些總結反思,對老師的發展有幫助,下面是關于《假如我是巨人》教學反思范文,歡迎閱讀!
《假如我是巨人》教學反思
美國學者波斯納就提出了教師成長的規律:“經驗+反思=成長”,可見教育反思的重要性!督處熢鯓舆M行反思與寫案例和論文》一書中說到:“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只有認真、透徹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進一步充實自己,才能優化教學。
本課導入我通過人物角色的轉換,讓學生感受兩個人物外形的明顯特點(大與小)。學生根據這一外形特點給他們起個名字。從而對大小產生大膽聯想,加上配樂講故事(課件),認識另兩位巨人朋友。讓學生以輕松活躍的心情走入課堂,以學生說說格列佛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出示兩幅范畫)讓學生說說畫上巨人做了什么作為導課內容。用角色轉換這一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精美的教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想象力。
然后以直觀圖片欣賞,問題由淺入深講故事,引領學生走入一個新奇的世界—巨人與小矮人有趣的故事。讓學生說格列佛是什么樣的人,讓學生從能力品格上使學生了解巨人的無比威力和巨人寬厚、樂于助人、愛和平的優良品質。從形象上使學生看到巨人與小矮人大小比例的差異。從而潛移默化的進行了德育滲透,又讓學生對本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新授課做了有效的引路。
本課中我向學生求助:欲畫巨人如何擺放到長方形畫框中更合適?讓學生自己想自己說。這種教學方法不同以往課堂中教師問、學生答的枯燥模式,而是以學生幫助教師解決困難的形式出現。讓學生感到既有親近感,又有幫助教師解決困惑后的成功感,加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接著引導學生創編故事部分設計使學生經過前幾個環節的啟發感染,充分的激發學生當巨人的想象力,使各種新奇創意像小火山一般噴涌而出。
最后將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進行評選。我轉換角色采訪有代表性的作品,請學生作自評與互評,并小結。最后師生律動(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為結束部分。這樣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評選中來,加強學生的主體性和全員參與性。以采訪形式講課使課堂氣氛的變得活躍,同時培養了學生觀察與表達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結尾的律動設計運用,更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后的喜悅,并延續了美術學習的興趣。
假 如 篇11
[訓練目的]
1、通過語言實踐提高交際能力和鑒賞水平。
2、了解作為一個導游,在引導游客游覽欣賞景觀,形象描述景物時要注意的地方。
[訓練題目]
1、有一批游客要參觀考察當地的園林建筑或風景區,請你以導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紹園林建筑或風景區的特點和價值,要邊介紹邊與游客交談。其他同學以游客的身份口頭或書面向有關單位提出改進建議。
2、選擇家鄉的一處新景點,每人設計一段解說詞,輪流做導游,向同學們作介紹。
[訓練指導]
第1題
要求學生以導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紹家鄉的一處園林建筑。要介紹園林建筑,首先介紹者要全面了解該處園林建筑的歷史、特征及有關的人文知識,導游前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還要考慮帶領“游客”游覽的路線,確定介紹的順序及重點。實踐時要注意自己“導游”的互動,即達到題目要求的邊介紹邊與游客交談。介紹時可以運用課文所提到的方法,或形象描述,或穿插人文知識,或啟發游客想象,特別需要提出的是要針對園林建筑的特征,采用不同的介紹方法,介紹有詳有略,切忌一個模式,影響游客的游覽興趣。游覽結束后可以請同學評點自己的導游工作,完成題目要求的以游客身份向有關單位提建議。
第2題
要完成本題,先要確定解說對象,再緊扣解說對象的特征設計解說詞。解說詞要盡量口語化,要著力于形象的描述,解說時要將自己的濃情融匯其中,借景抒情,以情動人。新景點的誕生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結果,對家鄉的巨變每個中學生都是由衷地感到欣喜的。因此,解說詞里一定要滲透你的熱愛之情。具體實踐時,可以一人解說大家評點,也可以大家先解說,眾人再評點。
假 如 篇1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侔盐赵娢牡母星榛{,有感情誦讀詩文
②領悟詩句蘊涵的哲理,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叟囵B學生創作短詩的能力
2、情感和價值觀目標:正確面對人生中的挫折
二、教學重點、難點
、偈熳x、背誦全詩
、诟形蛟娭兴N涵的哲理
③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創作短詩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讀、品、說、寫法
四、課時安排
1.5課時
五、教輔工具
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ㄒ唬┩妒獙胄抡n(2分鐘)
(二)尋路——配樂朗讀(8分鐘)
。ù谁h節通過學生自由朗讀、教師范讀、學生按要求的自由讀和齊讀以及分角色合作讀等方式來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親切和婉、熱情坦率的勸說和自我勉勵、深沉的內心獨白既調動學生朗讀的熱情,又能讓他們在反復的朗讀中進一步熟悉詩歌,為下一品讀領悟環節做好準備)
(三)辨路——品讀領悟(15分鐘)
1、學生默讀詩歌,品味詩歌的語言,或質疑
學生的質疑可能有:
①你認為“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句中的“欺騙”所指的是什么?
