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大班幼兒角色游戲主題個性化的指導
(得到老師的肯定使她充滿信心。)她去尋來各種材料種莊稼了,有各種顏色的塑料積木,還有畫上荷葉的綠紙。我走過來的時候,她忙不迭地向我介紹:“這是小麥、這是西紅柿(紅色的積木)、這是青菜、這是油菜花(黃色的積木),藍色的是我給莊稼澆的水!”她的臉上閃爍著自豪的神采。引來了好多同伴的參觀。因為人多,“莊稼”被“踩到”了,這是又開來一兩“小汽車”,直沖進“莊稼地”,莊稼地里本來排列整齊的莊稼變得東倒西歪,她頓時急了:“老師,他們破壞我的地!”
我說:“是不是你的莊稼地太容易進去啦!趕緊想個辦法吧!”旁邊的孩子也幫著出主意意,有的說要做個標記,有的說請人看守,有的說用椅子圍起來,最后他們商量決定要請建筑工人(建構區)來修一堵圍墻。很快,建筑工周杰推來一車(一籃)磚(積木),在幾個人的協助下圍墻頃刻完成。周寒高興的笑了,不停謝周杰他們,幾個孩子羨慕的說:“周寒,我也要和你一起玩!”她更開心了,:“好啊!” 說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啦!
(以后的游戲中還發展出買賣、推銷、開店等情節。)
評析:大班幼兒開展游戲時往往存在許多未知性,這需要老師能善于捕捉、發現有價值的教育點,做好孩子的引導者,使新游戲主題逐漸完善。其次,我們不妨給孩子一個創造的空間,讓他們有機會去發揮自我,在感興趣的游戲中促進個性發展。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具有成人無法比擬的另類思維和想象、創造力,我們應善加保護,尤其要珍惜。第三,游戲中材料的投放務必呈開放性,幼兒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即拿隨取,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發生。
例二:精靈王國
靈感來源:海洋球
生成情況:幼兒自發生成
觀察與指導:
費儀和陳逸超、鄭嘉宇、林小美、鄭娟等幾個孩子拿著一籃海洋球來到走廊的拐角,旁邊有十級階梯通往幼兒園的儲藏室。幾個人一起鬧哄哄的玩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鄭嘉宇轉身進活動室的材料框里找出了幾個瓶子,選了紅色的海洋球放在瓶口上,擺在一級階梯的一邊,其他一些人也跟著忙碌起來,玻璃瓶不夠用就選擇塑料瓶,忙碌了好一會兒,樓梯的兩側都擺滿了。
我很好奇,同時又為如此整齊的擺設而贊賞到:“哇!好美哦!這是什么呀?”
鄭嘉宇過來拉起我的手,神氣地說:“老師,這是燈!你看樓梯上都有的,會發光的,我們放的!”
“這是什么地方呀?”我真的覺得好奇。
費儀神秘地說:“這是精靈王國!我們都是精靈!”
“在這美麗的森林里,精靈在干什么呀?”
“我們會唱歌,會跳舞,會邊魔法,還會飛呢!”說著費儀揮動著手中的魔棒飛走了
“啊!真的!我也想玩!我做誰呀?”
鄭嘉宇說:“好啊!我是精靈王國的國王,你就做王后吧!林小美你不要當王后,讓高老師當吧!”(這不太好吧!老師搶小朋友的角色?)我趕緊說:“我還是當小精靈吧!”國王王后有時會坐在宮殿里觀看小精靈的本領表演,有時會去找一些“行頭”來裝扮自己,如:給自己做頂皇冠戴,手里拿根長筷子做神杖,顯得特別神氣,看上去還真有點國王王后的樣子呢!我呢則跟著精靈們尋找了一樣“法物”(孩子們有的拿棒,有的籃子,有的球,還有的是玩具,我找了只筷子)一會兒變法術,一會兒去拯救人類,反正遇到了好多事,什么都難不倒精靈,都能解決,還挺過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