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教學反思
素質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他們適應21世紀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創造性地學習。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已不是頭頭是道地講解語法句型,而應巧妙地創設各種語言環境,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載體,使學生身臨其境,輕松愉快地學會英語,同時把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學好,學活,學扎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培養掌握英語的跨世紀人才,須從以下幾方面去探究:一、靈活運用教材
近幾年高考試題加強了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考查,不單純考語法,注重在語境中滲透語法,為適應這一趨勢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應吃透教材,巧妙設計語境,進行語境教學。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年齡特點,充分利用課堂內的真人實物為素材來創設本節課知識點的會話訓練情境,使他們能學以致用,學有興趣,學有效果,從而提高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學習形容詞和副詞的同級比較時,老師可指著學生問 “How old are you?”學生齊聲回答有16,17, 18…等等,然后老師指向一個學生問“What about your father?”,學生回答45。老師接著說“so your father is not as old as you, he is 29 years older than you.”并且把它寫在黑板上。然后問同學們畫線的這句話的意思。通過分析學生一定能夠猜測到這句話的意思(他與他的父親不一樣大,他的父親比他大29歲)。然后我對同學們說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的內容,接著我讓一個學生到黑板上寫下這幾個句子:(1)I am as tall as Tom.(2) He is not as(so) tall as Tom. (3) Jack was 4 inches shorter than Rose; while Jack is 1 inches taller than Rose.同時又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句型。然后讓學生模仿來造句,并且能充分運用名詞單復數形式,形容詞和副詞以及時態變換等。最后讓學生來講臺上表演,他們不會緊張,而是爭先恐后,此時老師只在一旁指導,糾正錯誤,不斷鼓勵。這樣學生在輕輕松松中學習了句型,并能熟練運用,第二天上課老師問“Are you as tall as Tom?他們都能準確回答出來。
二、在語境中貫穿語法
教師無須把語法點一條條列出來并大量講解語法規則,那樣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學習效果也不理想。而如果把語法點分散在語境中,形象生動地理解就會事半功倍。如:在復習動詞的各種時態用法時,不要一味說用法,要用在具體的語境中,在復習一般過去時態時,我舉了這樣一個例子。One day Tom came across his old classmate Jack in the street. Tom said“ Sorry, I didn’t recognize you, Jack. You have changed so much that I almost miss you. ”然后我問學生們為什么recognize在句子中用一般過去時態,同學們都回答Tom剛才沒有辨認出Jack,現在已經認出來了,這樣同學們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一般過去時態的用法,效果很好。再如,復習過去完成時態,我舉例How long Tom and Rose known before they got married? A. have B. had C. was D. were 同學們有的選A有的選B,我對他們說只需要看一個詞就足夠了,這時候他們恍然大悟都選擇答案B了,都說got married(結婚)用了一般過去時態,而know(認識)一定發生在結婚之前,根據理論,動作持續到過去時間為止,應為過去的過去,故應該用過去完成時態。通過具體的語境解決問題事半功倍。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教師在根據教材,編排會話時,不能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應把知識點由易到難轉化成實際可操作的語境。抓住重點、難點,巧妙突破。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機會,不能偏重優生,忽略差生,也不能只顧差生讓優等生得不到充分的練習。應因材施教,適當鼓勵,激發興趣,發揮最佳效果。如:教授“What’s wrong with you ?”句型,老師可指著一名趴在桌子上的同學問“What’s wrong with you ?”他旁邊的同學都替他說感冒了,接著有學生迅速反應過來,說He has a headache,此時老師說“I’m sorry to hear that news, you’d better go to see a doctor”這句話使趴在桌子上的同學不好意思地站起來,然后,老師先跟優等生表演看醫生的對話;再讓優等生跟中等生表演;最后再讓優等生帶差點的學生看病,把難句留給優等生,簡單句留給差生,多表揚,他們會很有興趣地學會得病看醫生用語“What’s wrong with you ?”“I have had a fever”安慰同學用“ Take it easy! You’ll be well soon.”這樣各層次的學生都學會了知識,得到了提高。總之,教師對教材適當把握,結合每堂課的特點精心設計,巧妙編排、訓練,加上師生之間情感的溝通,會使學生學有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使學生學深、學透知識,達到自由熟練運用英語,全面扎實掌握知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