、谠鯓永斫狻岸沁^去了的,就會變成親切的懷戀”這句詩的含義?
▲教師提示詩歌品讀領悟的方法:
、偕朴谧プ£P鍵詞
②結合作者寫作的背景(知人論世)
、壅{動現實生活經驗;并告訴學生結合所發資料以及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品味詩歌或解決所提的問題
2、學生品讀交流,教師投影解決學生可能有的質疑
3、請用簡潔凝練的語言說說你讀詩的感想
4、朗讀全文
。ㄋ模┭勇贰卣寡由欤7分鐘)
1、齊讀德國詩人海涅的《心,我的心,你不要憂郁》和英國詩人雪萊的《西風頌》
2、教師介紹這兩首詩的創作背景和風格
3、學生品讀這兩首詩中意思相近的句子并交流
(五)走路——能力遷移(27分鐘)
1、仿句練習
仿照《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一節,續寫下面的詩句
假如生活 ,
不要 ,不要 !
需要
相信吧,
2、請拿起手中的筆,試著寫幾句小詩送給你身邊遭遇挫折的親友,鼓勵他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或自勉:你可以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開頭,也可以自行創作
3、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詩歌創作,并提供一些詞句讓學生參考
4、學生展示自己的詩作,師生點評交流
5、教師出示范例并展示自己的詩作《蛙之歌》、《春&8226;思》
6、小結詩歌創作的幾點小方法
①多讀名家名篇并進行模仿(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詞語進行替換仿寫)
、诟鶕惆l感情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物象
、圻\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如比喻、象征等
、苠N煉語言
。┦站W——課堂小結(1分鐘)
人生如大海行船,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當我們遭遇挫折時,請用下面的幾句名言自勉吧!(學生齊讀教輔資料五)是的,請勇敢地收起我們的眼淚,積極樂觀地去面對,因為陽光總在風雨后,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愿同學們都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此環節讓學生通過朗讀教輔資料五,培養學生正確對待挫折的健康心態,照應詩人的感情,并增加學生的課堂積累
假 如 篇13
學科:語文 年級:七 學期教時總編號: 5 課題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授課教師萬法平主備人 課時第1課時 (總1課時)課 型教讀課審閱人 教學目 標 1.理解首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2.領會普希金詩歌的語言特點。
3.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重點難點1.理解首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2.領會普希金詩歌的語言特點。 教法學法 指導,點撥、導讀自我探究、合作學習 教具投影儀、錄音機 板書設計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一、面臨挫折勿悲傷(1-4) 現實:假如 生活欺騙 態度:不要 悲傷心急 須要 鎮靜對待二、永遠向往美好未來(5-8)囑咐:永遠 向往未來 一切 都將會過去 成為懷戀 正確面對挫折,堅信未來光明 教后小結 教學過程環節教師活動(學法指導)學生活動估時 導入課題 投放目標 俄羅斯文學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的影響,且大師輩出。譬如托爾斯泰、陽斯妥耶夫斯基、馬雅可夫斯基、萊蒙托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廣為傳誦的俄羅斯詩篇。作者簡介亞歷山大·普希金(1799—1837),俄羅斯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他的詩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和無言的藝術魁力。 聽教師講解,熟悉作者7 自主探究 1.詩人在詩中闡明了怎樣的人生態度? 明確:詩中闡明了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的時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我們一定要永葆積極樂觀的心態;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13 問題研討 2.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要用形象說話,最忌直白的說理,而這首詩通篇沒有任何形象,卻以說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同學要品味一下全詩,想想原因何在?3.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許多人把它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作為鼓勵自己的座右銘,你讀了之后,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請同學們自由討論,各抒己見。明確:①這是寫給鄰居小女孩的贈詩,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并沒有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和一副教訓人的語氣,而是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來寫,語調親密和婉,熱誠坦率,好像詩人在與你促膝談心;②詩句清新流暢,感情熱烈深沉,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性。
20 課堂小結 “詩是不可翻譯的”,譯詩不等于原詩,而我們現在又只能通過譯詩來學習、欣賞,我們只能盡可能地多度、多思、多想象,才能更好領悟到這首詩的美。做學習與探究5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案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同步練習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課件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ram音頻朗讀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mp3音頻朗讀
上一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說課稿
下一篇:《假如生活重新開頭》在線閱讀
假 如 篇14
一、預習設計
1.讀熟課文,查字典自學生字、生詞
2.試著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搜索有關“移植”方面的資料。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通過查字典,理解“移植”、“嫁接”、“出類拔萃”等詞語的意思。
3.熟讀課文,體會想象的神奇,培養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
啟發孩子大膽想象,培養探索科學、探索未來的濃厚興趣。
四、教學過程
一>、題目激趣,引入新課
1.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以課題激趣,提問:你喜歡這個題目嗎?為什么?
