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非辨析,為政之二
【原文】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三百首詩,就是‘思無邪’!
【評析】關于“思無邪”,歷來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一般解釋為“思想純真”。我想這句話只是孔子對詩經的個人評價,是否準確,怎樣解釋對于儒家思想來說都無關緊要,因此可以存而不論。
《論語》是非辨析,為政之二
【原文】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三百首詩,就是‘思無邪’!
【評析】關于“思無邪”,歷來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一般解釋為“思想純真”。我想這句話只是孔子對詩經的個人評價,是否準確,怎樣解釋對于儒家思想來說都無關緊要,因此可以存而不論。
【原文】『⒉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怎樣管理國家,到了三十歲終于學成了。...
【原文】『⒉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譯文】 孟懿子問什么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
【原文】『⒉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鬃诱f:“孝順父母,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讓父母生病! 【評析】對于這句話的解釋,有人說是“父母最擔心子女會生病。...
【原文】『⒉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譯文】子游問什么是孝順,孔子說:“今天許多人認為孝順就是能贍養父母,但是如果不尊敬父母,那么贍養父母與飼養狗馬有什么不同呢?”...
【原文】『⒉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譯文】 子夏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孝順的最高境界是讓父母滿意,只在父母有事的時候去幫忙,只在有好吃的東西時讓父母先嘗是不夠的。...
【原文】『⒉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譯文】 孔子說:“我給顏回講學,他從來不反駁我,像是很愚蠢。我私下觀察,發現他還是能夠對我講的東西加以充分的發揮,這樣看來,他并不愚蠢。...
【原文】『⒉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譯文】 孔子說:“注意他怎樣做事,了解他的經歷,觀察他的行為,就能全面確認他是怎樣的人了。...
【原文】『⒉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能夠做到溫故知新,就等于有了一位好老師! 【評析】有人把這句話解釋成“能夠溫故知新,就能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