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教學實錄及點評
師:應怎樣讀?
生:應用喜愛和贊美的語氣讀。
(老師指多名學生讀。)
師:同學們讀得太好了,感情真充沛。
師:看到這美麗的榕樹,作者發(fā)出怎樣的贊嘆?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那么,作者除了對榕樹的贊美,還有怎樣的感情呢?
生:熱愛。
(學生帶著贊美和熱愛的感情讀。)
(評析:教師恰當?shù)刂笇А懊雷x”課文,培養(yǎng)語感能力。讓學生一邊聲情并茂地朗讀,一邊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就像在學生頭腦中“放電影”。通過多種感官使文字符號、語音、意義、表象等有機結(jié)合,使語言文字所表述的內(nèi)容,融合成完整、連續(xù)的畫卷,在學生的頭腦中活動起來,使他們有了主體的、全方位的感受和體驗。落實了情中研讀,境中探究。)
師:還有發(fā)現(xiàn)嗎?
生:“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睘槭裁矗
(指多名學生讀、理解,從而理解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的原因。)
師:同學們,寫榕樹這部分中,哪自然段寫得最美?
生:第八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榕樹正在茂盛時期……那么多的綠葉……那翠綠的顏色……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寫榕樹枝干,根是用什么方法描寫的?
生:靜態(tài)。
師:第一次到鳥的天堂有什么感受呢?
生:美、大、有生命力。
師:第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那第一次和第二次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學生激烈的討論)
師:這就是作者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的原因)
師:那么哪部分是描寫鳥的呢?
生:12—13段
自由讀文
師:你喜歡寫鳥的哪句?
生:“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師:那這句說明了什么呢?
生①:鳥多。
生②:景色優(yōu)美又壯觀。
師:這里描寫鳥的動詞說明了什么?
生:多、動作千姿百態(tài)。
師:那同學們想不想看到了解在榕樹上快樂生活的情景啊?
(多媒體課件:榕樹、鳥,想象鳥在榕樹上飛舞,歌唱)
教師讀文,學生體會理解
師:這地方怎么樣?有什么感受?
生①:美 。
生②:這是鳥的天堂,鳥的樂園。
生③:這的景色壯觀。
師:這就是第二個鳥的天堂的含義。這里是鳥兒生活、繁衍、棲息的美好地方。那寫鳥與寫榕樹相對比,寫鳥是用什么方法寫的?
生:在寫鳥時,采用的是動態(tài)描寫的手法。
(評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引導,使學生張揚了個性,積極主動地學習基礎知識,發(fā)展了智力,養(yǎng)成了樂學善思的好習慣。體現(xiàn)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教應為學服務,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結(jié):
師:那這里為什么能成為鳥的天堂?
生: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而且當?shù)厝瞬辉S別人去捉它們。所以這里是鳥的天堂。
師:這里之所以能成為鳥的天堂,是由于這里的人們在保護它們。
可是據(jù)我所知,現(xiàn)在這樣的地區(qū)很少很少了。由于人們不注重保護環(huán)境 ,亂捕亂殺,導致鳥類大量死亡,直接威脅著生態(tài)平衡,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環(huán)境,保護鳥類,保護我們的家園,使祖國的名山大川到處都成為鳥的天堂。
(總評:本節(jié)課的設計,緊密結(jié)合“情中研讀,境中探究”的理念,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基本形式,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師敢于放手,給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時間和空間。整個教學活動:“初讀課文,粗知大意━穿針引線,直奔重點━品詞析句,理解描寫方法━美讀感悟,體會中心”,無一不是學生的主動探究,正是由于教師放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探究與思考,才有了學生的自主構(gòu)建,才有了人人動腦動口的機會,才形成了會學善思的好習慣。
2 師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的認識和發(fā)展提供了種種有利的條件,通過引導、啟發(fā)、講解、評價等等手段,給學生自讀、思考、質(zhì)疑、辯論、 認識等活動的機會,讓學習的活動成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學活動成為“立體的結(jié)構(gòu)”。學生課堂發(fā)言活躍,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教師恰到好處的評價又大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正是“以教師的善教之情激發(fā)了學生的樂學之趣。”
3 教學時僅僅圍繞教學重點,采用中心研讀式教學。教師僅僅抓住對“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的理解,展開研讀和探究。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合作研究,營造了一個開放而有活力語文課堂,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體現(xiàn)。)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nèi)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