2.解讀
1)移植:把播種在苗床或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連土掘起種在田地里。本文指把一個人的記憶轉移到另一個人的大腦里。
2)出類拔萃: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人。
3)嫁接:把要繁殖的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種植物體上,使它們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獨立生長的植株。嫁接能保持植物原有的某些特性,是常用的改良品種的方法
3.提問: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會出現什么樣的景象呢?請自己讀讀課文。
二>、自主學習,掃清障礙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把本課生字字音讀準,特別是“授”“萃”“澀”的讀音要讀準,同桌可以互相合作,把生字讀給對方聽聽,讓同學檢查、矯正。
2.在自讀課文中把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同桌或四人小組討論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詞語。實在弄不明白的向老師提出。
4.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后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四>、感悟課文,體會神奇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
2.說說你為什么對這部分感興趣。
(1)當學生說到第二節“把爺爺的記憶移植給我,我就能看到爺爺的爺爺長的是什么模樣”,老師提問:假如你見到爺爺的爺爺,想象一下,祖孫倆見面該是什么樣的情景?表演出來!鞍盐业挠洃浺浦步o爺爺,爺爺也會看到我在操場上多么頑皮”,假設你是爺爺,你會說些什么?指導感情朗讀。(指名讀—挑戰讀—再指名讀—齊讀)
(2)當學生說到第四節,“把宇航員的記憶移植給潛水員,把潛水員的記憶移植給宇航員,他們就都知道了怎樣‘上天入地’!
出示宇航員或潛水員工作時的圖片或圖像。假設他們都移植了對方的記憶,他們見了面,會說些什么?情景表演。
感情朗讀。(指名讀-挑戰讀-齊讀)
。3)當學生說到第五節,“那又澀又硬的山梨樹,如果嫁接上甜梨枝,就結出了又黃又大的甜梨;那枝繁果密的‘茄子樹’,也是山茄和家茄嫁接后出現的奇跡!
出示山梨嫁接了甜梨后結出的果實圖片與山梨對比。由于受生活所限,城市的孩子對“嫁接”感到陌生,教師可在講解的基礎上做示范演示。
孩子們,你們感到神奇嗎?把你的感受讀出來。自由練讀—抽生扮演解說員讀—齊讀。
五>、拓展延伸,大膽想象
1.同學們,移植哪里僅限于植物呢?瞧,人體骨髓移植、腎移植、心臟移植、肝臟移植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播放一段醫學移植發展歷史的圖像或圖片資料,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2.記憶移植能不能實現,要靠誰呢?齊讀最后一節。
3.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你會想些什么呢?讓同學們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
六>、作業
1.書寫生字,重點寫好“澀”、“懈”。
2.記憶可以“移植”,多么大膽的想象。∧阋部梢源竽懴胂笠患,講給同學聽。
假 如 篇15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朗讀并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和《未選擇的路》這兩首詩;揣摩詩歌中優美精 煉的語言,并把握詩歌的思想主題。指導學生學會鑒賞詩歌。
★態度與方法 : 自主、合作、探究
★道德情感價值觀: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勇敢地面對生活的磨難;慎重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學重點、難點 :
★加強詩歌朗讀訓練,讀中感悟。
★引導學生掌握鑒賞 詩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計劃課時:兩 課 時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你的所得,還那樣少嗎?你的付出,還那樣多嗎?生活的路,總有太多不平事,請你不必在意,灑脫一些過得好......”(歌詞)這些歌就是寫給在逆境中的人們,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不順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你將如何面對?詩人普希金給了我們這樣的叮嚀和囑咐。(板書課題)
二、學海拾貝
※ 我們應該怎樣閱讀詩歌呢?
