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音樂教學反思
3、學生和教師之間也要有評價。
教學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學生是教學的直接參與者,平時與教師接觸也比較多。對教學、教師的情況比較了解,應該說他們最有發言權。所以教師要踴躍地參與到學生的評價中,要擺脫以往學生不敢給教師提毛病和意見的誤區。
4、應注意的問題
古人曰:“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教學的靈魂,有了“問題”學習才有動力和創新性。因此如何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何鼓勵學生;如何使評價的活動講求實效,盡量簡化過程方法,防止流于形式,一味的建立在好、挺好、不錯、非常好等,要使評價真正的做到有價值、有含量、有意義。——這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長期的努力和探索。
新課改反思(三)——對音樂學習內容進行整合
新《標準》從音樂學習的角度入手,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四個領域,即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它淡化了音樂知識結構體系,強調音樂實踐、創造。他還指出,感受與鑒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能力的有效途徑。這種定位,為音樂教育真正實現以審美為核心奠定了基礎。新《課標》擴展了音樂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學習內容,指出創造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揮創造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于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音樂與相關文化”這一領域,新《課標》通過音樂與社會生活、音樂與姐妹藝術和音樂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相聯系,密切了課程內容與學生和時代的關系,淡化了學科的界限,強調學科間的聯系和綜合,保證學生全面、均衡、富有個性的發展。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學生音樂文化素養的提高,而且是音樂本質特征的體現,是人文精神和素質教育思想的體現。
1、音樂與社會生活所涵蓋的內容是什么?
音樂不僅與社會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而且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因此,充分揭示音樂的社會功能,了解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便成為學生音樂文化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
現代社會生活中,伴隨著大量音樂現象,諸如利益音樂、實用音樂、背景音樂,同每個人的生活都密切相關。了解音樂與生活的關系,理解音樂對人生的意義,使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進而讓音樂伴隨終生,提高生活質量,便成為這一學習領域的主旨。在設計具體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入手,從自身音樂經驗出發,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及音樂現象,主動去探究、思考音樂與人生的關系,使音樂學習成為一項生動、具體、藝術化的生活體驗。
2、音樂與姐妹藝術之間所涵蓋的內容使什么?
音樂與舞蹈、美術、戲劇、影視等各類藝術都可以有機結合,構成以音樂為本,以音樂為主體的音樂教學課型。
例如下面的案例即是一個音樂與舞蹈相結合的范例。通過“踢踏”這樣一個舞蹈形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以及合作精神。這里,舞蹈只是一種手段,一種媒介,在音樂本身的體驗和音樂能力的形式內容框架中,派生出多種音樂教學個案設計,使音樂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所涵蓋的內容是什么?
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融合是音樂教學的一種良好形式。對于軟化學科邊緣,增強對交*學科的理解,拓寬人文視野具有重要意義,在音樂教學實踐中,不僅可以設計音樂與語文、音樂與歷史、音樂與地理、音樂與社會等人文學科的綜合課例,同樣也可以把音樂與數學、物理、生物等自然學科整合起來,賦予音樂課新的內涵。
新課改反思(四)——師生學習、體現價值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指導下,教師的教學思想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產生了很大的改變,音樂多元化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包括:審美體驗價值、創造性發展價值、社會交往價值、文化傳承價值,他們互相聯系又互相滲透。
一、 注重師生共鳴體驗的過程
在審美體驗的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在教師和學生中間引起共鳴,只有在產生共鳴的情況下才能使學生的內心積淀起一股強烈的感情,急欲表達,因而在唱歌或欣賞時他們才非常投入,進而從音樂中得到了美的熏陶。例如《運動的旋律》一課他屬于“音樂與相關文化”領域,主要涉及“音樂與社會生活”和“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它學科”兩個方面的內容。學生喜歡運動,教師加以引導就會與學生產生共鳴。
二、 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征而充滿魅力。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作沖動,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通過對各種場景場面選配或創作音樂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三、 在教學中滲透探究性學習方法
探究性學習,也稱“發現探索法”、“問題解決法”。學生的學習同樣是一種發現,相信和依*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探索事物的真相,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的引導、點撥,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自己質疑、自己發現問題,極大地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我們可以成立‘音樂資料檔案袋’,學生查找資料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探索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的過程。這樣既豐富了自己的音樂又開拓了自己的音樂視野,使音樂欣賞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感知上。又挖掘了音樂的內涵,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變被動為主動,充分展示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