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保齡球
活動目標:
1、能主動參與探索活動,感知影響滾筒滾動方向的原因。
2、在活動中嘗試遷移他人的經驗,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模擬保齡球場地(kt板、飲料瓶子、及時貼)、統一規格的圓柱體罐子、喇叭形杯子、數字標記、12個飲料瓶子等。
活動過程:
一、介紹游戲場地,初次開展保齡球的游戲
1、引起幼兒興趣
t:我準備了很特別的游戲場地!等會兒我們來玩保齡球的游戲。
2、提出游戲要求
t:我們就要用這些罐子和杯子打中前面的瓶子。游戲的規則是將罐子和被子放在起始線上,然后松手,讓它往下滾,看看能不能擊中瓶子?(幼兒玩保齡球,教師指導。)
3、交流玩保齡球的經驗
小結:罐子兩頭一樣大,他的滾動路線是直直的,而杯子一頭大一頭小,滾動式肯定會改變方向。
二、進一步探索選擇使用杯子或罐子參與游戲
1、提出新要求:用罐子或杯子打中旁邊的瓶子
(幼兒玩保齡球,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發現杯子擺放方向)
2、集體講評
總結:原來喇叭形杯子擺放的方向不一樣,他滾動的方向也是不一樣的。
三、進行小組保齡球比賽。
規則:將瓶子分別放在前面、左面、右面,讓每組小朋友分三輪進行比賽,擊中得一分。
四、延伸活動——改進杯子的形狀。
t:我想用這個喇叭形的杯子打中前面的瓶子,你們說行不行啊?我們要找一些輔助材料,在區域活動的時候,請他們來幫幫忙,我們一起再來試一試。
建議:
一、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可以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探索過程。
二、開始游戲時,應講清楚游戲規則,防止孩子因為興奮而忘記規則。兩次小結語用詞準確、語言清晰明了。
三、根據幼兒探索的進程,可適當調整環節,整體探索能力較強的幼兒可在活動中提供改進杯子形狀的環節。