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實錄一
第二、正確運用了閱讀教學的規律,在實現上述四要素有機結合的過程中,沒有怱視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和要求,沒有形式主義地運用信息技術。這首先表現在師生對閱讀的重視和朗讀作用的充分發揮。其次,重視語感訓練習、語言的積累和“消極語言”向“積極語言”的轉化。此課說明,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閱讀教學必須符合閱讀教學的規律,必須以讀為本加強語感訓練和語言的初步運用。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才能達到提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第三、存在的問題
自學部分,未能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教師的主控意識過強,教師出示的自學要求沒有將學生置于主體地方來對待,學生沒有質疑問難的機會,沒有自主的機會。綜觀課堂主體部分的教學設計,傳統的師生關系依然沒有得到調整與轉變,所有問題都是教師設計的,教師的“主導”痕跡還是比較多的。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五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隨著信息的發展,計算機這個新興產業已深入到聾校課堂。多媒體課件集各種教學媒體之大成,以其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動靜結合等優點,它不但能將文字、圖片、圖像、聲音展現出來。將聾生帶入直觀、生動、豐富的知識世界,而且還能化解教學中的難點,讓聾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方式,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因此,這次教學探索,我更重視語文學科和信息技術的整合,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技術的作用,為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創造了條件,注入了活力。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嘗試,我有以下兩點收獲:
1、 有效地實現了學生、教師、課文與信息技術的四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提供具體生動逼真的形象和聲音來作為學生豐富想象的依據和誘導物,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以激發他們張開聯想的雙翼,積極主動有興趣地展開審美想象。《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描寫祖國南海美麗風光的散文,對于遠離海邊生活的學生來說,只靠教師枯燥的語言講授,難以感受西沙群島的奇美。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師邊講解邊操作,銀幕上的海底世界動起來了,祖國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便呈現在眼前。抽象的事物具體了,靜態的東西鮮活了。如第四自然段魚的教學中,由于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的局限,學生對海里奇特的魚缺乏感性認識,以現代信息教學技術立即將學生引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一條條五顏六色的魚在眼前游動起來: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了一簇紅櫻;有的周身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仿佛把學生帶到了海邊,剎那間引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給學生以美的感受,使學生深深地贊嘆祖國的河山之美,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志向,從而強化了美育效應。教師加以點撥,巧妙引導,再來品味“正像人們所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一句就水到渠成了,有力地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意義構建,提升了學生對西沙群島的感情。同時,又能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中學得知識,陶冶意趣,學習效果是傳統的閱讀課所望塵莫及的。
我體會,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恰當地發揮信息技術的認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進學生、師生之間進行心的交流,從而使信息技術與課文內容形成一個具有生命力的整體。這種整合了的教學內容人,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感情,從而促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增進情感體驗,并把課文中生動的語句化為自己的語言,這一切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語文的提高。可見,學生是“整合”過程中的關鍵因素。然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離不開教師的正確指導,所以,教師也是整合過程中的重要因素。我深深體會到,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閱讀教學,必須實現信息技術、學內容、學生、教師四個要素的有機結合。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蓬勃興起,使教學資源不斷豐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它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它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今后要認真學習,積極探索,尋找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最佳結合點,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
2、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進行閱讀教學,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借助多媒體,以讀為本,以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伯感悟,對作者情感的體驗以及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能力。在魚這一段,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魚呈現出來,鼓勵學生抓住魚的外形練習說話,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比較符合語文教學的規律,因而使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香、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總之,以往課堂教學中出現的諸多弊端,在我們運用了現代媒體后都可以一一避免或減少。在聾校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發揮聾生的視覺優勢,以目代耳,充分實現聽力補償。巧用現代媒體,豐富聾生的感性認識,拓展聾生的想象空間,發展聾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促進聾生自主學習、自能探究。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