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課教學反思
轉換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本文從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入手,提出課程資源開發并不是教師的一方行為。闡述了如何在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培養學生利用網絡、報刊、音像等多種渠道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關鍵詞:新課標 課程資源 自主學習 開發 發展
一.引言
信息時代的發展促使人們的教育理念不斷變遷,教育已經從簡單地“傳授知識”在走向“以人為本”的轉變。我國正在推行新課程改革,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教育部
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同時,新課程改革要求打破教材作為唯一課程資源的局限,合理構建課程資源的結構和功能。因此新課標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惫P者以為,課程資源開發并不是教師的一方行為,而應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多種渠道去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并解決問題的行為。所以,對教材以外的課程資源開發也就成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體的一種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過程。二.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英語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是一個內涵相當豐富的概念,它主要指課程的材料來源,即選擇什么樣的材料作為課程內容。課程資源開發是指在現有課程來源的基礎上,圍繞既定的教育方針和目的,拓寬和開發新的課程來源。在現在英語課程改革的趨勢下,教師們應該意識到英語課本只不過是課程資源之一,必須將其與其他課程資源相整合,相互協調使用,“一本書主義”要堅決舍棄。
概括地說,課程資源開發具有如下意義:
第一, 課程資源的開發將極大的拓展現有狹窄的教育內容,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 課程資源的開發還將直接導致教育方法的變革,新的課程資源的引入會帶動教育手段、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的變革;
第三, 課程資源的豐富特別是新興課程資源會有利于推動現行的教育模式改革,學生的主動性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學習興趣、創新能力等將有全面的發展;
第四, 在教育資源開發的過程中,不但會在教育領域內引發一場教育觀念的變革,而且會使全社會的教育意識、教育觀念有一個提升,推動學習化社會的來臨。
此外,由于課程資源是一個涵蓋很廣的概念,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能夠針對不同課程內容指導學生正確利用各種英語課本以外的課程資源。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廣泛的英語課程資源是落實英語新課標的關鍵。根據課程資源的存在形式,開發利用英語課程資源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首先要開發存在于師生意識形態中的隱性課程資源。所謂隱性課程資源是指個體儲備的知識、技能、經驗、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內容。一方面教師的知識儲備、技能技巧、理論素養以及人格魅力對于學生就是一種豐富的課程資源,學生對這種資源的利用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例如很多學生的英語語音語調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自己老師的發音,這就對為人師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某些學生的特長、學習經驗、方法、優點等本身也是一種資源,可以向其他學生展示或與其他學生交流。教師要利用這種課程資源就必須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點,并且要盡可能地在課內課外給學生提供用英語展示自己的機會。
其次還要有效利用一切如報刊、音像、網絡及多媒體教室等顯性課程資源,F代技術的發展給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供了廣闊的教學空間。英語是一門語言,對語言的教學絕不能只停留在文字材料上,應該利用一切可能的音像與電子教材來加大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另外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報刊等進行教學資源開發能加速與改善學生對世界的理解,激發學習興趣,更能提高他們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傳統教學突破“課堂”與“教科書”的束縛。
三.樹立學生的自主學習理念
一直以來教學領域都盛行一種比喻:“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边@一比法實不可取。一味地把水倒給學生只會使得學生成為一個被動接納的容器,于是教學過程就成了教師不停灌輸的單方行為。而任何一種真正的、合理的教育都必須由學生參與才能取得效果,僅僅只有教師教是教不會的,還得要學生主動學,要教與學同時進行。教育的效果總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等狀況為轉移;教育效果的好壞總是與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成正比。一切教育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積極活動,才能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精神財富,才能使學生得到成長和發展。蘇格拉底把教育比作助產術。教師是助產士,學生是產婦。助產士是協助產婦生出新生命,教師是協助學生的心靈產生概念、知識和領悟力,主動產生知識及概念的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所以這才有以“以學生發展為本”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它要求課改的一切活動都要基于學生發展,關于學生發展,為了學生發展。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學生的自主學習理念,要讓每位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主動地去“桶”里,甚至課堂以外的“江、河、湖、海”里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