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第二課時課堂實錄一
生: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來。我給大家讀讀,誰跟我配合一下?
師:邀請對手了,誰想和他一起讀?
生:(分角色讀)
師:34年后,他所做的一切是自覺的行為,正是由于“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他不但理解了父親,還充滿著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五、 總結升華
師: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格,以細微之處見真情,從日常小事得到鍛煉,必將走向成功。
師: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對父親說些什么?
生:我要說:‘謝謝您,我的爸爸,正是因為您對我的正確教育,我才有今天的成就,要不是當年那個月光皎潔的夜晚,要不是您非得讓我放了那條大鱸魚,讓我從小得到這樣的鍛煉,我怎么會有拒絕誘惑的勇氣和力量呢?
生:爸爸,那個34年前的夜晚您還記得嗎?也許您早以忘記了,可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是您教育我要從小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今天做到了,我要真誠的謝謝您。
師:作者希望我們也勇敢地挑戰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老師把一句名言送給大家:“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別人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鳩”
六、 擴展思維,小練筆
師:讓我們一起努力,都做有道德的人,好嗎?我希望同學們也能把自己的對于道德的理解寫下來,成為我們的名言。
(學生思考,動筆)
生:老師我想好了。我寫的是:“擁有了道德就擁有了財富。”
師:這是誰的創作啊?
生:我自己寫的。(自豪)
師:那把作者的名字也一塊念上。
生:(又念一遍,加上自己的名字。)學生中爆發出掌聲。
(學生興趣盎然,意猶未盡,還在爭著讀自己的名言。)
師:還想讀?我們這節課要超時了,評委老師要扣我的分啊!(臺下大笑)最后一次機會給你了。(把話筒遞給學生)
師:同學們,咱們課下還可以交流,你們可以把寫好的名言裝訂成一個小集子,做好之后給老師欣賞欣賞,好嗎?(好),今天我們這節課就先上到這里吧。同學們,再見。
佟曉博,28歲,小學高級教師。1999年大專畢業參加工作至今,多次執教省、市、區級引路課、觀摩課,2002年獲區級語文教學比賽一等獎,同年為冀教版實驗教材錄制配套教學光盤,2004年被評為唐山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2005年獲得唐山市小學語文教師素質競賽一等獎,論文《我的作文教學觀》獲唐山市小語教師作文論文比賽一等獎,論文《作文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是關鍵》獲全國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同年編寫《新課程教學方略(語文中冊)》已由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國發行,參與實施唐山市《主體性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課題實驗,該課題獲河北省科研成果二等獎。2004~2005年度,被評為路北區勞動模范,多次獲區政府嘉獎。
語文教學感言:
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學會感知、學會感受、學會感悟和學會感動的過程。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