。ń處熛驅W生介紹閱讀詩歌的“四步”閱讀法:一讀,二品,三誦,四背。)
1.一讀,指讀題目,讀作者,讀創作背景。這一環節主要弄清每句詩的大體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詩中作者表達的情感,蘊涵的道理和表現手法。
3.三誦,四背,這兩個環節常常緊密相連,因此要注意詩的節奏,分出輕重緩急、抑揚頓挫。
三、學海導航
。ㄒ唬┳x
1.讓學生快速閱讀第一首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思考以下問題:
<1>你了解詩人普希金嗎?你的同桌知道嗎?問問他,互相交流一下看法。
<2>詩人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寫出這樣的不朽詩篇的?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歸納總結。
。ǘ┢
1.教師示范朗讀這首詩,學生邊聽邊品味,之后回答以下問題:
<1>這首詩是用什么口吻寫給那些受生活欺騙的人的?
<2> 對于這些人,詩人提出了怎樣的叮嚀和囑咐?
<3>詩中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交流,教師加以引導、肯定、補充。
(三)誦、背
1.設問: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那么,怎樣用我們的有聲語言讀好這首詩呢?你認為應突出哪幾個方面呢?
2.學生相互交流,教師肯定、鼓勵、或引導、補充。
<1>親切自然,娓娓道來的勸說語氣。
<2>注意停頓、重音、語速的快慢。
※教師進行朗讀指導點撥。
3.試讀評價
按照剛才的交流,請你來試讀一遍課文,可找三四名同學與教師共同點評,最后評出最好的一個領讀。
4.設問:
通過對這首詩的朗讀,現在再回顧這首詩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得出答案,加深理解)
5. 背誦全詩。
第 二 課 時
一、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回顧上節 課的詩歌閱讀方法。
二、導入 《未選擇的路》新課。
說到路,人們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屈原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棄疾有“讀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感嘆,魯迅也有“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樣的想法。人們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條路,把人生的選擇比做對路的選擇。(板書課題)
三、自主實踐,小試牛刀。
1.教師引導學生“讀”。
2.“品”
※小組合作,互動探究以下問題:
<1>詩中的“路”有兩層含義,你能說出來嗎?
<2>這首詩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3>詩中明確寫了詩人選擇了“其中一條”,為什么還要以“未選擇的路”為題?讀了這首詩,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師引導,點撥,歸納。
3.“背”、“誦”
四、朗讀遷移、鑒賞詩歌。
致恰達耶夫 普希金
愛情、希望、默默的榮譽—— 時刻聽候祖國的召喚。 我的朋友,讓我們用滿腔
哄騙給我們的喜悅短暫, 我們忍受著期待的煎熬, 壯麗的激情報效祖國!
少年時代的玩耍已經消逝, 切盼那神圣的自由時刻來到 同志。≌埾嘈趴罩猩 如同晨霧,如同夢幻: 正像風華正茂的戀人, 一顆迷人的幸福之星,
可是一種愿望還在胸中激蕩, 等待忠實的幽會時分。 俄羅斯會從睡夢中驚醒, 我們的心焦灼不安, 趁胸中燃燒著自由之火, 并將在專制制度的廢墟上
我們經受著宿命勢力的重壓, 趁心靈向往著榮譽之歌, 銘刻下我們的姓名!
讀后思考: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可是一種愿望還在胸中激蕩”中的“一種愿望”指的是什么?
假 如 篇16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目標與要求
1.理解首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2.領會普希金詩歌的語言特點。
3.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1、2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俄羅斯文學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的影響,且大師輩出。譬如托爾斯泰、陽斯妥耶夫斯基、馬雅可夫斯基、萊蒙托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廣為傳誦的俄羅斯詩篇。
二、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普希金(1799—1837),俄羅斯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他的詩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和無言的藝術魁力。俄羅斯著名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別林斯基曾這樣贊譽普希金的詩:“所表現的音調和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煤蝶一樣柔和、優美,像松脂一樣醇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靜,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擊一樣控骼有力。”
但“詩是不可翻譯的”,譯詩不等于原詩,而我們現在又只能通過譯詩來學習、欣賞,但愿我們能盡可能地領悟到這首詩的美。
三、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普希金被沙是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贈詩的形式寫在他的鄰居奧希泊娃的女兒葉甫勃拉克西亞·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紀念冊上的。那時俄國革命正如火如條,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卻沒有喪失希望與斗志,他熱愛生活,執著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
四、講讀全詩
1.詩人在詩中闡明了怎樣的人生態度?
