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案例:京劇臉譜展
分析:
不難看出,此次活動是非常成功的,非常精彩的,我覺得最根本的還是和活動中,所提供的各種材料有關。
首先:老師在此活動中投放的各種京劇臉譜的電腦圖片、黑板上的展示圖片、墻壁上的欣賞作品等都對孩子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也是孩子們的最近熱點話題,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所以,使孩子們有動手操作的愿望及主動參與的興趣。并能專注地進行陶藝活動。這也是孩子們的一種表現表達的需要。
其次,老師也在此活動中投放了多樣的操作材料(陶泥、花瓶、瓷盤、瓦片、鵝卵石等)和相應的輔助材料(各種顏料),這些暗示材料的提供,給了孩子們極大的表現表達的空間,發展了孩子們的思維,滿足了孩子們探索創造的需求。使孩子們在材料中得到啟發,得到靈感,各尋所需,分別制作。這不僅拓展了對“京劇臉譜”表達表現的方式,使它的表達表現方式更加地多樣化,而且,也使原本非常平面的制作、操作活動變得立體起來,生動起來。
再次,老師在此活動中,始終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支持者,僅為孩子創設一個相應的大環境,尊重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為孩子提供一些相應的操作材料即可。同時,把更多的表現表達的機會留給聰明的孩子們,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發揮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們在操作探索中,較完美地表達表現出了京劇臉譜的基本特征,也使大部分孩子在制作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經驗。所以,當最后,“我是一個中國人”的京歌響起時,孩子們又大膽、投入地表現起來,使孩子們的情緒情感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