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場上》教學實錄與評析
《操場上》教學實錄與評析
huangyuhuiljc 發表
讓識字寓于游戲中 讓孩子一路快樂走來
——《操場上》教學實錄與評析
執教者:東山縣實驗小學 黃育慧
評析者:東山縣實驗小學 黃慧玲
教學內容:《操場上》(語文人教版)第一冊
教學設想:
識字是閱讀、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之一。語文課程標準在識字教學的目標中提出要讓學生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愿望。一年級的識字教學,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遵循漢字教學規律、創設多種情境,采用多種形式把學生的識字主動性調動起來,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真正喜歡上識字。
《操場上》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冊識字㈠第4課,由6個詞語和一首兒歌組成,詞語都是體育活動的名稱,兒歌描繪了下課后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的情景,告訴小朋友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壯。第一課時的學習目標是1、認識14個字,認識“ 足”,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愿望,以下是本課的教學實錄及反思。
課例實錄: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播放《哦,十分鐘》
師:大家想不想知道歌里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哪里?(即時播放課件:圖為小朋友在操場上參加體育活動的情景)板書課題。
師:板書課題。
師:小朋友課間十分鐘在操場上游戲、活動、快樂極了。小朋友都在做那些活動?平時你最喜歡參加什么活動或游戲?
生答略
自我反思:
歡快雀躍的歌曲瞬間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孩子們有的拍手,有的輕拍桌子,有的站起來舞動手臂,搖擺身子,情緒一下子調動了起來。“平時你最喜歡參加什么體育活動”這個問題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了學習興趣。“課的第一錘重音要響在學生的心坎上。”在音樂聲中導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識字活動的序幕歡愉地拉開了。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操場)
此文轉載
二、初步感知生字詞和兒歌
1、(播放課件:6幅圖及6個相應的帶音節的詞。)
師:這些字哪些你已經認識了?怎么認識的?
生1:我認識“拍”,我是從電視上學來的。
生2:我認識“響”,是媽媽教我的。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留心學習,認識的字可真不少,太好了!
2、拿出 制卡片,認識的字讀給小組的同學聽,不認識的多拼讀幾遍。
3、生展示讀課文,師生評價,獎勵“金嗓子娃娃卡”。
自我反思:
在學習生字時先問:“哪些字你已經認識了?怎么認識的?”這個問題的設置妙處有三。1、改變傳統的逐字教的形式,首先了解學生識字情況,便于針對性地引導學習不認識的生字。2、給學生識字途徑的啟發和引導:從電視上熒幕上學,從包裝紙上學,從廣告牌匾中學,請教別人,從閱讀中學等。3、給平時在課外識字的孩子展示成就的機會增強自信心和學漢字的積極性。
三、學習生字詞
1、“送乒乓球”活動。
指名10人上臺撿乒乓球卡,(五顏六色的乒乓球卡片上立著字寶寶)(站成一列),拼讀球上的詞,拼讀對了,大家跟他讀2遍,小小乒乓球送給他,讀錯,幫他訂正過來。一輪結束,再由臺上10人各自點臺下一名同學上臺,新的一輪送球活動又開始了。
……
生1:(小彬)讀。
生2:小彬,你讀的很響亮,但是我要提醒你,“真”是翹舌音,不能讀成平舌音。
師:小彬,你再拼讀一遍好嗎?
生1:讀。(其余學生鼓掌。)
師:太棒了,送你一顆進步星。
生1:謝謝老師,謝謝大家。
2、“搭火車”活動。開火車拼讀生字,比比哪列火車開得又順又快。
3、“看表演找節目單”活動。請7名學生帶足球、藍球、皮球、排球、繩子上臺表演,其余學生迅速找出自制卡片舉起來,大聲念出相應的體育活動的名稱。比比誰找得快、說得準。
師相機板貼 拍 拔 打 跳 跑 踢
4、找規律
做做拍、拔、打的動作,你發現了什么?
做做跑、跳、踢的動作,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總結:拍、拔、 打都用手來做,都帶“扌”。
跳、跑、踢都用腳完成的,帶“ 足”。
5、記一記
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朋友?(先小組中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生1:我要說的是“足”,“足”就向一個人,兩只手伸手合并,一只腳在前,一只腳在后,就像這樣子站。(生肢體演示)
師:是對比著人站立的形狀來學習的,真不錯。
生2:我要說的是“步”,上面是“上”字加一豎,下面是“少”字一點。
師:采用了熟字加筆畫的方法,真聰明。
生3:我要說的是“打”,就像一個姓丁的人抬手打東西。
生4:我要說的是“拍”,“白”就像一個小皮球,小朋友在用手拍。
生5:我要說的是“跳”,左邊是“足”右邊是“挑”的右邊那一半。
……
師:同學們用多種方法認識了乒乓球上的字寶寶,請伸出你的小手,驕傲地為自己鼓掌。(生齊鼓掌)
6、用“球”擴詞。
師:你還知道哪些球類?
生:我知道桌球、門球、羽毛球。
師:你知道的可真多。
生2:地球。
師:我們生活在哪個星球?
生(齊)地球。
……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操場)
此文轉載
自我反思:
根據孩子喜歡做游戲的心理特點,創設“送乒乓球”“搭火車”游戲,把識字寓于游戲中,情趣盎然。學生間一對一的正音,體現了學生互助合作互動交流的學習伙伴關系,也滲透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看表演找節目單”游戲中,課堂成了學生挑戰自我手腦協調能力的擂臺。學生又要搶著第一個找出“節目單”又要爭先恐后念出來,氣氛略緊張、又熱烈、愉悅。也為下個環節提示“扌”“足”的表義作用埋下鋪墊。“做了拍、拔、 打的動作,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在親自比劃中感受“拍、拔、 打”都用手來做,又通過觀察比較,發現這些字的左邊都一樣,是“扌”,形象直觀地意識到構字規律,避免了深奧枯燥的偏旁表義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