明確:詩中闡明了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的時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我們一定要永葆積極樂觀的心態;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
2.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要用形象說話,最忌直白的說理,而這首詩通篇沒有任何形象,卻以說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同學要品味一下全詩,想想原因何在?
明確:①這是寫給鄰居小女孩的贈詩,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并沒有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和一副教訓人的語氣,而是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來寫,語調親密和婉,熱誠坦率,好像詩人在與你促膝談心;②詩句清新流暢,感情熱烈深沉,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性。
3.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許多人把它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作為鼓勵自己的座右銘,你讀了之后,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請同學們自由討論,各抒己見。
五、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作業
六、教學后記:
“詩是不可翻譯的”,譯詩不等于原詩,而我們現在又只能通過譯詩來學習、欣賞,我們只能盡可能地多度、多思、多想象,才能更好領悟到這首詩的美。
未選擇的路
一、目標與要求
1.理解這首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2.領會普希金詩歌的語言特點。
3.學會詩歌中的象征手法。
4.背誦《未選擇的路》
教學重點:目標1、2、3
教學難點:目標3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同學們是否記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辛棄疾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詩句,魯迅也有“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們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條路,把人生的選擇比作對路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也是寫“路”的詩。
二、作者簡介
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堪稱美國20世紀90年代最受歡迎的詩人之一,是美國非官方的桂冠詩人,他一生致力于詩歌的創作,主要寫作并出版了10部詩集,這一首是其第三部詩集《山的間隔》中的名篇。
弗羅斯特以寫抒情短詩著稱,它的抒情短詩的質量很高,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勞倫斯指出他的主要藝術成就就在于他能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征的意象糅合起來,用抒情詩的形式表達。
弗羅斯特是一個旨在通過自己的詩歌說明某一哲理的詩人,他利用意象或比喻講述他的心得體會,闡明他對人生、社會和宇宙的態度,正是由于他重視自己詩歌的思想性,所以他的詩歌不但富有智慧和哲理,而且常讀常新——他的詩歌永遠是耐人尋味的,使人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收獲、有所進步。
三、講讀全詩
1.請同學們反復讀幾遍全詩,思考詩中的“路”有什么含義?
明確:詩的表面是寫自然界的道路,實則借寫自然界的路來表達詩人對人生之路的思考。這里其實運用的是文學藝術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區別?
明確:所謂象征,就是在文學作品中,明寫甲事物,借寫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為一種表現手段,一種具體形象,也要求給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
象征是一種謀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則是一種修辭手法。象征一般要統攝全篇,而比喻只在個別語句、語段中起作用。
3.全詩共5小節,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小節的意思。
明確:佇立(思索)——決定(選擇)——選擇之后的悵惆——多年后的回顧、嘆息。
4.詩人雖然寫了自己所選擇的路,但重點都放在未選擇的路上。詩題也表明了這一點。既然是選擇,為什么重點又寫未選擇呢?
明確:其實未選擇也就是選擇。選擇的路一步步變為現實,而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對現實不滿,總覺得還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產生了對未選擇的懷戀,悔意由此而生,憂郁因此而起。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
四、品味:
1.詩中第二節,詩人說另外一條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為什么又說它“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正因為人跡稀少,才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也正因為無人涉足,才給人新鮮感,才有可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美麗。這條路上人跡罕至,代表著這條路也許更艱辛、更需要開拓,正因為如此,才更具有誘人探索的魅力。
2.這首詩蘊涵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選擇將決定你的一生如何度過。人只能選擇一種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創新和進取。
3.詩人為何把詩題取名為“未選擇的路”?
這首詩寫人生道路的選擇,全詩共有4節,第一節寫兩條路,第二節寫選擇的路,第三、四節寫未選擇的路。由此可見,詩人寫作的重點是未選擇的路,這從詩題中也體現了出來,這主要是為了深化主題。詩人感嘆人生有許多道路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而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而只能放棄。人生道路的選擇帶有偶然性、隨意性,詩人不寫已選擇的道路,而重在對未選擇的道路發出感嘆,更能撥動讀者的心弦,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
4.學了這首詩,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明確: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選擇一條人生之路,必須慎重;人生道路的選擇,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五、布置作業:
背誦這首詩。
六、板書設計:
未選擇的路
弗羅斯特
佇立(思索)——決定(選擇)——選擇之后的悵們——多年后的回顧、嘆息
七、教學后記
“詩是不可翻譯的”,譯詩不等于原詩,而我們現在又只能通過譯詩來學習、欣賞,我們只能盡可能地多度、多思、多想象,才能更好領悟到這首詩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